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防护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5921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人体环境监测模块,所述人体环境监测模块为多个,各个所述人体环境监测模块之间通信连接;其中,所述人体环境监测模块包括:微控制器;生命体征传感器,所述生命体征传感器与所述微控制器电性连接;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微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将同样的多个人体环境监测模块安装在防护服上,由人体环境监测模块内置的微控制器控制模块中指定的生命体征传感器进行工作,无需远程监控,就能够实时监测使用者的生命体征,由于使用的多个人体环境监测模块都是同样的,无需多个不同模块组装,因此使得防护服的使用更为便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作为一种防护服,可广泛应用于隔离防护设备技术领域。技术领域。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服


[0001]本技术涉及隔离防护设备
,尤其是一种防护服。

技术介绍

[0002]防护服是一种用于保证使用者健康和安全的密闭性服装,在众多行业中都有重要作用;但正是由于防护服密闭性高的特点,其透热性和透湿性较差,严重影响穿戴者的热量和湿量的及时排出。以医疗防护服为例,身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往往工作强度高、心理压力大,因此产生生理和心理作用,在长时间穿戴防护服装备进行工作时,医务人员的热舒适性较差,极易出现热安全问题;同时,为了防护得更为彻底,穿戴医疗防护服时一般都同时佩戴口罩、面罩、手套等,导致使用者仅能露出局部面部,其余部位均被挡住,一旦出现不适症状,难以及时被其他人发现。
[0003]现有的智能防护服通常为智能模块与防护服固定结合,仅适用于可复用的防护服,例如工业防护服。此外,现有的智能模块分为多个不同模块,需要将多个不同模块结合起来使用,因此使用便利性较低,并且将数据回传到远程控制终端处理,再由远程监控的工作人员反应,具有一定的时延,不能做到完全实时监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利于实时监测、使用方便的防护服。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人体环境监测模块,所述人体环境监测模块为多个,且多个所述人体环境监测模块的硬件结构均一致,各个所述人体环境监测模块之间通信连接,所述人体环境监测模块安装于所述防护服的内侧或外侧;其中,所述人体环境监测模块包括:微控制器;生命体征传感器,所述生命体征传感器与所述微控制器电性连接;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微控制器电性连接。
[0006]可选地,所述防护服本体为连体式防护服或分体式防护服。
[0007]可选地,所述生命体征传感器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脉搏传感器、心率传感器;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述脉搏传感器、所述心率传感器均与所述微控制器电性连接。
[0008]可选地,所述人体环境监测模块还包括:充电管理器;电池;其中,所述电池与所述充电管理器电性连接。
[0009]可选地,所述各个所述人体环境监测模块之间通信连接为有线通信连接或无线通信连接。
[0010]可选地,所述人体环境监测模块还包括:输出设备,所述输出设备与所述微控制器电性连接;其中,所述输出设备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指示灯、数码管、蜂鸣器、喇叭、屏幕。
[0011]可选地,所述人体环境监测模块还包括:防水外壳,所述防水外壳包裹所述人体环境监测模块。
[0012]可选地,所述人体环境监测模块还包括: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嵌于所述防水外
壳,所述控制部件与所述微控制器电性相连。
[0013]可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温敏电阻,所述温敏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电源的正极和模数转换器的模拟信号输入端,所述温敏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的负极并接地;所述模数转换器的数字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
[0014]可选地,所述脉搏传感器包括: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脉冲电源,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光敏二极管,所述光敏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光敏二极管的阴极连接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和积分电容的一端,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第二电源的正极,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积分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微控制器,所述第二电源的负极接地。
[0015]上述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防护服本体;人体环境监测模块,所述人体环境监测模块为多个,各个所述人体环境监测模块之间通信连接,所述人体环境监测模块安装于所述防护服的内侧或外侧;其中,所述人体环境监测模块包括:微控制器;生命体征传感器,所述生命体征传感器与所述微控制器电性连接;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微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将同样的多个所述人体环境监测模块安装在防护服上,由所述人体环境监测模块内置的微控制器控制模块中指定的生命体征传感器进行工作,无需远程监控,就能够实时监测使用者的生命体征,并且由于使用的多个所述人体环境监测模块都是同样的,无需多个不同模块组装,因此使得具有人体环境监测模块的防护服的使用更为便利。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人体环境监测模块结构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护服的人体环境监测模块的主从模块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应用场景提供的人体环境监测模块的正面图;
[001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应用场景提供的人体环境监测模块的背面图;
[002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应用场景提供的人体环境监测模块的底面图;
[002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温度传感器电路工作原理图;
[0022]图7位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脉搏传感器电路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解释和说明。
[0024]针对现有智能防护服的智能模块分为多个不同模块,需要将多个不同模块结合起来使用,因此使用便利性较低,并且将数据回传到远程控制终端,再由远程监控的工作人员反应,具有一定的时延,不能做到完全实时监测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人体环境监测模块,所述人体环境监测模块为多个,且多个所述人体环境监测模块的硬件结构均一致,各个所述人体环境监测模块之间通信连接,所述人体环境监测模块安装于所述防护服的内侧或外侧;其中,所述人体环境监测模块包括:微控制器;生命体征传感器,所述生命体征传感器与所述微控制器电性连接;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微控制器电性连接。
[0025]具体地,所述防护服本体,用于对使用者进行隔离防护;所述人体环境监测模块为多个,所述人体环境监测模块安装于所述防护服本体的内侧或外侧;其中,参照图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人体环境监测模块结构图,所述人体环境监测模块包括:微控制器;生命体征传感器,所述生命体征传感器与所述微控制器电性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多个所述人体环境监测模块的硬件结构均一致,使用方便,具体表现为,避免了分设的组件丢失或损坏导致整套智能设备不可使用的问题。各个所述人体环境监测模块通过模块内的所述微控制器内的程序设定,指定所述人体环境监测模块中的生命体征传感器进行工作。为方便描述,可以按照所述微控制器的程序设定,将其中一个所述人体环境监测模块设为主模块,将其他所述人体环境监测模块设为从模块,因此可以理解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人体环境监测主模块为一个,人体环境监测从模块为多个。
[0026]参照图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护服的人体环境监测模块的主从模块示意图,其中,作为最佳选择,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例如将所述人体环境监测主模块202安装于防护服上心脏附近的位置,所述人体环境监测主模块202,用于接收所述人体环境监测从模块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服本体;人体环境监测模块,所述人体环境监测模块为多个,且多个所述人体环境监测模块的硬件结构均一致,各个所述人体环境监测模块之间通信连接,所述人体环境监测模块安装于所述防护服的内侧或外侧;其中,所述人体环境监测模块包括:微控制器;生命体征传感器,所述生命体征传感器与所述微控制器电性连接;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微控制器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服本体为连体式防护服或分体式防护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命体征传感器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脉搏传感器、心率传感器;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述脉搏传感器、所述心率传感器均与所述微控制器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环境监测模块还包括:充电管理器;电池;其中,所述电池与所述充电管理器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所述人体环境监测模块之间通信连接为有线通信连接或无线通信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环境监测模块还包括: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赵嵩谢章熠朱永城郑志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