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箱高盖及皮卡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4505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5
本技术提供一种尾箱高盖及皮卡车,其中,尾箱高盖包括顶盖和侧盖,所述顶盖为四边形板,所述顶盖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侧盖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侧盖分别安装在所述顶盖的四条侧边处,且均相对于所述顶盖倾斜设置,所述顶盖与四个所述侧盖合围组成尾箱高盖;所述顶盖覆盖在所述侧盖上,每个所述侧盖的朝向所述顶盖的边缘处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本技术提供的尾箱高盖对顶盖的支撑强度高,顶盖的承重能力强,并且通过顶盖与防水胶的配合,提高了尾箱高盖的防水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尾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尾箱高盖及皮卡车


技术介绍

1、皮卡是一种采用轿车车头和驾驶室,同时带有敞开式货车车厢的车型,敞开式的车厢,虽然容纳货物较多,运载量大,但即不防盗,在雨雪等恶劣天气也无法对车厢内货物进行保护,因此目前通常会在皮卡尾箱上装设车盖。

2、相关技术中,皮卡尾箱高盖通常都由顶盖与左右侧盖、前后侧盖拼装而成,并在拼装接缝处涂抹防水胶,但受限于拼装技术,目前的皮卡尾箱高盖仍存在顶盖的支撑强度较差及防水胶易老化导致车盖漏水、渗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尾箱高盖。

2、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尾箱高盖,包括顶盖和侧盖,其中所述顶盖为四边形板,所述顶盖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侧盖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侧盖分别安装在所述顶盖的四条侧边处,且均相对于所述顶盖倾斜设置,所述顶盖与四个所述侧盖合围组成尾箱高盖;所述顶盖覆盖在所述侧盖上,每个所述侧盖的朝向所述顶盖的边缘处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

4、进一步地,所述侧盖分别为左侧盖、右侧盖、前侧盖和后侧盖,所述左侧盖、所述右侧盖沿分别安装在所述顶盖的对称设置的两条侧边处,所述前侧盖和所述后侧盖分别安装在所述顶盖的另外两条侧边处。

5、进一步地,所述左侧盖、所述右侧盖的长度小于所述顶盖的长度,所述前侧盖、所述后侧盖的长度小于所述顶盖的宽度。

6、进一步地,所述左侧盖、所述右侧盖朝向所述前侧盖的方向均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左侧盖、所述右侧盖的边缘处且朝向所述尾箱高盖的内部,所述左侧盖、所述右侧盖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前侧盖上。

7、进一步地,所述前侧盖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板,所述前侧盖通过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左侧盖、所述右侧盖上的所述第一安装板可拆卸地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后侧盖包括外框和内板,所述外框呈门字形设置,所述外框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顶盖上,所述内板铰接安装在所述外框内部。

9、进一步地,所述外框上朝向所述左侧盖、所述右侧盖的两端也设置有第二安装板,所述左侧盖、所述右侧盖朝向所述外框的方向也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左侧盖、所述右侧盖均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板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后侧盖的所述第二安装板上。

10、进一步地,所述后侧盖上的所述内板的下方设置有把手,便于打开、闭合时进行握持。

11、进一步地,所述顶盖朝向所述侧盖的侧面均布设置有多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呈井字形设置,且所述加强筋的端部均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板。

12、进一步地,所述顶盖、所述侧盖之间连接处均设置有防水胶。

13、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皮卡车,包括驾驶室、敞开式车厢以及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尾箱高盖,所述尾箱高盖安装在所述敞开式车厢上。

14、本技术的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5、本技术提供的尾箱高盖,包括顶盖和侧盖,侧盖均安装在顶盖的一侧面上,即顶盖覆盖在侧盖上,并通过第一连接板与侧盖上的第二连接板可拆卸地连接。相对于相关技术中的顶盖与侧盖通过阶梯状卡槽拼接的安装方式,本技术提供的尾箱高盖,将顶盖覆盖在侧盖上。

16、首先,将相关技术中侧盖通过螺栓、螺钉对顶盖进行支撑,创新设计为通过侧盖本身对顶盖进行支撑,提高了尾箱高盖的整体强度。

17、其次,相关技术中通过拼接安装,拼接缝处涂抹的防水胶,在长时间使用后,防水胶频繁与雨水接触,易发生老化,防水能力变差,导致尾箱高盖内漏水、渗水,而本技术通过顶盖覆盖侧盖的设计,使得顶盖上表面是无接缝的,顶盖与侧盖的接缝处的防水胶不会频繁与雨水接触,延长了防水胶的使用寿命,也提高了尾箱高盖的防水能力。

18、再者,将顶盖覆盖在侧盖上的安装方式难度较低,便于操作人员操作,使本技术提供的尾箱高盖便于生产。

19、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尾箱高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箱高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盖分别为左侧盖、右侧盖、前侧盖和后侧盖,所述左侧盖、所述右侧盖沿分别安装在所述顶盖的对称设置的两条侧边处,所述前侧盖和所述后侧盖分别安装在所述顶盖的另外两条侧边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箱高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盖、所述右侧盖的长度小于所述顶盖的长度,所述前侧盖、所述后侧盖的长度小于所述顶盖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箱高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盖、所述右侧盖朝向所述前侧盖的方向均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左侧盖、所述右侧盖的边缘处且朝向所述尾箱高盖的内部,所述左侧盖、所述右侧盖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前侧盖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箱高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盖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板,所述前侧盖通过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左侧盖、所述右侧盖上的所述第一安装板可拆卸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箱高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盖包括外框和内板,所述外框呈门字形设置,所述外框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顶盖上,所述内板铰接安装在所述外框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尾箱高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上朝向所述左侧盖、所述右侧盖的两端也设置有第二安装板,所述左侧盖、所述右侧盖朝向所述外框的方向也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左侧盖、所述右侧盖均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板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后侧盖的所述第二安装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箱高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朝向所述侧盖的侧面均布设置有多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呈井字形设置,且所述加强筋的端部均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板。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尾箱高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所述侧盖之间连接处均设置有防水胶。

10.一种皮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驾驶室、敞开式车厢以及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尾箱高盖,所述尾箱高盖安装在所述敞开式车厢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箱高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箱高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盖分别为左侧盖、右侧盖、前侧盖和后侧盖,所述左侧盖、所述右侧盖沿分别安装在所述顶盖的对称设置的两条侧边处,所述前侧盖和所述后侧盖分别安装在所述顶盖的另外两条侧边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箱高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盖、所述右侧盖的长度小于所述顶盖的长度,所述前侧盖、所述后侧盖的长度小于所述顶盖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箱高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盖、所述右侧盖朝向所述前侧盖的方向均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左侧盖、所述右侧盖的边缘处且朝向所述尾箱高盖的内部,所述左侧盖、所述右侧盖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前侧盖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箱高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盖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板,所述前侧盖通过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左侧盖、所述右侧盖上的所述第一安装板可拆卸地连接。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伟廷汤双黄国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