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车体移动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4280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体移动辅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可调式车体移动车架,包括车身主体,为移动车架的主体部分,其左侧固定安装有主体车架;前端盖,其设置在主体车架左侧,主体车架延伸至前端盖的内部,前端盖的左侧两端固定焊接有托盘;支撑杆,其固定安装在车身主体的上端左右两侧;波纹管,其固定安装在支撑杆的上方;后视镜,其连接在波纹管的上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设置有固定杆、波纹管和后视镜,使得人员在对车体进行移动时,可通过波纹管对后视镜的位置进行调节,将后视镜调整到一个合适的角度,方便人员观察后方、侧面的路况,减少人员向后看的频率,降低因操作不便而造成的事故。不便而造成的事故。不便而造成的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式车体移动车架


[0001]本技术涉及车体移动辅助
,具体为可调式车体移动车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数量的逐渐增多,停车问题日益突出,经常出现占用别人车位、将车停在出入口或消防门口等问题,等待车主挪车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此时能够方便快捷挪车的汽车移位器能够派上用场并快速解决问题。
[0003]根据CN206395785U一种EL型全电动汽车转移器在对车体进行移动时,每种汽车车型大小都是不一样的,在对汽车进行移动位置时,容易被汽车的高度阻挡前进的视线,使得人员只能向后行驶,这时需要人员时不时的往后看,对人员操作不便,容易导致事故发生,且在对车体进行牵引时,因汽车车体的宽度不一,容易导致本装置不能对车体较宽的车进行移动位置,对车体的宽度造成了限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可调式车体移动车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汽车进行移动位置时,容易被汽车的高度阻挡前进的视线,使得人员只能向后行驶,这时需要人员时不时的往后看,对人员操作不便,容易导致事故发生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可调式车体移动车架,包括:
[0007]车身主体,为移动车架的主体部分,其左侧固定安装有主体车架;前端盖,其设置在所述主体车架左侧,所述主体车架延伸至所述前端盖的内部,所述前端盖的左侧两端固定焊接有托盘;支撑杆,其固定安装在所述车身主体的上端左右两侧;波纹管,其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杆的上方;后视镜,其连接在所述波纹管的上端;固定杆组件,其活动安装在所述前端盖的左右两侧。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组件还包括:
[0009]连接板,其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杆组件的左端,所述连接板的中部开设有圆孔;限位孔,其均开设在所述固定杆组件的左侧表面;伸缩杆,其设置在所述固定杆组件的内部;中棒弹珠,其安装在所述伸缩杆的左端表面,所述中棒弹珠与所述限位孔相对设置,所述中棒弹珠的内部设置有压缩弹簧。
[0010]优选的,所述车身主体,还包括有:
[0011]操作器,其安装在所述车身主体的上方;支撑板,其固定安装在所述车身主体的右侧下端;万向轮,其设置在所述车身主体的底部四周;操作按钮,其安装在所述车身主体的上端。
[0012]优选的,所述车身主体,还包括有:
[0013]油缸盖,其固定安装在所述车身主体的左侧下端;所述油缸盖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前端盖的右侧。
[0014]优选的,所述油缸盖,还包括有:
[0015]前移油缸,其安装在所述油缸盖的内部;活塞杆,其连接在所述前移油缸的右侧。
[0016]优选的,所述活塞杆,还包括有:
[0017]连接器,其固定安装在所述活塞杆的右端;连接杆,其通过铰接块连接在所述连接器上,所述连接杆设置有两个;连接弯管,其通过铰接块连接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固定杆组件通过连接弯管与所述连接杆连接。
[001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可调式车体移动车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在对车体进行移动时,每种汽车车型大小都是不一样的,在对汽车进行移动位置时,容易被汽车的高度阻挡前进的视线,使得人员只能向后行驶,主体车身上端的后视镜,使得人员不需要时不时的往后看,减少人员的操作不便,不易导致事故发生,且在对车体进行牵引时,因汽车车体的宽度不一,本装置可对固定杆组件进行伸缩,对车体较宽的车也可以进行牵引。
[0019]1、通过设置有固定杆、波纹管和后视镜,使得人员在对车体进行移动时,可通过波纹管对后视镜的位置进行调节,将后视镜调整到一个合适的角度,方便人员观察后方、侧面的路况,减少人员向后看的频率,降低因操作不便而造成的事故。
[0020]2、通过设置有伸缩杆、中棒弹珠和限位孔,使得人员可以根据车体的宽度对其进行相应的调节,对部分较宽的车体也可以进行牵引,通过对中棒弹珠的按压,中棒弹珠的内部设置有压缩弹簧,可将中棒弹珠按压至固定杆组件内,对伸缩杆进行拉伸,中棒弹珠会通过压缩弹簧自行弹出,限位孔对其进行限位,根据需要的长度进行拉伸。
附图说明
[002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2]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后视镜与波纹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固定杆组件与伸缩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前端盖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车身主体;2、支撑板;3、操作器;4、主体车架;5、前端盖;6、固定杆组件;7、油缸盖;8、万向轮;9、后视镜;10、操作按钮;11、波纹管;12、支撑杆;13、伸缩杆;14、中棒弹珠;15、限位孔;16、连接板;17、连接器;18、活塞杆;19、连接杆;20、连接弯管;21、前移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8]实施例:如图1所示,可调式车体移动车架,包括车身主体1,为移动车架的主体部分,其左侧固定安装有主体车架4;前端盖5,其设置在主体车架4左侧,主体车架4延伸至前端盖5的内部,前端盖5的左侧两端固定焊接有托盘;固定杆组件6,其活动安装在前端盖5的左右两侧,使得主体车架4起到车身的支撑作用,前端盖5两端固定焊接的托盘,为轮胎的放置处,固定杆组件6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在移动车辆时导致轮胎滑落。
[0029]具体的,请参阅图3,通过固定杆组件6还包括:
[0030]连接板16,其固定连接在固定杆组件6的左端,连接板16的中部开设有圆孔;限位孔15,其均开设在固定杆组件6的左侧表面;伸缩杆13,其设置在固定杆组件6的内部;中棒弹珠14,其安装在伸缩杆13的左端表面,中棒弹珠14与限位孔15相对设置,中棒弹珠14的内部设置有压缩弹簧,使得人员可通过对中棒弹珠14的按压,中棒弹珠14的内部设置有压缩弹簧,可将中棒弹珠14按压至固定杆组件6内,对伸缩杆13进行拉伸,中棒弹珠14会通过压缩弹簧自行弹出,固定杆组件6表面开设的限位孔15对其进行限位,连接板16上的圆孔用来对固定杆组件6进行安装。
[0031]具体的,请参阅图1,通过车身主体1,还包括有:
[0032]操作器3,其安装在车身主体1的上方;支撑板2,其固定安装在车身主体1的右侧下端;万向轮8,其设置在车身主体1的底部四周;操作按钮10,其安装在车身主体1的上端,使得人员通过操作按钮10对本装置进行开启关闭,操作器3控制车身底部和前端盖5底部的万向轮8,对其进行移动。
[0033]具体的,请参阅图1,通过车身主体1,还包括有:
[0034]油缸盖7,其固定安装在车身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调式车体移动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主体(1),为移动车架的主体部分,其左侧固定安装有主体车架(4);前端盖(5),其设置在所述主体车架(4)左侧,所述主体车架(4)延伸至所述前端盖(5)的内部,所述前端盖(5)的左侧两端固定焊接有托盘;支撑杆(12),其固定安装在所述车身主体(1)的上端左右两侧;波纹管(11),其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杆(12)的上方;后视镜(9),其连接在所述波纹管(11)的上端;固定杆组件(6),其活动安装在所述前端盖(5)的左右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车体移动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组件(6)还包括:连接板(16),其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杆组件(6)的左端,所述连接板(16)的中部开设有圆孔;限位孔(15),其均开设在所述固定杆组件(6)的左侧表面;伸缩杆(13),其设置在所述固定杆组件(6)的内部;中棒弹珠(14),其安装在所述伸缩杆(13)的左端表面,所述中棒弹珠(14)与所述限位孔(15)相对设置,所述中棒弹珠(14)的内部设置有压缩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车体移动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康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步升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