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用生态浮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5921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8
本申请涉及水域生态治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用生态浮板,主要由板体和浮力件构成,所述板体的四边侧壁开设有横槽,且板体通过横槽与浮力件活动卡接,所述浮力件由浮块、浮体、推动件和漂浮件组成,所述浮块的前后两侧设置有浮体,所述浮块的左右两侧壁面与漂浮件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当风浪冲击时,浮体受冲击力而向浮块方向移动,有效推动浮块内水溶液移动并实现漂浮件的变形,从而浮力件整体的改变有效增强浮力件对板体的缓冲效果,并增大板体的漂浮力,提高板体的稳定性,实现了防止板体整体发生侧翻的效果,同时漂浮件变形后的形状有效将跟随水流移动的杂物向板体的两侧引导,实现了防止杂物撞击而板体损坏的效果。坏的效果。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用生态浮板


[0001]本申请涉及水域生态治理
,尤其涉及一种水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用生态浮板。

技术介绍

[0002]生态浮板是一种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工学原理,降解水中的氮、磷等含量的人工浮板。生态浮板主要由板体和种植盆组成,通过在板体内固定设置种植盆,且在种植盆内部栽培水生植物,利用植物根系吸收水中的富营养化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修复水域生态环境的效果。
[0003]但现有的生态浮板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缺陷:首先,由于水流具有流动性,且水体中常常存在杂物,尤其是大风天气,水流较为湍急,从而产生较大风浪,风浪携带杂物冲击生态浮板,导致生态浮板稳定性降低,从而容易发生侧翻,甚至损毁的情况;其次,目前的生态浮板只能栽种水生植物,却无法对水生植物的根系进行适当修剪,当植物根系生长到一定程度时,植物会停止生长,导致植物对水体中富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减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水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用生态浮板,具备既增强生态浮板稳定性,又适当对水生植物根系进行修剪的优点,用以解决生态浮板容易在风浪冲击下发生侧翻,以及在根系停止生长情况下对富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减弱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用生态浮板,包括两个板体,两个所述板体之间通过固定柱固定连接,上方所述板体的中部开设固定套接有种植盆,所述种植盆的内壁上下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格,且水生植物固定放置在过滤网格中部,下方所述板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件,所述板体的四边侧壁开设有横槽,且板体通过横槽与浮力件活动卡接,所述浮力件由浮块、浮体、推动件和漂浮件组成,所述浮块的前后两侧设置有浮体,所述浮块的左右两侧壁面与漂浮件固定连接,所述浮块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密封膜,所述密封膜的前后两端均与推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推动件的另一端与浮体固定连接,位于所述密封膜左右两侧的浮块内部开设有密封孔,且密封孔的一端与密封膜连通,密封孔的另一端穿过漂浮件与活动壳连通,靠近所述浮块的漂浮件一侧内壁与活动壳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壳的内壁与活动杆的一端活动套接,且活动壳与活动杆之间通过拉伸弹簧连接,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与漂浮件另一侧内壁固定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浮体的内部两侧固定设置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的两端与浮体的两端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杆之间通过拉伸弹簧连接,所述限位杆的一段外壁与上板的两端活动套接,且上板的壁面与浮体的上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外壁与下板的两端活动套接,且下板的壁面与浮体的下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浮体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扩面体。
[0007]进一步的,位于所述横槽上、下方的板体开设有扩面孔,且扩面体穿过扩面孔,下
方所述板体的顶端中部活动放置有修剪件,且修剪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修剪刀,所述水生植物的根系位于修剪件的内部,所述修剪件的四侧外壁与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与一个扩面体活动套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柱的数量为四,且固定柱固定设置在板体的四角,所述种植盆的高度相较于板体的高度长。
[0009]进一步的,所述浮块的前后两侧壁面为弧形,且弧度与浮体相适应,所述密封膜为柔性橡胶材质,且内部充有水溶液,所述密封膜由三条前后向的主道和一条左右向的辅道组成,且辅道位于主道的中部,辅道将三条主道连通,所述主道的端口与推动件固定连接,所述辅道的端口与密封孔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孔由一条主孔和四条副孔组成,且主孔与密封膜连通,副孔与活动壳连通。
[0010]进一步的,所述漂浮件的剖面形状为一个矩形和一个弧形组成,且矩形部分为硬质橡胶材料,不易变形,弧形部分为柔性橡胶材料,容易变形,一个所述漂浮件对应设置有四个活动壳,且活动壳的长度越靠近浮块越长。
[0011]进一步的,一个浮体对应设置有三个推动件,所述浮体为柔性橡胶材质,且浮体内充有气体,所述上板和下板均为壁厚1毫米的不锈钢材料,且在未受压时回弹并恢复原本状态,所述上板和下板的剖面形状均为两端设有小圆形,且两个小圆形通过一个半圆弧形段连接的形状,所述上板和下板的弧形段未受压形状为夹角小的弧形,且受压形状为夹角大的弧形,所述浮体未受压状态的剖面形状为圆形,所述浮体受压状态的剖面形状为椭圆形,所述横槽的剖面形状为圆形,且横槽与浮体未受压状态形状相适应。
[0012]进一步的,一个所述浮体上对应设置有偶数个扩面体,且扩面体的形状为条形,所述扩面孔的长度相较于扩面体的长度长。
[0013]进一步的,所述修剪件的俯视剖面形状为十字形,所述修剪刀的数量若干,且均匀设置在修剪件的内壁上。
[0014]进一步的,所述拉绳的数量为四,且环绕修剪件均匀设置,所述拉绳具有弹性。
[001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水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用生态浮板,通过在板体的四边活动卡接浮力件,当风浪冲击时,浮体受冲击力而向浮块方向移动,有效推动浮块内水溶液移动并实现漂浮件的变形,从而浮力件整体的改变有效增强浮力件对板体的缓冲效果,并增大板体的漂浮力,提高板体的稳定性,实现了防止板体整体发生侧翻的效果,同时漂浮件变形后的形状有效将跟随水流移动的杂物向板体的两侧引导,实现了防止杂物撞击而板体损坏的效果;通过在浮体的上下端设置扩面体,并通过拉绳将扩面体与修剪件连接,当风浪对修剪件产生冲击时,修剪件带动拉绳在下方板体的顶端移动,实现了修剪件内修剪刀对水生植物根部的适当修剪,防止当植物根系生长到一定程度时,植物会停止生长而对水体中富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减弱的情况发生;通过浮体的可竖向压缩变形功能,有效促使多个板体能够自由拼接,既有效扩展生态浮板的应用范围,促使生态浮板可根据水域环境的大小设置尺寸,又有效减少生态浮板拼接的时间,无需利用其它工具进行安装和拆卸,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0016]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公开的原理。
[0017]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公开,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位于板体内部的装置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位于浮块内部的装置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浮力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图4的浮力件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5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浮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位于浮力件处的装置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位于修剪件处的板体俯视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图9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板体;10、固定柱;11、种植盆;110、过滤网格;12、固定件;2、浮块;21、密封膜;22、密封孔;3、浮体;31、限位杆;32、上板;33、下板;34、扩面体;340、扩面孔;4、推动件;5、漂浮件;51、活动壳;52、活动杆;6、修剪件;61、修剪刀;7、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用生态浮板,包括两个板体(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板体(1)之间通过固定柱(10)固定连接,上方所述板体(1)的中部开设固定套接有种植盆(11),所述种植盆(11)的内壁上下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格(110),且水生植物固定放置在过滤网格(110)中部,下方所述板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件(12),所述板体(1)的四边侧壁开设有横槽,且板体(1)通过横槽与浮力件活动卡接,所述浮力件由浮块(2)、浮体(3)、推动件(4)和漂浮件(5)组成,所述浮块(2)的前后两侧设置有浮体(3),所述浮块(2)的左右两侧壁面与漂浮件(5)固定连接,所述浮块(2)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密封膜(21),所述密封膜(21)的前后两端均与推动件(4)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推动件(4)的另一端与浮体(3)固定连接,位于所述密封膜(21)左右两侧的浮块(2)内部开设有密封孔(22),且密封孔(22)的一端与密封膜(21)连通,密封孔(22)的另一端穿过漂浮件(5)与活动壳(51)连通,靠近所述浮块(2)的漂浮件(5)一侧内壁与活动壳(51)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壳(51)的内壁与活动杆(52)的一端活动套接,且活动壳(51)与活动杆(52)之间通过拉伸弹簧连接,所述活动杆(52)的另一端与漂浮件(5)另一侧内壁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用生态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3)的内部两侧固定设置有限位杆(31),且限位杆(31)的两端与浮体(3)的两端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杆(31)之间通过拉伸弹簧连接,所述限位杆(31)的一段外壁与上板(32)的两端活动套接,且上板(32)的壁面与浮体(3)的上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31)的另一端外壁与下板(33)的两端活动套接,且下板(33)的壁面与浮体(3)的下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浮体(3)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扩面体(3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用生态浮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横槽上、下方的板体(1)开设有扩面孔(340),且扩面体(34)穿过扩面孔(340),下方所述板体(1)的顶端中部活动放置有修剪件(6),且修剪件(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修剪刀(61),所述水生植物的根系位于修剪件(6)的内部,所述修剪件(6)的四侧外壁与拉绳(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拉绳(7)的另一端与一个扩面体(34)活动套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域生态环境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鹏王淑珍王海洋刘群王晓璇刘新燕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市海洋发展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