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用于生态环境边坡修复的生态网结构,涉及边坡绿化技术领域,其包括支撑网,所述支撑网上设置有的网孔,每一所述网孔内设置修复袋,所述修复袋用于灌装修复物质,所述修复袋与所述网孔内壁之间还设置有替换组件,所述替换组件用于实现所述修复袋与所述支撑网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将基质、种子等修复物质灌装于修复袋内,使得修复物质以支撑网为基础均匀分布于边坡上,以达到较为理想的边坡修复效果;修复袋的可拆卸设计,使得可以在某一修复袋内的种子存活率较低时,更换新的修复袋;加强网的设置既加强了支撑网的结构强度,又能将修复袋按压贴合于边坡,增大修复袋内种子扎根于边坡的可能。增大修复袋内种子扎根于边坡的可能。增大修复袋内种子扎根于边坡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生态环境边坡修复的生态网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边坡绿化
,尤其是涉及用于生态环境边坡修复的生态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公路与旅游景区建设、地下资源开采以及房地产开发等众多社会活动均会对边坡造成影响,而边坡的自我修复结构欠佳,因此需要人工对边坡进行修复,使得边坡的生态环境得以稳固。
[0003]相关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高陡边坡生态修复的基质喷播挂网格,如图1所示,其包括丝网10、载土板11和拉杆12;所述拉杆12的两端设置有挂钩13,拉杆12通过挂钩13挂在丝网10上,载土板11固定在两根拉杆12的底边上,载土板11通过拉杆12挂在丝网10上,载土板11一侧与丝网10相贴,另一侧设置有挡边14,载土板11上还设置有排水孔。使用时,将丝网10覆盖于边坡上,然后通过将配比好的基质、营养液、保水剂、种子、木纤维等修复物质喷播至载土板11上,待边坡自然修复。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发现,通过此方法修复边坡,喷播修复物质时,修复物质受重力或者边皮斜面的导向作用而掉落于载土板上,导致修复物质无法留存于边坡上,进而最终使得边坡上的修复物质不均匀,边坡修复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使得修复物质均匀分布在边坡上,加强边坡的修复效果,本申请提供用于生态环境边坡修复的生态网结构。
[0006]本申请提供的用于生态环境边坡修复的生态网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用于生态环境边坡修复的生态网结构,包括支撑网,所述支撑网上设置有的网孔,每一所述网孔内设置修复袋,所述修复袋用于灌装修复物质,所述修复袋与所述网孔内壁之间还设置有替换组件,所述替换组件用于实现所述修复袋与所述支撑网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修复袋内灌装修复物质代替直接喷播的形式,而修复袋与支撑网连接,使得修复物质以支撑网为基础均匀分布,在单独的修复袋修复效果不佳时,可以通过替换组件来替换新的修复袋,加强修复效果。
[0009]可选的,所述修复袋包括可降解层和蓄水层,所述可降解层的边沿与所述蓄水层的边沿相互连接,所述修复物质位于所述可降解层与所述蓄水层之间所形成的闭合的修复腔内,且所述可降解层位于所述蓄水层靠近边坡处的一侧。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降解层到达降解时限后,便会降解,不会影响修复物质中的种子生长过程,蓄水层可以吸附降雨等水分,增加修复物质中种子的发芽率。
[0011]可选的,所述蓄水层朝向可降解层的一侧设置有紧固钉,所述紧固钉贯穿所述可降解层。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紧固钉插入边坡之中,将修复袋与边坡的位置相对固定,减少修复袋偏位导致修复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发生。
[0013]可选的,所述紧固钉的周壁设置有紧固盘,所述紧固盘位于所述蓄水层与所述可降解层之间的闭合的修复腔内。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紧固盘将修复袋内的修复物质按压在边坡上,减少出现因可降解层降解之后,修复物质沿边坡斜面偏移当前位置,导致边坡上的修复物质分布不均的情况,增加了修复物质中种子扎根于边坡的可能性,加强了修复效果。
[0015]可选的,所述替换组件包括替换钩和替换环,所述替换钩连接于所述支撑网,所述替换环连接于所述修复袋,所述替换钩可插设于所述所述替换环的环孔内。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单个的修复袋中的修复物质中的种子生长情况不理想时,可以通过拆卸连接杆与替换环实现修复袋的更换,进一步加强了修复效果。
[0017]可选的,所述支撑网上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连接绳和定位钉,所述连接绳一端与支撑网连接,另一端与定位钉连接,所述定位钉用于插设于边坡内。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组件将支撑网定位与边坡上,减少了因边坡坡度过高,而支撑网从边坡上脱离的可能,进一步加强了修复效果。
[0019]可选的,所述支撑网上还设置有加强网。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网的设置加强了支撑网的结构强度,减少了支撑网因自身重力或外力等影响下,断裂损坏的可能。
[0021]可选的,所述加强网设置于所述支撑网背离边坡的一侧,所述修复袋位于所述加强网与边坡之间。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网内将修复袋进一步紧贴于边坡上,减少了修复袋内修复物质流失的可能,增加了修复物质内种子扎根与边坡的几率。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有益技术效果:
[0024]1.将基质、种子等修复物质灌装于修复袋内,将修复袋连接于支撑网,使得修复物质以支撑网为基础均匀分布于边坡上,使得边坡修复的效果有所保障。
[0025]2.修复袋的可拆卸设计,使得可以在某一修复袋内的种子存活率较低时,更换新的修复袋,进一步加强了修复效果。
[0026]3.加强网的设置既加强了支撑网的结构强度,减少了支撑网断裂损坏的可能性,又能将修复袋按压贴合于边坡,增大修复袋内种子扎根于边坡的可能。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相关现有技术的整体示意图。
[0028]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生态环境边坡修复的生态网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图2中R处的放大示意图。
[0030]图4是本申请用于展示修复袋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网;2、网孔;3、修复袋;301、可降解层;302、蓄水层;4、替换组件;401、替换钩;402、替换环;5、紧固钉;6、紧固盘;7、定位组件;701、连接绳;702、定位钉;8、加强网;9、定位环;10、丝网;11、载土板;12、拉杆;13、挂钩;14、挡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1
‑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用于生态环境边坡修复的生态网结构。参照图1和图2,用于生态环境边坡修复的生态网结构包括支撑网1,支撑网1的边沿处设置有定位组件7,定位组件7包括连接绳701和定位钉702,连接绳701一端绑缚于支撑网1,另一端绑缚有定位环9,定位钉702的杆部贯穿定位环9,定位钉702的头部外径大于定位环9的环孔内径,通过将定位钉702的杆部插入边坡斜面上的土壤内,即可将支撑网1固定在边坡上的指定位置;支撑网1上开设有分布均匀的网孔2,每一网孔2内均设置有修复袋3,支撑网1的每一网孔2上还绑缚有加强网8,加强网8位于支撑网1背离边坡的一侧且抵接于修复袋3,修复袋3与网孔2之间共同设置有替换组件4,替换组件4用于实现修复袋3与支撑网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0034]参照图2和图3,修复袋3包括可降解层301和蓄水层302,可降解层301的材质可以是聚丁二酸二醇酯,蓄水层302的材质可以是椰棕,可降解层301的边沿与蓄水层302的边沿相互粘接,围合出修复腔,修复物质位于修复腔内,可降解层301用于与边坡相贴。蓄水层302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生态环境边坡修复的生态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网(1),所述支撑网(1)上设置有的网孔(2),每一所述网孔(2)内设置修复袋(3),所述修复袋(3)用于灌装修复物质,所述修复袋(3)与所述网孔(2)内壁之间还设置有替换组件(4),所述替换组件(4)用于实现所述修复袋(3)与所述支撑网(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态环境边坡修复的生态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袋(3)包括可降解层(301)和蓄水层(302),所述可降解层(301)的边沿与所述蓄水层(302)的边沿相互连接,所述修复物质位于所述可降解层(301)与所述蓄水层(302)之间所形成的闭合的修复腔内,且所述可降解层(301)位于所述蓄水层(302)靠近边坡处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生态环境边坡修复的生态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层(302)朝向可降解层(301)的一侧设置有紧固钉(5),所述紧固钉(5)贯穿所述可降解层(30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生态环境边坡修复的生态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钉(5)的周壁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忠伟,王谋能,李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凯进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