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生植物培养容器式生态浮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7133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6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生植物培养容器式生态浮床,涉及水生植物种植领域,为了解决相邻固定齿之间的距离较小,不方便将植物载种在生态浮床上的问题,其包括生态浮床本体,所述生态浮床本体上贯穿开设有若干植根孔,所述植根孔内拆卸设置有植根箱,所述植根箱包括设置在水生植物两侧的植根部一和植根部二,所述植根部一卡接设置在植根部二的一侧,所述植根部一卡接设置在植根部二的底部均开设有透水孔。本申请具有方便将水生植物稳定地移栽到生态浮床上的效果。上的效果。上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生植物培养容器式生态浮床


[0001]本申请涉及水生植物种植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生植物培养容器式生态浮床。

技术介绍

[0002]生态浮床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植物的根系吸收水中的富营养化物质,降解水中的COD、氮和磷的含量。它以水生植物为主体,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高分子材料等为载体和基质,应用物种间共生关系,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生态位和营养生态位,从而建立高效人工生态系统,用以削减水体中的污染负荷。
[0003]现在有公告号为CN204097204U 的相关专利,提供了一种水生植物培养容器式生态浮床,包括固定层和承托层,固定层位于承托层上方,固定层由框架和固定齿组成,承托层为网格状格栅,固定层和承托层由螺杆和螺帽连接并固定;使用时,将水生植物移入相邻固定齿之间的间隙,水生植物和相邻固定齿相贴设置,植物移栽后,用螺帽和螺杆将固定层和承托层固定。
[0004]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相邻固定齿之间的距离较小,不方便将植物载种在生态浮床上,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方便将水生植物稳定地移栽到生态浮床上,本申请提供一种水生植物培养容器式生态浮床。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水生植物培养容器式生态浮床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水生植物培养容器式生态浮床,包括生态浮床本体,所述生态浮床本体上贯穿开设有若干植根孔,所述植根孔内拆卸设置有植根箱,所述植根箱包括设置在水生植物两侧的植根部一和植根部二,所述植根部一卡接设置在植根部二的一侧,所述植根部一卡接设置在植根部二的底部均开设有透水孔。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在生态浮床本体上种植水生植物时,将植根部一和植根部二分别放置在水生植物的两侧,将植物根茎穿过透水孔,调整水生植物的位置,然后将植根部一卡接在植根部二上,植根箱固定完成,将固定好的植根箱安装在植根孔中;由于植根部一和植根部二拆卸设置,所以能够很方便的将水生植物稳定地固定在生态浮床上。
[0009]可选的,所述植根部一和植根部二均中空设置,所述植根部一和植根部二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若干网孔,所述植根部一和植根部二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若干限位板,若干所述限位板和水生植物相贴设置。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限位板能够加强对水生植物的支撑作用,使得水生植物在生态浮床上固定地更稳定;植根部一和植根部二中空设置,为水生植物的后续生长提供了空间。
[0011]可选的,所述植根孔顶端的虚拟半径大于植根孔底部的虚拟半径。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水生植物固定在植根箱中后,将植根箱放置在植根孔中,植根孔的内壁对植根箱具有支撑作用,实现将植根箱固定在生态浮床本体上。
[0013]可选的,所述生态浮床本体顶壁四周贯穿开设有若干连接孔。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两个生态浮床本体连接在一起时,用一根绳的两端先分别穿过相邻两个生态浮床本体,然后将绳的两端打结固定在一起,实现将相邻两个生态浮床本体连接在一起,形成生态浮床系统。
[0015]可选的,所述生态浮床本体的侧壁设置有防撞轮胎,所述生态浮床本体和防撞轮胎之间设置有固定绳二,所述防撞轮胎通过固定绳二固定在生态浮床本体侧壁。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固定绳二的一端穿设在生态浮床本体的连接孔中,另一端穿设在防撞轮胎的中空,然后将固定绳二的两端打结,实现将防撞轮胎固定在生态浮床本体的侧壁;当生态浮床本体和河岸相撞时,防撞轮胎能够对生态浮床本体起到缓冲和保护作用。
[0017]可选的,所述生态浮床本体上设置有若干鸟巢基础件,所述鸟巢基础件包括若干支撑杆和若干连接杆,若干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设置在生态浮床本体上,若干所述支撑杆远离生态浮床本体的一端相互远离设置,每根所述连接杆连接在相邻两根支撑杆上。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支撑杆和连接杆相互配合形成鸟巢基础,能够吸引鸟类在生态浮床本体上筑巢,改善生态浮床本体的生态环境。
[0019]可选的,所述生态浮床本体底壁开设有鱼巢通道,所述鱼巢通道侧壁开设有若干鱼巢槽,所述鱼巢槽底壁贯穿开设有渗水孔。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鱼虾能够通过鱼巢通道进入鱼巢槽,渗水孔进一步方便鱼巢槽内外的水质交换,吸引鱼虾在鱼巢槽内嬉戏能够进一步提高生态浮床本体的生态环境。
[0021]可选的,所述生态浮床本体顶壁还开设有若干陆生种植孔。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陆生植物种植在陆生种植孔中,提高了生态浮床本体上的植物种类丰富性。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当需要在生态浮床本体上种植水生植物时,将植根部一和植根部二分别放置在水生植物的两侧,将植物根茎穿过透水孔,调整水生植物的位置,然后将植根部一卡接在植根部二上,植根箱固定完成,将固定好的植根箱安装在植根孔中;由于植根部一和植根部二拆卸设置,所以能够很方便的将水生植物稳定地固定在生态浮床上;
[0025]2.若干限位板能够加强对水生植物的支撑作用,使得水生植物在生态浮床上固定地更稳定;植根部一和植根部二中空设置,为水生植物的后续生长提供了空间;
[0026]3.将水生植物固定在植根箱中后,将植根箱放置在植根孔中,植根孔的内壁对植根箱具有支撑作用,实现将植根箱固定在生态浮床本体上。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水生植物培养容器式生态浮床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植根部一与植根部二连接关系的爆炸示意图。
[0029]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鱼巢通道与鱼巢槽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1、生态浮床本体;11、植根孔;12、连接孔;13、鱼巢通道;14、鱼巢槽;15、渗水孔;16、陆生种植孔;17、固定绳一;2、植根箱;21、植根部一;211、卡接凸起;22、植根部二;221、卡接凹槽;23、透水孔;24、网孔;25、限位板;3、防撞轮胎;31、固定绳二;4、鸟巢基础件;41、支撑杆;42、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水生植物培养容器式生态浮床。参照图1和图2,水生植物培养容器式生态浮床包括生态浮床本体1,生态浮床本体1顶壁贯穿开设有若干植根孔11,植根孔11顶部的虚拟半径大于植根孔11底部的虚拟半径,植根孔11内设置有植根箱2,植根箱2包括植根部一21和植根部二22,植根部一21卡接在植根部二22上,植根部一21和植根部二22相互朝向的一侧一体成型有若干限位板25,植根部一21和植根部二22底部均开设有透水孔23。
[0033]参照图1和图2,当需要将水生植物种植在生态浮床本体1上时,先将植根部一21和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生植物培养容器式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态浮床本体(1),所述生态浮床本体(1)上贯穿开设有若干植根孔(11),所述植根孔(11)内拆卸设置有植根箱(2),所述植根箱(2)包括设置在水生植物两侧的植根部一(21)和植根部二(22),所述植根部一(21)卡接设置在植根部二(22)的一侧,所述植根部一(21)卡接设置在植根部二(22)的底部均开设有透水孔(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生植物培养容器式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植根部一(21)和植根部二(22)均中空设置,所述植根部一(21)和植根部二(2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若干网孔(24),所述植根部一(21)和植根部二(22)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若干限位板(25),若干所述限位板(25)和水生植物相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生植物培养容器式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植根孔(11)顶端的虚拟半径大于植根孔(11)底部的虚拟半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生植物培养容器式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浮床本体(1)顶壁四周贯穿开设有若干连接孔(12)。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丁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凯进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