蚀刻液及导体图案的形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4488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即使连续或反复使用,也可以一边维持图案的顶部形状一边进行蚀刻的铜的蚀刻液,和使用其的导体图案的形成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蚀刻液的特征为,是含有铜离子源、酸及水的铜蚀刻液,其中,含有唑和芳香族化合物,所述唑仅具有氮原子作为存在于环内的杂原子,所述芳香族化合物选自酚类和芳香族胺类中的至少一种。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导体图案的形成方法的特征为,使用上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蚀刻液,将电绝缘件(1)上铜层的未被抗蚀剂(3)覆盖的部分进行蚀刻,形成导体图案(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铜的蚀刻液及使用其的导体图案的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在印刷电路板的制造中,用光蚀刻法来形成由铜制成的导体图案(配 线图案、端子图案等)时,使用氯化铁系蚀刻液、氯化铜系蚀刻液、碱 性蚀刻液等作为蚀刻液。但是,在这些蚀刻液中,存在^皮称为底切(undercut)的抗蚀剂(etching resist)下的铜从侧面溶解的问题。即, 产生如下现象希望通过被抗蚀剂覆盖而不被本来蚀刻除去的部分(即 配线部分),被侧蚀刻除去,沿着从该配线的底部到顶部,宽幅变细的 现象(底切)。特别是配线图案为微细时,这样的底切必须尽可能少。以往,研究了能抑制所述底切的蚀刻液。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l中, 提出含有氯化铜、盐酸、2-氨基苯并噻唑类化合物、聚乙二醇及特定 的亚烷基多胺化合物的水溶液的技术方案。另外,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通过配合特定的唑,而底切少, 能防止铜配线的顶部变细的图案形成用蚀刻液。专利文献l:特开平6 - 57453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5 - 330572号公才艮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对上述专利文献l中所述的以往的蚀刻液来说,有抑制底切 不充分的情况,要求能进一步抑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蚀刻液,其特征在于,是含有铜离子源、酸及水的铜蚀刻液,其中, 含有唑和芳香族化合物,所述唑仅具有氮原子作为存在于环内的杂原子,所述芳香族化合物选自酚类和芳香族胺类中的至少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户田健次高垣爱
申请(专利权)人:MEC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