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散热器之承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9859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良式散热器之承座结构,其包括一具有开口之座体,该开口之四周缘系分别向下延伸有一挡板,且至少二相对应之挡板系分别具有一弯折部,并于该至少二相对应之挡板上系具有一以上可供组接固定元件之穿孔;以及一以上分别设置于座体外侧之四对角处之脚架,各脚架上系具有一可供配合固定件之固定孔。藉此,可使该散热器易于组装、拆卸于座体上,以达到减少包装运送之空间,且设置于座体上时,达到具有较佳之稳定性,并于散热器与中央处理器接合后具有较佳之密合度。(*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良式散热器之承座结构,尤指一种可使该散热器易于组装、拆卸于座体上,以达到减少包装运送之空间,且设置于座体上时,达到具有较佳之稳定性,并于散热器与中央处理器接合后具有较佳之密合度。
技术介绍
一般习用之散热器如图5所示,其主要包括一底座6,该底座6系具有可供与电路板9固接之固定部61;一设置于底座6上之鳍片组62,该鳍片组62之底部系与电路板9上之中央处理器91贴覆;一设置于鳍片组62上之风扇7;及一跨设于风扇7上方,且与底座6扣接之扣具8,该扣具8系由二∏型夹持件81及二横板82一体连接,且以扣具8上之勾部83扣接于底座6端缘之穿孔63上,并利用夹持件81中央处所设之凸体84顶掣于风扇7之二侧,而使扣具8配合底座6形成稳固之扣持定位,藉此,可供将散热器固设于电路板9上以达到进行散热之功效。虽然上述习用之散热器可达到固设于电路板9上进行散热之功效,但是由于该扣具8之设计系以一体连接之组成而供跨设于风扇7上方,故其于使用前在包装运送、储放之管理过程中,均会因其较大之体积而造成使用空间之浪费,亦不符合经济效益,且该扣具8仅以其勾部83扣接于底座6之穿孔63上,稳定性并不足够,因此,极易在运送途中之碰撞而使扣具8与底座6分离,故,一般习用之散热器并无法符合使用时之所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藉由该座体上挡板之穿孔配合固定元件而易于组装、拆卸,以达到减少包装运送之空间的改良式散热器之承座结构。本技术之另一目的在于可使该散热器设置于座体上时,藉由挡板上之穿孔配合固定元件,而达到具有较佳之稳定性,并于散热器与中央处理器接合时,藉由各脚架配合固定而具有较佳之密合度。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这种改良式散热器之承座结构,其特殊之处在于,它包含一具有开口之座体,该开口之四周缘系分别向下延伸有一挡板,且至少二相对应之挡板系分别具有一弯折部,并于该至少二相对应之挡板上系具有一以上可供组接固定元件之穿孔;以及一以上分别设置于座体外侧之四对角处之脚架,各脚架上系具有一可供配合固定件之固定孔。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脚架可以是四个。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可使该散热器易于组装、拆卸于座体上,以达到减少包装运送之空间,且设置于座体上时,达到具有较佳之稳定性。2、该散热器与中央处理器接合后具有较佳之密合度,进而使本改良式散热器之承座结构更为实用、更符合使用者之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之俯视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之组装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组装后之侧视图。图5是传统习用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请参阅图1、图2所示,系本技术之立体外观示意图及本技术之俯视状态示意图。该改良式散热器之承座结构系由一座体1及四个对应于座体1外侧之四对角处的四个脚架2所构成,可使该散热器易于组装、拆卸于座体1上,以达到减少包装运送之空间,且设置于座体1上时,达到具有较佳之稳定性,并于散热器与中央处理器接合后具有较佳之密合度。上述所提之座体1系具有一开口11,该开口11之四周缘系分别向下延伸有一挡板12,且至少二相对应之挡板12系分别具有一弯折部13,并于该至少二相对应之挡板12上系具有一以上可供组接固定元件15之穿孔14。各脚架2系分别设置于上述座体1外侧之四对角处,且该各脚架2上系具有一可供配合固定件3之固定孔21。藉由上述之结构构成一全新之改良式散热器之承座结构。请参阅图3、图4所示,系本技术组装状态示意图及本技术组装后之侧视图。当该改良式散热器之承座结构于运用时,系取一散热器4,而该散热器4系包括有一底座41,该底座41上系设置有一以上之热导管42,且热导管42上系穿设有一以上之鳍片体43,当组装时系将该散热器4之底座41对应设置于座体1之开口11处,使该底座41藉由弯折部13之止挡而限位于该开口11四周缘之挡板12中,之后再以固定元件15对应该档板12上之穿孔14,使该固定元件15藉由穿孔14而顶掣于底座41之二侧,而将该散热器4之底座41固定于座体1之开口11处,而拆卸时则需卸下固定元件15即可,如此,可使该散热器易于组装、拆卸于座体1上,以达到减少包装运送之空间,之后再以该各脚架2之固定孔21对应于主机板5上中央处理器51周围之穿孔52,并以固定件3穿该固定孔21与穿孔52,而将座体1固设于主机板5上,使该散热器4之底座41利用座体1之开口11贴覆于中央处理器51上,达到具有较佳之稳定性,并于散热器与中央处理器接合后具有较佳之密合度,如此,即完成组装,以利使中央处理器51藉由散热器4进行散热。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式散热器之承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一具有开口之座体,该开口之四周缘系分别向下延伸有一挡板,且至少二相对应之挡板系分别具有一弯折部,并于该至少二相对应之挡板上系具有一以上可供组接固定元件之穿孔;以及一以上分别设置于座体外侧之四对角处之脚架,各脚架上系具有一可供配合固定件之固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散热器之承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脚架是四个。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良式散热器之承座结构,其包括一具有开口之座体,该开口之四周缘系分别向下延伸有一挡板,且至少二相对应之挡板系分别具有一弯折部,并于该至少二相对应之挡板上系具有一以上可供组接固定元件之穿孔;以及一以上分别设置于座体外侧之四对角处之脚架,各脚架上系具有一可供配合固定件之固定孔。藉此,可使该散热器易于组装、拆卸于座体上,以达到减少包装运送之空间,且设置于座体上时,达到具有较佳之稳定性,并于散热器与中央处理器接合后具有较佳之密合度。文档编号H05K7/20GK2794110SQ20052005619公开日2006年7月5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28日专利技术者李振彬 申请人:东莞东城柏洲边赐得利五金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式散热器之承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一具有开口之座体,该开口之四周缘系分别向下延伸有一挡板,且至少二相对应之挡板系分别具有一弯折部,并于该至少二相对应之挡板上系具有一以上可供组接固定元件之穿孔;以及一以上分别设置于座体外侧之四对角处之脚架,各脚架上系具有一可供配合固定件之固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彬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东城柏洲边赐得利五金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