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动力电池负极制备鱼骨状铜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49083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动力电池负极制备鱼骨状铜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动力电池负极回收及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废动力电池负极制备鱼骨状铜复合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是将废动力电池进行拆解,取出负极,作为对电极,ITO导电玻璃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电解质溶液为CuSO4和C6H5Na3O7的混合溶液,进行恒压电解反应,反应结束后,取出ITO导电玻璃电极,放入去离子水中,清洗至中性,取沉淀物烘干,即得。该方法制备的鱼骨状铜复合材料与PCL复配具有很好抑菌效果,并且石墨的回收率高达98%以上。墨的回收率高达98%以上。墨的回收率高达98%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动力电池负极制备鱼骨状铜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动力电池负极制备鱼骨状铜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动力电池负极废渣回收及资源化利用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大功率、长寿命等特点,已被公认为电动汽车新型储能和转换装置,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解决能源问题。目前对锂电池的回收主要集中在正极有价金属的回收,对负极回收研究相对较少。
[0003]负极的回收方法主要有高温回收法、浸泡法和气流分选法。高温回收法是通过高温使得粘结剂有机分子分解,从而使集流体与负极材料分离。浸泡法则采用适当的浸泡剂,将粘结剂溶解,从而通过简单的物理方法分离集流体。上述两种方法主要目的是使铜集流体和负极浆料进行剥离,再分别对其中的铜箔和负极石墨类或碳类材料进行分别回收。气流分选法首先需要将负极材料粉碎至一定粒径,然后通入一定气流下至粉碎后的负极材料,分选出重组分和轻组分,从而实现负极活性物质和集流体分离。但现有的集流体分离通常都会产生高温高能耗或者有机溶剂对环境有二次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动力电池负极制备鱼骨状铜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将废动力电池进行拆解,取出负极,作为对电极,ITO导电玻璃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电解质溶液为CuSO4和C6H5Na3O7的混合溶液,进行恒压电解反应,反应结束后,取出ITO导电玻璃电极,放入去离子水中,清洗至中性,取沉淀物烘干,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溶液中CuSO4的浓度为0.025~0.03mol/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溶液中C6H5Na3O7的浓度为0.1~0.2mol/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压电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君丽吴洁顾菲刘维桥朱炳龙童霏吕红映黄寿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