一种基于蛋白多聚体的间充质干细胞工程化改造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60193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蛋白多聚体的间充质干细胞工程化改造方法及其应用,具体公开了一种蛋白单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蛋白单体是借助DNA的可编程性设计出符合要求的DNA序列,并通过DNA与蛋白连接得到。通过将该蛋白单体修饰在细胞表面,可提高细胞对损伤组织的粘附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蛋白多聚体是在将蛋白单体在人为可控的条件下加入DNA引发剂发生杂交链式反应形成蛋白多聚体,将该蛋白多聚体应用于间充质干细胞的工程化改造中,可极大的增强间充质干细胞对受损组织部位血管的粘附能力,促进组织的修复。的粘附能力,促进组织的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蛋白多聚体的间充质干细胞工程化改造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蛋白多聚体的间充质干细胞工程化改造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间充质干细胞,泛指一类具有一定分化潜能、可以分化成多种细胞类型、具有组织修复功能的多能基质细胞群,因其修复受损组织、抑制炎症反应以及免疫调节等特性,已成为再生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间充质干细胞由于其构成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1的低表达,MHC2和共刺激分子如CD80、CD86和CD40的缺失,使它们具有弱免疫原性。移植的间充质干细胞表现出良好的治疗特性,首先这些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以及产生特定的细胞外基质,可在不同诱导条件下分化为软骨、骨,脂肪细胞等;此外间充质干细胞还能通过旁分泌的方式改善损伤组织内部的微环境,发挥其治疗功能。间充质干细胞在心血管疾病、退行性疾病、骨损伤等重大疾病的治疗上显示出极高的应用前景和价值。
[0003]截止到2022年8月,Clinical trials网站收录的间充质干细胞临床研究全球已超过1300项。目前,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是有效地将细胞传递到受损的组织中。局部注射到组织或输注到近端血管是两种潜在的输送途径。对于血管损伤,局部注射是危险的,因为动脉壁很薄而且有搏动。而血管内输注是微创的,可以重复给药,并避免了与继发性血管损伤和钙化相关的问题。然而在临床研究中发现,间充质干细胞通过血管输注后,最终成功粘附于损伤组织的移植细胞比例通常低于1%,低粘附效率严重制约了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疗效。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到达损伤组织周围的血管时,通过细胞表面的粘附分子与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的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黏附于血管内皮细胞层,进而跨内皮层迁移、定植于损伤组织。然而,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表面的粘附分子表达不均一,此外,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扩增的过程中也会丢失这些关键的与粘附相关的细胞表面生物分子,从而导致间充质干细胞粘附和定植效率低。因此,如何提高间充质干细胞在损伤组织的粘附效率成为临床研究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0004]细胞表面包含各种生物分子,它们识别环境的能力对细胞的功能很重要。许多细胞表面修饰的方法已经被研究,用外源性生物分子来功能化活细胞,以实现新的分子识别功能。功能化细胞已被广泛研究应用于免疫治疗、组织工程和干细胞归巢等领域。近年来,通过非基因工程技术进行间充质干细胞的改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报道表明,通过非基因工程技术,利用与病理标记物具有高亲和力的生物活性分子在间充质细胞表面进行修饰,可以提高血管内传递的间充质细胞对目标组织粘附的效率,并有利于组织修复。研究人员陆续探索了使用酶促转化、共价键合、疏水嵌插等手段将黏附分子修饰于间充质干细胞细胞表面。当对细胞表面进行修饰时,重要的是要确保细胞的原始成分和功能不会受到明显的改变或干扰。因此,将数量最少的外源生物分子直接修饰在细胞表面,同时实现所需的分子识别功能是十分有意义的。现有的技术方法功能化间充质干细胞都是单分子功能化
的,即在细胞表面的每个点上显示单个生物分子。这些技术虽然成果显著,但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细胞粘附是通过多价相互作用实现的,然而已报道的研究是在间充质干细胞膜上修饰粘附分子单体,受限于单价作用的低亲和力,改造后的间充质干细胞粘附附能力提升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蛋白单体。
[0006]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试剂盒。
[0007]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蛋白多聚体。
[0008]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蛋白单体、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试剂盒或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蛋白多聚体在细胞工程化改造中的应用。
[0009]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化改造的细胞。
[0010]本专利技术第六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细胞工程化改造方法。
[0011]本专利技术第七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的细胞或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的工程化改造方法在制备产品中的应用。
[001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13]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蛋白单体,包括:
[0014]a)DNA单体1和蛋白;或
[0015]b)DNA单体2和蛋白;
[0016]所述DNA单体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NO ID:1所示,所述DNA单体2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NO ID:2所示。
[0017]优选地,所述DNA单体1的核苷酸序列的3

端连接一个NH
2 C6基团。
[0018]优选地,所述DNA单体2的核苷酸序列的5

端连接一个NH
2 C6基团。
[0019]优选地,所述蛋白为特异性粘附在目标蛋白上的分子/蛋白;进一步所述蛋白是特异性结合目的抗原的蛋白;更进一步所述蛋白为抗体;最优为anti

VCAM1抗体。
[0020]优选地,所述蛋白单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DNA单体与交联剂连接:DNA单体、交联剂和DMSO混合,反应,得到DNA单体

交联剂;
[0022]蛋白与交联剂连接:蛋白与交联剂混合,反应,得到蛋白

交联剂;
[0023]将DNA单体

交联剂和蛋白

交联剂混合,加入催化剂,反应,得到蛋白单体。
[0024]优选地,所述DNA单体与交联剂连接中所述的交联剂包括S

4FB、SM(PEG)2(赛默飞,CAS:22102)和NHS

PEG

DBCO ester(康福诺,CAS:1427004

19

0)中的至少一种。
[0025]优选地,所述DNA单体与交联剂连接中所述的反应的条件为20~38℃震荡反应1~3h;进一步为24~27℃震荡反应1~2h;更进一步为25℃震荡反应2h。
[0026]优选地,所述DNA单体的NH2C6基团与4

FB连接。
[0027]优选地,所述蛋白与交联剂连接中所述的交联剂包括S

HyNic,NHS

PEG

Azide(赛默飞,CAS:26130)。
[0028]优选地,所述蛋白与交联剂混合前进行蛋白脱盐处理。
[0029]优选地,所述交联剂与蛋白混合前用DMSO溶解。
[0030]优选地,所述蛋白与交联剂连接中所述的反应的条件为20~38℃震荡反应1~3h;
进一步为24~27℃震荡反应1~2h;更进一步为25℃震荡反应2h。
[0031]优选地,所述DNA单体

交联剂和蛋白

交联剂混合后的反应的条件为20~38℃震荡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蛋白单体,包括:a)DNA单体1和蛋白;或b)DNA单体2和蛋白;所述DNA单体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NO ID:1所示,所述DNA单体2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NO ID:2所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DNA单体1的核苷酸序列的3

端连接一个NH
2 C6基团;优选地,所述DNA单体2的核苷酸序列的5

端连接一个NH2C6基团;优选地,所述蛋白为特意性结合目标蛋白的分子/蛋白。3.一种试剂盒,包含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蛋白单体;优选的,所述试剂盒还包括引发剂;优选地,所述引发剂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优选地,所述引发剂的核苷酸序列的3

端连接一个胆固醇基团。4.一种蛋白多聚体,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蛋白单体。5.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蛋白单体、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鹏叶腾辉钟祥华晏然刘茜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