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杆式尾翼及其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尾翼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杆式尾翼及其汽车。
技术介绍
[0002]根据空气动力学,汽车高速行驶时会遇到较大的空气阻力,空气阻力对高速行驶的汽车存在不利影响。为了减少汽车高速行驶空气阻力对汽车的影响,在汽车后部设置电动尾翼,在高速行驶时抵消部分升力,较小风阻系数,增大汽车在地面的附着力。电动尾翼通过升降机构实现电动尾翼的展开与关闭,但现有的升降结构的自锁稳定性低,锁止效果差,导致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杆式尾翼及其汽车,提升自锁稳定性,保证锁止效果,延长连杆式尾翼的使用寿命。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杆式尾翼及其汽车,包括升降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顶部支架、底部支架、第一驱动连杆、第二驱动连杆、第一传动连杆、第二传动连杆、第三传动连杆和第四传动连杆,所述第一传动连杆从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有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底部支架转动连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杆式尾翼,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顶部支架、底部支架、第一驱动连杆、第二驱动连杆、第一传动连杆、第二传动连杆、第三传动连杆和第四传动连杆,所述第一传动连杆从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有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底部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第二驱动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底部支架转动连接,第三转轴与所述第二传动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顶部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转轴与第三传动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顶部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四传动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底部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四传动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顶部支架转动连接,所述顶部支架连接有扰流板,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驱动连杆驱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式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支架设有第一顶部转轴孔、第二顶部转轴孔和第三顶部转轴孔,所述第二顶部转轴孔位于所述第一顶部转轴孔与所述第三顶部转轴孔之间,所述第一顶部转轴孔与所述第二传动连杆转动连接,第二顶部转轴孔与所述第四传动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顶部转轴孔与所述第三传动连杆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杆式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部转轴孔、第二顶部转轴孔和所述第三顶部转轴孔位于所述顶部支架的同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式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连杆的两端设有驱动转轴和传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连杆一端通过所述驱动转轴与所述第二驱动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连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底部支架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杆式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自锁位置和第二自锁位置,所述升降组件处于所述第一自锁位置和所述第二自锁位置时,所述驱动转轴、所述传动轴和所述第二转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键瀚,倪辉辉,龙帅,陈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