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双桨搅拌的高效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6327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双桨搅拌的高效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反应釜本体内部设有反应腔,反应釜本体顶端设有进料口,反应釜本体底端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内部设有过滤网组件,出料口底部套接有与出料口相配合的出料罩,反应釜本体底部四角处均设有支撑脚,反应釜本体上设有加热装置,反应腔内部设有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反应釜本体正面设有观察窗,反应釜本体正面设有控制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双搅拌组件以及可带动反应釜本体做提升和下降运动的伸缩支撑脚,使得物料搅拌的更完全,增加反应效果,较少堆积死角,增加物料反应纯度。增加物料反应纯度。增加物料反应纯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双桨搅拌的高效反应釜


[0001]本技术属于反应釜
,具体涉及具有双桨搅拌的高效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反应釜是供化学材料混合反应的容器,其可提供化学反应所需要的压强、温度等,使化学材料反应环境良好,现在的反应釜中为了使化学材料反应更加充分,通常都在其内部设置搅拌机构。
[0003]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一般单个搅拌叶类型的搅拌机构无法使反应釜内的化学材料充分搅拌混匀,导致化学反应速率慢,且反应不充分使成品纯度不精;因此,可作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中一般单个搅拌叶类型的搅拌机构无法使反应釜内的化学材料充分搅拌混匀,导致化学反应速率慢,且反应不充分使成品纯度不精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双桨搅拌的高效反应釜,本技术采用双搅拌组件以及可带动反应釜本体做提升和下降运动的伸缩支撑脚,使得物料搅拌的更完全,增加反应效果,较少堆积死角,增加物料反应纯度。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具有双桨搅拌的高效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内部设有反应腔,所述反应釜本体顶端设有进料口,所述反应釜本体底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内部设有过滤网组件,所述出料口底部套接有与出料口相配合的出料罩,所述反应釜本体底部四角处均设有垂直向下的支撑脚,所述反应釜本体上设有对反应腔内部物料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所述反应腔内部设有左右间隔交叉分布的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所述反应釜本体正面设有对内部反应情况进行观察的观察窗,所述反应釜本体正面设有对反应釜本体内部电器进行控制的控制面板。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组件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反应釜本体侧壁外,所述反应釜本体内部设有第一电机带动转动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上下间隔分布有若干个第一搅拌桨,所述第一转轴上方和下方的第一搅拌桨参差间隔分布,所述第二搅拌组件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反应釜本体侧壁外与第一电机相对的另一侧,所述反应釜本体内部设有第二电机带动转动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上下间隔分布有若干个第二搅拌桨,所述第二转轴上方和下方的第二搅拌桨参差间隔分布,所述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参差间隔分布。
[0008]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热风机,所述热风机设置在反应釜本体顶端,所述反应釜本体侧壁上设有与导热夹套,所述热风机与导热夹套连通,所述反应釜本体内侧壁上设有若干个与导热夹套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与反应腔连通。
[0009]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本体内侧壁接近导热夹套的一侧镶嵌有保温层。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组件包括与出料口相配合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上设有横竖交叉分布的加强筋,所述过滤网外侧壁上圆周分布有若干个固定块,所述出料口内侧壁上设有与固定块相配合的凹槽。
[00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脚包括带动反应釜本体上下移动的可伸缩支撑杆,所述反应釜本体底部设有与支撑脚相对应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支撑脚顶端转动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接近反应腔的一侧呈上窄下宽的梯形状。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现有的反应釜采用单个搅拌组件,搅拌组件范围有限,处于边缘处的物料极易堆积不被搅拌,导致反应釜内物料反应不完全,反应效率降低,本技术采用双搅拌组件,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一个位于反应釜本体左侧一个位于反应釜本体右侧,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上下参差交叉搅拌,使得物料搅拌的更完全,增加反应效果,较少堆积死角,增加物料反应纯度。
[0015]2.通过可伸缩支撑脚可使反应釜本体做提升和下降运动,当反应釜本体一端升高时,其内的物料同时流向反应釜本体另一端,反之反应釜本体一端降低时,其内的物料同时流向反应釜本体顶部,物料如此来回晃动,可充分混匀,不存在混匀不充分的问题,同时反应釜本体上还设置两个搅拌组件,进一步帮助物料的混匀,使反应釜本体内的物料搅拌的更加均匀,使产品纯度更精。
附图说明
[0016]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技术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A处局部放大图;
[0020]图4为本技术过滤网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支撑脚升降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1、反应釜本体;2、反应腔;3、进料口;4、出料口;5、过滤网组件;501、过滤网;502、加强筋;503、固定块;6、出料罩;7、支撑脚;8、加热装置;801、热风机;802、导热夹套;803、通孔;9、第一搅拌组件;901、第一电机;902、第一转轴;903、第一搅拌桨;10、第二搅拌组件;1001、第二电机;1002、第二转轴;1003、第二搅拌桨;11、观察窗;12、控制面板;13、保温层;14、凹槽;15、支撑杆;16、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5]实施例1,参照图1,本技术包括反应釜本体1,反应釜本体1内部设有反应腔2,反应釜本体1顶端设有进料口3,反应釜本体1底端设有出料口4,出料口4底部套接有与出料口4相配合的出料罩6。
[0026]参照图1

2,反应腔2内部设有左右间隔交叉分布的第一搅拌组件9和第二搅拌组
件10,第一搅拌组件9包括第一电机901,第一电机901设置在反应釜本体1侧壁外,反应釜本体1内部设有第一电机901带动转动的第一转轴902,第一转轴902上上下间隔分布有若干个第一搅拌桨903,第一转轴902上方和下方的第一搅拌桨903参差间隔分布,第二搅拌组件10包括第二电机1001,第二电机1001设置在反应釜本体1侧壁外与第一电机901相对的另一侧,反应釜本体1内部设有第二电机1001带动转动的第二转轴1002,第二转轴1002上上下间隔分布有若干个第二搅拌桨1003,第二转轴1002上方和下方的第二搅拌桨1003参差间隔分布,第一搅拌桨903和第二搅拌桨1003参差间隔分布,现有的反应釜采用单个搅拌组件,搅拌组件范围有限,处于边缘处的物料极易堆积不被搅拌,导致反应釜内物料反应不完全,反应效率降低,本技术采用双搅拌组件,第一搅拌组件9和第二搅拌组件10一个位于反应釜本体1左侧一个位于反应釜本体1右侧,第一搅拌桨903和第二搅拌桨1003上下参差交叉搅拌,使得物料搅拌的更完全,增加反应效果,较少堆积死角,增加物料反应纯度。
[0027]参照图1和图3,反应釜本体1上设有对反应腔2内部物料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8,加热装置8包括热风机801,热风机801设置在反应釜本体1顶端,反应釜本体1侧壁上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双桨搅拌的高效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本体(1)内部设有反应腔(2),所述反应釜本体(1)顶端设有进料口(3),所述反应釜本体(1)底端设有出料口(4),所述出料口(4)内部设有过滤网组件(5),所述出料口(4)底部套接有与出料口(4)相配合的出料罩(6),所述反应釜本体(1)底部四角处均设有垂直向下的支撑脚(7),所述反应釜本体(1)上设有对反应腔(2)内部物料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8),所述反应腔(2)内部设有左右间隔交叉分布的第一搅拌组件(9)和第二搅拌组件(10),所述反应釜本体(1)正面设有对内部反应情况进行观察的观察窗(11),所述反应釜本体(1)正面设有对反应釜本体(1)内部电器进行控制的控制面板(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桨搅拌的高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组件(9)包括第一电机(901),所述第一电机(901)设置在反应釜本体(1)侧壁外,所述反应釜本体(1)内部设有第一电机(901)带动转动的第一转轴(902),所述第一转轴(902)上上下间隔分布有若干个第一搅拌桨(903),所述第一转轴(902)上方和下方的第一搅拌桨(903)参差间隔分布,所述第二搅拌组件(10)包括第二电机(1001),所述第二电机(1001)设置在反应釜本体(1)侧壁外与第一电机(901)相对的另一侧,所述反应釜本体(1)内部设有第二电机(1001)带动转动的第二转轴(1002),所述第二转轴(1002)上上下间隔分布有若干个第二搅拌桨(1003),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建鹏房小丽张炼夏东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化工设备制造安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