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制蓝藻爆发的生态控藻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7615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抑制蓝藻爆发的生态控藻装置,其包括安装在岸边上的支架,还包括培养仓、进水机构、出水机构、回收仓和梳理机构,其中,培养仓设置于支架上,培养仓用于培养漂浮水生植物;进水机构设置于培养仓上,并与水体连通,进水机构为培养仓供水;出水机构设置于培养仓上,出水机构用于将培养仓中的水排入水体。培养仓中的漂浮水生植物能够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且水能完成循环,并且通过梳理机构能够将培养仓内的漂浮水生植物推入回收仓内,并保留30%~60%的漂浮水生植物,不仅能够保证漂浮水生植物的吸收能力,而且水体生态系统不易被水生植物破坏,能够大大降低蓝藻爆发的可能性,达到防止蓝藻反复繁殖、控藻效果更好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抑制蓝藻爆发的生态控藻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抑制蓝藻
,尤其涉及一种抑制蓝藻爆发的生态控藻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河湖流域人类活动的加剧、大量的营养盐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水体,使得河湖进入富营养化状态。河湖富营养化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我国的重大水环境问题,与水体富营养化相伴随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浮游植物的过渡生长,形成藻类的水华,从而导致水质下降、生态系统病变等一系列的水环境问题。而且,水华问题已不仅仅不是一个简单的水体污染问题,而是生态系统失调问题,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在人类活动的干预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之后出现的一种灾害。
[0003]目前生物法控制蓝藻主要有微生物除藻、水生生物操纵和水生植物抑制等方法,其中水生植物法是通过在水中种植水生植物,利用水生植物与藻类竞争光照和营养盐的优势,以及化感作用而抑制藻类生长的方法,该方法能达到长期且稳定有效的控制水华的目的,但是现有的水生植物很容易对水体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无法对水生植物进行控制,因此需要生态控藻装置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0004]公开号为CN105923667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抑制养殖水体蓝藻生长的加压控藻充氧装置,养殖水体加压循环控藻充氧装置,包括进水泵、两个并联的加压罐、加压泵、浮箱、连接管路和阀门,浮箱设于加压罐顶部,使整个装置漂浮于养殖池中;出水总管末端设有溅水盘,将出水飞溅到空中而充氧。进水泵将养殖水注入加压罐,关闭进出口阀门,用加压泵向加压罐内通入高压水,罐中压力很快上升到60m以上水柱压力,然后再将加压过的水放回养殖池,蓝藻在加压罐中受到水压作用,气囊破裂,浮力消失,不能再悬浮在水面生长繁殖,而是沉淀到水底衰亡。
[0005]如上述的技术方案,专利技术人发现根本原因在于,通过通入高压水使得蓝藻气囊破裂,浮力消失,不能再悬浮在水面生长繁殖,很容易造成水体生态系统的破坏,并且处理蓝藻效果并不好,由于水体富有营养化,蓝藻容易反复繁殖,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抑制蓝藻爆发的生态控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抑制蓝藻爆发的生态控藻装置,其能够利用水生植物吸收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并且采用水生植物单独养殖,水体生态系统不易被水生植物破坏,能够大大降低蓝藻爆发的可能性,较为环保。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8]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抑制蓝藻爆发的生态控藻装置,其包括安装在岸边上的支架,还包括培养仓、进水机构、出水机构、回收仓和梳理机构,其中,
[0009]培养仓设置于支架上,培养仓用于培养漂浮水生植物;
[0010]进水机构设置于培养仓上,并与水体连通,进水机构为培养仓供水;
[0011]出水机构设置于培养仓上,出水机构用于将培养仓中的水排入水体;
[0012]回收仓设置于支架上,回收仓用于收集漂浮水生植物;
[0013]梳理机构设置于支架上,梳理机构用于将培养仓内的漂浮水生植物推入回收仓内。
[0014]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梳理机构包括外壳、推板和行走组件,其中,
[0015]推板设置在外壳内;
[0016]行走组件设置在外壳内,外壳通过行走组件在支架上往复运动。
[0017]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推板包括固定轴、第一梳板和第二梳板,其中,
[0018]固定轴固定在外壳的内壁上;
[0019]第一梳板固定在固定轴上;
[0020]第二梳板套装在固定轴上,可在固定轴上滑动。
[0021]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推板还包括推动件,所述推动件固定在外壳内,用于推动第二梳板在固定轴上滑动。
[0022]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行走组件包括固定架、轮毂电机和若干个限位轮,其中,
[0023]固定架固定在外壳上;
[0024]轮毂电机转动设置在固定架上;
[0025]限位轮转动设置在固定架上,限位轮与支架相互抵持。
[0026]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行走组件还包括电导片和电刷,其中,
[0027]电导片固定在支架上;
[0028]电刷固定在固定架上,电刷抵持在电导片上并配合使用。
[0029]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行走组件还包括辅助轮,所述辅助轮转动设置在固定架上,且辅助轮与支架抵持。
[0030]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处理机构,所述处理机构包括收集管、绞龙、集渣箱和驱动件,其中,
[0031]收集管固定在支架上,收集管上开设有进料孔,回收仓与进料孔连通;
[0032]绞龙转动设置在收集管内;
[0033]集渣箱固定在收集管上,用于收集水生植物残渣;
[0034]驱动件固定在支架上,用于驱动绞龙转动。
[0035]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太阳能供电机构,所述太阳能供电机构包括太阳能板和蓄电器,其中,
[0036]太阳能板固定在支架上;
[0037]蓄电器固定在支架上,并与太阳能板、进水机构、出水机构、和梳理机构电性连接。
[0038]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抑制蓝藻爆发的生态控藻方法,所述生态控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9]S1、构建培养仓和回收仓,并在培养仓内培养漂浮水生植物;
[0040]S2、使水体内的水进入培养仓内,利用漂浮水生植物吸收水中营养物质并排出水,并形成循坏;
[0041]S3、对繁殖后的漂浮水生植物进行梳理,通过梳理机构清除40%~70%的漂浮水生植物,以保证漂浮水生植物具有良好的吸收水中营养物质的能力;
[0042]S4、将要清除的40%~70%漂浮水生植物推入至回收仓内,并进行回收。
[0043]本专利技术的抑制蓝藻爆发的生态控藻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4](1)通过设置培养仓、进水机构和出水机构,培养仓中的漂浮水生植物能够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且水能完成循环,并且通过梳理机构能够将培养仓内的漂浮水生植物推入回收仓内,并保留30%~60%的漂浮水生植物,不仅能够保证漂浮水生植物的吸收能力,而且水体生态系统不易被水生植物破坏,能够大大降低蓝藻爆发的可能性,达到防止蓝藻反复繁殖、控藻效果更好的效果;
[0045](2)通过设置第一梳板和第二梳板,第二梳板能够相对第一梳板移动,第一梳板和第二梳板交错后产生缝隙发生变化,能够根据水生植物的生长特性进行调整,保证漂浮水生植物具有良好的吸收能力,进一步提高吸收水体中营养物质的效率,从而达到更好的控藻效果;
[0046](3)通过设置处理机构,能够实时对落入回收仓内的漂浮水生植物进行处理,经过绞龙与收集管的内壁的作用,可以对漂浮水生植物进行压缩回收,并通过集渣箱进行排出,不仅能够对漂浮水生植物进行压缩处理,而且能够将压缩后的漂浮水生植物进行回收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制蓝藻爆发的生态控藻装置,其包括安装在岸边(100)上的支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培养仓(2)、进水机构(3)、出水机构(4)、回收仓(5)和梳理机构(6),其中,培养仓(2)设置于支架(1)上,培养仓(2)用于培养漂浮水生植物;进水机构(3)设置于培养仓(2)上,并与水体(101)连通,进水机构(3)为培养仓(2)供水;出水机构(4)设置于培养仓(2)上,出水机构(4)用于将培养仓(2)中的水排入水体;回收仓(5)设置于支架(1)上,回收仓(5)用于收集漂浮水生植物;梳理机构(6)设置于支架(1)上,梳理机构(6)用于将培养仓(2)内的漂浮水生植物推入回收仓(5)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蓝藻爆发的生态控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梳理机构(6)包括外壳(61)、推板(62)和行走组件(63),其中,推板(62)设置在外壳(61)内;行走组件(63)设置在外壳(61)内,外壳(61)通过行走组件(63)在支架(1)上往复运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抑制蓝藻爆发的生态控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62)包括固定轴(621)、第一梳板(622)和第二梳板(623),其中,固定轴(621)固定在外壳(61)的内壁上;第一梳板(622)固定在固定轴(621)上;第二梳板(623)套装在固定轴(621)上,可在固定轴(621)上滑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抑制蓝藻爆发的生态控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62)还包括推动件(624),所述推动件(624)固定在外壳(61)内,用于推动第二梳板(623)在固定轴(621)上滑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抑制蓝藻爆发的生态控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组件(63)包括固定架(631)、轮毂电机(632)和若干个限位轮(633),其中,固定架(631)固定在外壳(61)上;轮毂电机(632)转动设置在固定架(631)上;限位轮(633)转动设置在固定架(631)上,限位轮(632)与支架(1)相互抵持。6.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湛张聪沈尧戚麒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天泉慧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