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前轴悬架及设有该双前轴悬架的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商用车悬架系统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前轴悬架及设有该双前轴悬架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既满足运输高效率又符合轴荷限值要求的大载重量多轴载货汽车越来越普及,逐渐成为市场上的主力车型。
[0003]传统意义上的多轴汽车是单独刚性地悬挂在车架上,两轴之间没有力的传递,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可能会造成单个车轮悬空或过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在保证两轴之间的动态载荷平衡,同时提高使用寿命的问题,提供一种双前轴悬架及设有该双前轴悬架的车辆。
[0005]作为本申请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双前轴悬架,所述双前轴悬架安装在支撑板上,所述双前轴悬架包括:
[0006]第一轴桥悬架总成,所述第一轴桥悬架总成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相连;
[0007]平衡部,所述平衡部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轴桥悬架总成的第二端铰接;以及
[0008]第二轴桥悬架总成,所述第二轴桥悬架总成的第一端和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前轴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前轴悬架安装在支撑板(400)上,所述双前轴悬架包括:第一轴桥悬架总成(100),所述第一轴桥悬架总成(100)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板(400)相连;平衡部(200),所述平衡部(200)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轴桥悬架总成(100)的第二端铰接;以及第二轴桥悬架总成(300),所述第二轴桥悬架总成(300)的第一端和所述平衡部(200)的第二连接端同轴安装在所述支撑板(400)上;所述第二轴桥悬架总成(300)的第二端和所述平衡部(200)的第三连接端铰接;所述平衡部(200)的第四连接端与所述支撑板(400)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前轴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部(200)包括:第一摆臂(210),所述第一摆臂(210)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轴桥悬架总成(100)的第二端铰接;所述第一摆臂(210)的第二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轴桥悬架总成(300)的第一端同轴安装在所述支撑板(400)上;拉杆(220),所述拉杆(22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摆臂(210)的第三连接端铰接;第二摆臂(230),所述第二摆臂(230)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拉杆(220)的第二端铰接;所述第二摆臂(230)的第二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轴桥悬架总成(300)的第二端铰接;以及平衡部安装支架(240),与所述第二摆臂(230)的第三连接端同轴安装在所述支撑板(400)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前轴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桥悬架总成(100)包括:第一支架(110),安装在所述支撑板(400)上;第一轴桥悬架主体(120),所述第一轴桥悬架主体(12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110)铰接;以及第一吊耳(130),所述第一吊耳(13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轴桥悬架主体(120)的第二端铰接;所述第一吊耳(13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摆臂(210)的第一连接端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前轴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桥悬架总成(300)包括:第二支架(310),所述第二支架(31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摆臂(210)的第二连接端同轴安装在所述支撑板(400)上;第二轴桥悬架主体(320),所述第二轴桥悬架主体(32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310)的第二端铰接;以及第二吊耳(330),所述第二吊耳(33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轴桥悬架主体(320)的第二端铰接;所述第二吊耳(33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摆臂(230)的第二连接端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前轴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臂(210)包括:摆臂本体(211),呈三角形臂状结构;以及摆臂减重孔(212),开设在所述摆臂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振,魏韬,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