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9890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包括一基板、配置于基板上的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与多个主动元件、一第一介电层、一共通线、一第二介电层、一图案化导电层、一第三介电层以及多个像素电极。至少部分主动元件与扫描线以及数据线电连接。第一介电层覆盖扫描线、数据线与主动元件。共通线配置于第一介电层上。第二介电层覆盖共通线与第一介电层。图案化导电层配置于第二介电层上。第三介电层覆盖图案化导电层与第二介电层。像素电极配置于第三介电层上。像素电极与图案化导电层以及主动元件电连接。图案化导电层与共通线耦合成一储存电容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阵列基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主动元件阵列基板
技术介绍
—般而言,液晶显示面板主要是由一主动元件阵列基板、一对向基板以及一夹于主动元件阵列基板与对向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构成,其中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可分为显示区 (display region)与非显示区(non-display region),其中在显示区上配置有以阵列排列 的多个像素单元,而每一像素单元包括薄膜电晶体(TFT)以及与薄膜电晶体连接的像素电 极(pixel electrode)。此外,在显示区内配置有多条扫描线(scan line)与数据线(data line),每一个像素单元的薄膜电晶体是与对应的扫描线与数据线电连接。在非显示区内则 配置有信号线、源极驱动器(source driver)以及栅极驱动器(gate driver)。 当液晶显示面板显示影像画面时,其必须透过栅极驱动器来依序开启显示面板内 的每一列像素,且每一列像素在开启的时间内会对应的接收源极驱动器所提供的数据电 压。如此一来,每一列像素中的液晶分子就会依据其所接收的数据电压而作适当的排列。 然而,随着液晶显示面板的解析度提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阵列基板包括:一基板;多条扫描线,配置于所述的基板上;多条数据线,配置于所述的基板上;多个主动元件,配置于所述的基板上,其中至少部分所述的主动元件与所述的扫描线以及所述的数据线电连接;一第一介电层,覆盖所述的扫描线、所述的数据线与所述的主动元件;一共通线,配置于所述的第一介电层上;一第二介电层,覆盖所述的共通线与所述的第一介电层;一图案化导电层,配置于所述的第二介电层上;一第三介电层,覆盖所述的图案化导电层与所述的第二介电层;以及多个像素电极,配置于所述的第三介电层上,其中所述的像素电极与所述的图案化导电层以及所述的主动元件电连接,且所述的图案化导电层与...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庆荣张格致黄国有陈昱丞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