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制蓝藻爆发的生态控藻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7615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抑制蓝藻爆发的生态控藻装置,其包括安装在岸边上的支架,还包括培养仓、进水机构、出水机构、回收仓和梳理机构,其中,培养仓设置于支架上,培养仓用于培养漂浮水生植物;进水机构设置于培养仓上,并与水体连通,进水机构为培养仓供水;出水机构设置于培养仓上,出水机构用于将培养仓中的水排入水体。培养仓中的漂浮水生植物能够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且水能完成循环,并且通过梳理机构能够将培养仓内的漂浮水生植物推入回收仓内,并保留30%~60%的漂浮水生植物,不仅能够保证漂浮水生植物的吸收能力,而且水体生态系统不易被水生植物破坏,能够大大降低蓝藻爆发的可能性,达到防止蓝藻反复繁殖、控藻效果更好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抑制蓝藻爆发的生态控藻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抑制蓝藻
,尤其涉及一种抑制蓝藻爆发的生态控藻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河湖流域人类活动的加剧、大量的营养盐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水体,使得河湖进入富营养化状态。河湖富营养化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我国的重大水环境问题,与水体富营养化相伴随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浮游植物的过渡生长,形成藻类的水华,从而导致水质下降、生态系统病变等一系列的水环境问题。而且,水华问题已不仅仅不是一个简单的水体污染问题,而是生态系统失调问题,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在人类活动的干预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之后出现的一种灾害。
[0003]目前生物法控制蓝藻主要有微生物除藻、水生生物操纵和水生植物抑制等方法,其中水生植物法是通过在水中种植水生植物,利用水生植物与藻类竞争光照和营养盐的优势,以及化感作用而抑制藻类生长的方法,该方法能达到长期且稳定有效的控制水华的目的,但是现有的水生植物很容易对水体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无法对水生植物进行控制,因此需要生态控藻装置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制蓝藻爆发的生态控藻装置,其包括安装在岸边(100)上的支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培养仓(2)、进水机构(3)、出水机构(4)、回收仓(5)和梳理机构(6),其中,培养仓(2)设置于支架(1)上,培养仓(2)用于培养漂浮水生植物;进水机构(3)设置于培养仓(2)上,并与水体(101)连通,进水机构(3)为培养仓(2)供水;出水机构(4)设置于培养仓(2)上,出水机构(4)用于将培养仓(2)中的水排入水体;回收仓(5)设置于支架(1)上,回收仓(5)用于收集漂浮水生植物;梳理机构(6)设置于支架(1)上,梳理机构(6)用于将培养仓(2)内的漂浮水生植物推入回收仓(5)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蓝藻爆发的生态控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梳理机构(6)包括外壳(61)、推板(62)和行走组件(63),其中,推板(62)设置在外壳(61)内;行走组件(63)设置在外壳(61)内,外壳(61)通过行走组件(63)在支架(1)上往复运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抑制蓝藻爆发的生态控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62)包括固定轴(621)、第一梳板(622)和第二梳板(623),其中,固定轴(621)固定在外壳(61)的内壁上;第一梳板(622)固定在固定轴(621)上;第二梳板(623)套装在固定轴(621)上,可在固定轴(621)上滑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抑制蓝藻爆发的生态控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62)还包括推动件(624),所述推动件(624)固定在外壳(61)内,用于推动第二梳板(623)在固定轴(621)上滑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抑制蓝藻爆发的生态控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组件(63)包括固定架(631)、轮毂电机(632)和若干个限位轮(633),其中,固定架(631)固定在外壳(61)上;轮毂电机(632)转动设置在固定架(631)上;限位轮(633)转动设置在固定架(631)上,限位轮(632)与支架(1)相互抵持。6.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湛张聪沈尧戚麒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天泉慧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