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金属轧制精准化控制与智能驱动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金属轧制精准化控制与智能驱动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0707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轧制精准化控制与智能驱动的装置,其结构包括:连接板、底座、智能加热装置、驱动箱、电连接体,连接板与底座侧边进行固定连接,智能加热装置嵌入于底座的表层右侧,驱动箱设置于智能加热装置的左侧并进行电连接,电连接体安装于驱动箱的顶部中心;本发明专利技术由智能加热装置顶部所新增部件为基础,通过集成柱上的加热平板配合下能在相应金属进入限定板块内部时利用驱动箱当中的智能程序进行板胚的加热驱动,从而能避免板胚处于低温而降低轧制的不稳定情况,过程中程序可持续优化及精确控制故障的诊断、能耗管理、能源优化的效果,为此能提高对金属板胚的加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轧制智能驱动,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金属轧制精准化控制与智能驱动的装置


技术介绍

1、金属轧制精准化控制可通过轧制产品数据库构建、轧制混合数学模型构建、轧制参数的预测与检验效果下进行特定金属轧制的参数进行精准控制效果,随后通过智能驱动装置可驱动相应的轧制设备,为此设备将结合相关技术进行启动实现金属全流程的智能制造效果;

2、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智能驱动的装置主要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当前智能驱动的装置在对金属轧制时无法对其板胚进行加热,以至于板胚温度处于较低的环境进行轧制时会降低整体金属的轧制效果以及稳定性,进而无法对金属板形进行确定,从而容易产生实物金属板形与数学建模模型不匹配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轧制精准化控制与智能驱动的装置,其结构包括:连接板、底座、智能加热装置、驱动箱、电连接体,所述连接板与底座侧边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智能加热装置嵌入于底座的表层右侧,所述驱动箱设置于智能加热装置的左侧并进行电连接,所述电连接体安装于驱动箱的顶部中心。

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智能加热装置内部上端新增设有连接孔、集成柱、加热平板、载物层、限定板块,所述连接孔与集成柱侧边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集成柱上端与加热平板下端进行电连接,所述载物层与加热平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限定板块通过载物层重合于加热平板的顶部,所述集成柱通过连接孔嵌入于智能加热装置的顶部,所述加热平板侧边与驱动箱相通,所述限定板块通过加热平板、集成柱与驱动箱进行电连接;所述连接孔为四方形形状,所述集成柱以垂直方位进行设定,所述加热平板表层包含有绝缘层并且载物层为抛平形态,所述限定板块与加热平板的表层相互垂直并且中心形成相通形态。

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定板块设有实心框、连接块、延伸柱、夹块、置放腔、磁吸块,所述实心框内壁与连接块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柱嵌入于连接块内部,所述夹块与延伸柱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置放腔与夹块相通并与实心框中心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磁吸块通过置放腔定位于实心框的中心部位,所述延伸柱通过连接块与集成柱进行电连接,所述夹块通过置放腔设置于加热平板的上方;所述实心框内部一共装有四块连接块并且连接块中心包含有滑轨,所述延伸柱数量与连接块数量为一致,所述夹块为梯形形状,所述置放腔为空心形态。

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块设有卡块、推扣、梯形件、空槽、凸块、柔性接触件,所述卡块通过推扣与梯形件进行卡合衔接,所述梯形件顶部中心与推扣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空槽设置于梯形件的内部区域,所述凸块嵌入于梯形件的下端两侧,所述柔性接触件两端与凸块相连接并通过凸块完成与梯形件的连接并且中心与空槽相通,所述柔性接触件通过梯形件与磁吸块相通;所述推扣与卡块形状相互适配,所述梯形件为实心形态,所述凸块在柔性接触件上共设有两块,所述柔性接触件为氟橡胶强度材料所制成。

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块设有块体、接触层、插槽、牵制块,所述块体与接触层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插块以垂直方位将块体中心进行贯穿,所述牵制块通过插槽设置于块体的中心内壁区域,所述块体通过插槽、牵制块完成与梯形件、推扣的卡合连接;所述块体的接触层为精抛光形态,所述插槽为长方形形状,所述牵制块在插槽内部共设有两块并以对称方位进行布置。

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连接体设有通电柱、程序识别板、执行插板、隔断板、实心块,所述通电柱与程序识别板相互垂直,所述程序识别板下端与执行插板进行电连接,所述隔断板定位于程序识别板的下层侧边并与执行插板进行间距配合,所述实心块与隔断板外侧中心进行焊接衔接,所述程序识别板通过执行插板嵌入于驱动箱内部并进行电连接,所述隔断板通过实心块与驱动箱内部侧边进行相重合;所述通电柱在程序识别板上共设有两根,所述程序识别板与执行插板形成“t”字形状,所述隔断板为长方形形状。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断板设有重合层、金属板、牵引槽、恒温模块,所述重合层与金属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牵引槽与金属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恒温模块嵌入于金属板表层区域并且内部与牵引槽所携带的线轴进行电连接,所述金属板通过重合层完成与实心块的固定连接;所述重合层中心包含有四方形凹槽,所述金属板上布置有多块小型恒温模块并且内部设置有相应的连接线轴。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1.本专利技术由智能加热装置顶部所新增部件为基础,通过集成柱上的加热平板配合下能在相应金属进入限定板块内部时利用驱动箱当中的智能程序进行板胚的加热驱动,从而能避免板胚处于低温而降低轧制的不稳定情况,过程中程序可持续优化及精确控制故障的诊断、能耗管理、能源优化的效果,为此能提高对金属板胚的加热效果。

10、2.本专利技术由加热平板上的限定板块进一步改进后,通过中心磁吸块能将金属板胚稳定的安装于加热平板的中心,然后依据延伸柱与夹块的配合下能将金属板胚边缘进行覆盖支撑,为此提高金属板胚的原点加热、轧制的稳定性,同时利用夹块的加持可迅速确定板胚的形状,从而结合程序的配合能设置自由规程轧制的辊形技术综合配置策略效果,提高金属板胚形状的轧制精准度。

11、3.本专利技术由夹块进一步改进后,通过卡块的配合下能提高梯形件于延伸柱的连接牢固性,进而依据梯形件的空槽以及柔性接触件的配合下,面对不同金属板胚形状时,柔性接触件中心则会被金属板胚的相应形状进行撑起而进入空槽内部当中,以至于能提高柔性接触件的适配范围,避免只能将方形金属板胚进行限定,根据柔韧特性可对圆形、不规则图形等形状进行限定提高智能程序的运作效果

12、4.本专利技术由电连接体进一步改进后,通过程序识别板以及执行插板的配合下,在相关设备将特定的智能程序及运作流程输入时,程序识别板以及执行插板能辅助驱动箱进行使用,提高程序当中的数值识别精度以及驱动箱的作业准确率,进而侧边的隔断板以及实心块能防止加热平板所产生的热能持续影响驱动箱的整体温度,同时隔断板在将加热平板的热能隔断过程能通过恒温模块将驱动箱的整体温度进行限定,避免温度过高而产生的智能程序持续运行导致的过载情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轧制精准化控制与智能驱动的装置,其结构包括:连接板(1)、底座(2)、智能加热装置(3)、驱动箱(4)、电连接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与底座(2)侧边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智能加热装置(3)嵌入于底座(2)的表层右侧,所述驱动箱(4)设置于智能加热装置(3)的左侧并进行电连接,所述电连接体(5)安装于驱动箱(4)的顶部中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轧制精准化控制与智能驱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加热装置(3)内部上端新增设有连接孔(31)、集成柱(32)、加热平板(33)、载物层(34)、限定板块(35),所述连接孔(31)与集成柱(32)侧边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集成柱(32)上端与加热平板(33)下端进行电连接,所述载物层(34)与加热平板(3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限定板块(35)通过载物层(34)重合于加热平板(33)的顶部,所述集成柱(32)通过连接孔(31)嵌入于智能加热装置(3)的顶部,所述加热平板(33)侧边与驱动箱(4)相通,所述限定板块(35)通过加热平板(33)、集成柱(32)与驱动箱(4)进行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轧制精准化控制与智能驱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定板块(35)设有实心框(351)、连接块(352)、延伸柱(353)、夹块(354)、置放腔(355)、磁吸块(356),所述实心框(351)内壁与连接块(352)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柱(353)嵌入于连接块(352)内部,所述夹块(354)与延伸柱(353)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置放腔(355)与夹块(354)相通并与实心框(351)中心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磁吸块(356)通过置放腔(355)定位于实心框(351)的中心部位,所述延伸柱(353)通过连接块(352)与集成柱(32)进行电连接,所述夹块(354)通过置放腔(355)设置于加热平板(33)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金属轧制精准化控制与智能驱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块(354)设有卡块(a1)、推扣(a2)、梯形件(a3)、空槽(a4)、凸块(a5)、柔性接触件(a6),所述卡块(a1)通过推扣(a2)与梯形件(a3)进行卡合衔接,所述梯形件(a3)顶部中心与推扣(a2)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空槽(a4)设置于梯形件(a3)的内部区域,所述凸块(a5)嵌入于梯形件(a3)的下端两侧,所述柔性接触件(a6)两端与凸块(a5)相连接并通过凸块(a5)完成与梯形件(a3)的连接并且中心与空槽(a4)相通,所述柔性接触件(a6)通过梯形件(a3)与磁吸块(356)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金属轧制精准化控制与智能驱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a1)设有块体(a11)、接触层(a12)、插槽(a13)、牵制块(a14),所述块体(a11)与接触层(a1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插块(a13)以垂直方位将块体(a11)中心进行贯穿,所述牵制块(a14)通过插槽(a13)设置于块体(a11)的中心内壁区域,所述块体(a11)通过插槽(a13)、牵制块(a14)完成与梯形件(a3)、推扣(a2)的卡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轧制精准化控制与智能驱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体(5)设有通电柱(51)、程序识别板(52)、执行插板(53)、隔断板(54)、实心块(55),所述通电柱(51)与程序识别板(52)相互垂直,所述程序识别板(52)下端与执行插板(53)进行电连接,所述隔断板(54)定位于程序识别板(52)的下层侧边并与执行插板(53)进行间距配合,所述实心块(55)与隔断板(54)外侧中心进行焊接衔接,所述程序识别板(52)通过执行插板(53)嵌入于驱动箱(4)内部并进行电连接,所述隔断板(54)通过实心块(55)与驱动箱(4)内部侧边进行相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金属轧制精准化控制与智能驱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板(54)设有重合层(541)、金属板(542)、牵引槽(543)、恒温模块(544),所述重合层(541)与金属板(54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牵引槽(543)与金属板(54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恒温模块(544)嵌入于金属板(542)表层区域并且内部与牵引槽(543)所携带的线轴进行电连接,所述金属板(542)通过重合层(541)完成与实心块(55)的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轧制精准化控制与智能驱动的装置,其结构包括:连接板(1)、底座(2)、智能加热装置(3)、驱动箱(4)、电连接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与底座(2)侧边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智能加热装置(3)嵌入于底座(2)的表层右侧,所述驱动箱(4)设置于智能加热装置(3)的左侧并进行电连接,所述电连接体(5)安装于驱动箱(4)的顶部中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轧制精准化控制与智能驱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加热装置(3)内部上端新增设有连接孔(31)、集成柱(32)、加热平板(33)、载物层(34)、限定板块(35),所述连接孔(31)与集成柱(32)侧边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集成柱(32)上端与加热平板(33)下端进行电连接,所述载物层(34)与加热平板(3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限定板块(35)通过载物层(34)重合于加热平板(33)的顶部,所述集成柱(32)通过连接孔(31)嵌入于智能加热装置(3)的顶部,所述加热平板(33)侧边与驱动箱(4)相通,所述限定板块(35)通过加热平板(33)、集成柱(32)与驱动箱(4)进行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轧制精准化控制与智能驱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定板块(35)设有实心框(351)、连接块(352)、延伸柱(353)、夹块(354)、置放腔(355)、磁吸块(356),所述实心框(351)内壁与连接块(352)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柱(353)嵌入于连接块(352)内部,所述夹块(354)与延伸柱(353)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置放腔(355)与夹块(354)相通并与实心框(351)中心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磁吸块(356)通过置放腔(355)定位于实心框(351)的中心部位,所述延伸柱(353)通过连接块(352)与集成柱(32)进行电连接,所述夹块(354)通过置放腔(355)设置于加热平板(33)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金属轧制精准化控制与智能驱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块(354)设有卡块(a1)、推扣(a2)、梯形件(a3)、空槽(a4)、凸块(a5)、柔性接触件(a6),所述卡块(a1)通过推扣(a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军习海旭曹洪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