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轴承润滑冷却油道的电机及电驱变速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7391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轴承润滑冷却油道的电机,包括壳体,以及共轴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定子、转子和转子轴,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油道,所述转子轴两端的外周分别设置有轴承,所述转子轴为空心轴,其一端设置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与转子轴的内部空间相通,且所述转子轴的轴体上分别设置有径向通孔和轴向通孔,所述径向通孔和轴向通孔均与设置在转子轴外部的油道相通。本方案,确保整个油道内的冷却润滑油流量的稳定性,有利于电机散热。有利于电机散热。有利于电机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轴承润滑冷却油道的电机及电驱变速箱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轴承润滑冷却油道的电机及电驱变速箱。

技术介绍

[0002]变速箱为汽车配件之一,是变更转速比和运动方向的装置,通过多级齿轮变更驱动电机的传动比和运动方向,如申请公布号为“CN201423920Y”,专利名称为《一体式电机和变速箱》的技术专利,通过一体化式的电机和变速箱提高了电机和变速箱装配结构的紧凑性,然而,该结构仅在电机输出轴的前端设置轴承5,因此输出轴工作的稳定性有限。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改进方式是在电机轴两端均设置轴承,如申请公布号为“CN204061511U”,专利名称为《一种电机和变速箱的润滑结构》的技术专利,该电机包括第一转轴,为提高电机工作的稳定性,在第一转轴两端均设置轴承,为减轻第一转轴与花键之间的磨损,在第一转轴内设置油道且在与外花键连接的前端设置出油口;然而电机轴与两端的轴承之间、电机轴与转子之间以及转子与定子之间在电机的工作过程中也可能存在磨损,因此油道的设置应当经过这些位置;通常,油道经过电机轴内部,需要在电机轴的一端进油,若在电机轴两端轴承处均设置油孔,并向两端轴承输送润滑油,电机轴进油的一端油压较高,出油速度快,另一端油压低,则出油慢、出油少;两端出油量不均等,会造成一端轴承的润滑效果差,同时,由于各种流速、油道路径长度不同,以及不同车速下的离心力不同,电机轴承难以达到充分的冷却效果,油道的流量也难以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轴承润滑冷却油道的电机及电驱变速箱。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具有轴承润滑冷却油道的电机,包括壳体,以及共轴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定子、转子和转子轴,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油道,所述转子轴两端的外周分别设置有轴承,所述转子轴为空心轴,其一端设置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与转子轴的内部空间相通,且所述转子轴的轴体上分别设置有径向通孔和轴向通孔,所述径向通孔和轴向通孔均与设置在转子轴外部的油道相通。
[0007]优选的,所述油道至少包括所述转子轴两端的轴承与转子轴之间的间隙处、转子轴与转子之间的间隙处以及转子与定子之间的间隙处。
[0008]优选的,所述转子轴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进油口设置在第一端,所述轴向通孔设置在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均设置有径向通孔。
[0009]优选的,所述转子轴的第二端沿其内壁设置有一圈环形凹槽,所述轴向通孔的一端穿过所述环形凹槽并与环形凹槽相通,其另一端与转子轴外部的油道相通。
[0010]优选的,所述转子轴的第二端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的上表面与转子连接,且其侧
面与轴承抵接,所述轴向通孔穿过所述台阶,并在所述台阶与所述轴承相抵接的一面设置有开口。
[0011]优选的,所述台阶包括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与轴承相抵接,且其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台阶,所述轴向通孔的开口设置在第二台阶与所述轴承相抵接的一面。
[0012]优选的,所述轴向通孔在所述第二台阶的上表面以及所述第二台阶与轴承相对的一侧表面均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轴向通孔的孔径。
[0013]优选的,所述轴向通孔有多条,且等角度地穿过所述环形凹槽。
[0014]优选的,所述转子轴在其两端与转子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多个径向通孔,所述径向通孔等角度地沿所述转子轴的轴体设置,转子轴的第二端的径向通孔设置在环形凹槽上。
[0015]电驱变速箱,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具有轴承润滑冷却油道的电机。
[0016]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0017]1、在转子轴的两端同时设置径向通孔,同时,在距离进油口较远的第二端设置轴向通孔,增加第二端的出油量,解决第一端和第二端由于油压不均造成的出油量不同的问题,使转子轴两端的轴承的润滑效果平衡,径向通孔和轴向通孔均与壳体内设置在转子轴外部的油道相通,确保整个油道内的冷却润滑油流量的稳定性。
[0018]2、冷却润滑油经过转子轴中空的内部空间以及沿转子轴轴向设置的多个轴向通孔,增加了冷却润滑油与转子轴的接触面积,尤其是设置在靠近动子的轴向通孔,带走了一部分转子的热量,有利于电机散热。
[0019]3、轴向通孔与设置在第二端的轴承相对,确保自轴向通孔流出的冷却润滑油能够精准地流向轴承与动子轴的连接处。
[0020]4、轴向通孔在第二台阶的上表面以及与所述轴承相对的一侧表面分别设置开口,且开口的宽度大于所述轴向通孔的孔径,一方面提高开口处的出油量,另一方面,使轴向通孔的开口在与轴承相对的同时和壳体内油道相通。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具有轴承润滑冷却油道的电机的局部剖视图;
[0022]图2是具有轴承润滑冷却油道的电机的转子(包括转子轴)的立体图;
[0023]图3是具有轴承润滑冷却油道的电机的转子(包括转子轴)的剖视图;
[0024]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25]图5是具有轴承润滑冷却油道的电机的转子轴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点能够更加清楚、详细地展示,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该实施例仅是应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0027]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具有轴承润滑冷却油道的电机,如图1所述,包括壳体1,以及共轴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部的定子2、转子3和转子轴4,所述壳体1内部形成有油道,所述
转子轴4两端的外周分别设置有轴承5,具体地,所述油道至少包括所述转子轴4两端的轴承5与转子轴4之间的间隙处、转子轴4与转子3之间的间隙处以及转子3与定子2之间的间隙处所形成的供冷却润滑油通过的通道,上述通道相互连通,确保冷却润滑油在油道内循环流动,对电机内的各部件进行散热和润滑。
[0028]如图2

图4所示,其中,为增加整体结构的紧凑性和密封性,所述转子轴4一体设置,所述转子轴4为空心轴,其一端设置有进油口6,所述进油口6与转子轴4的内部空间相通,冷却润滑油自进油口6流入转子轴4的内部空间;所述转子轴4的轴体上分别设置有径向通孔401和轴向通孔402,所述径向通孔401和轴向通孔402均与设置在转子轴4外部的油道相通,且转子轴4的内部空间及转子轴4上的径向通孔401、轴向通孔402与转子轴4外部的油道共同形成了电机内的轴承5润滑冷却油道。
[0029]其中,如图3

图5所示,所述转子轴4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进油口6设置在第一端,具体地,所述进油口6位于所述转子轴4内部空间第一端的开口406处,由于进油口6与第二端的距离较远,为稳定转子轴4两端的油压,增加第二端的出油量,稳定转子轴4两端的冷却润滑油流量,在所述转子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轴承润滑冷却油道的电机,包括壳体,以及共轴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定子、转子和转子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油道,所述转子轴两端的外周分别设置有轴承,所述转子轴为空心轴,其一端设置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与转子轴的内部空间相通,且所述转子轴的轴体上分别设置有径向通孔和轴向通孔,所述径向通孔和轴向通孔均与设置在转子轴外部的油道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轴承润滑冷却油道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道至少包括所述转子轴两端的轴承与转子轴之间的间隙处、转子轴与转子之间的间隙处以及转子与定子之间的间隙处所形成的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轴承润滑冷却油道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轴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进油口设置在第一端,所述轴向通孔设置在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均设置有径向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轴承润滑冷却油道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轴的第二端沿其内壁设置有一圈环形凹槽,所述轴向通孔的一端穿过所述环形凹槽并与环形凹槽相通,其另一端与转子轴外部的油道相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轴承润滑冷却油道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轴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深梁志海耿毓巍何开发
申请(专利权)人:耐世特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