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活性的透明质酸酶突变体及其制备寡聚透明质酸盐的应用
: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高活性的透明质酸酶突变体及其制备寡聚透明质酸盐的应用。
技术介绍
:
[0002]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简称HA)是线性大分子酸性黏多糖,是由D
‑
葡萄糖醛酸和N
‑
乙酰基氨基葡萄糖经过β
‑
1,4
‑
糖苷键与β
‑
1,3
‑
糖苷键相互连接的双糖重复结构。透明质酸寡糖是指由HA降解形成,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k的寡聚糖。相比于大分子量的HA,HA寡糖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与特殊生理功能,它能促进皮肤吸收营养、能增加皮肤弹性与延缓衰老、能促进血管生成与创伤愈合、能调节免疫活性与抗肿瘤,在医药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其制备方式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酶法,物理法操作过程简单,但效率较低,产品稳定性较差。化学法引入化学试剂,造成污染,反应条件复杂,产生大量工业废水,而酶法因为专一高效、条件温和、易控制和产物相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源自日本医蛭(Hirudonipponia)的透明质酸酶突变体,以野生型透明质酸酶SEQ ID No.1作为参考序列,具有选自第27位天冬氨酸、第175位天冬酰胺、第220位蛋氨酸、第297位丝氨酸、第335位甘氨酸和第342位赖氨酸的至少一个突变;并且所述突变体与SEQ ID NO:1中所示全长序列之间同源的程度至少为99%;任选地,所述突变体具有如下至少一项的酶活性:i)所述突变体比活性大于5x105(u/mg);其中活性u是指样品在温度为37℃条件下,每小时(h)从浓度为2mg/mL的透明质酸钠溶液中降解释放1ug还原糖所需要的酶量为一个酶活力单位;ii)与野生型透明质酸酶相比,具有高出20%的透明质酸酶催化活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质酸酶突变体,其中,所述点突变具体为:SEQ ID No.1的第27位的天冬氨酸(D)突变为苯丙氨酸(F);SEQ ID No.1的第175位的天冬酰胺(N)突变为精氨酸(R);SEQ ID No.1的第220位的蛋氨酸(M)突变为天冬氨酸(D);SEQ ID No.1的第297位的丝氨酸(S)突变为色氨酸(W);SEQ ID No.1的第335位的甘氨酸(G)突变为组氨酸(H);SEQ ID No.1的第342位的赖氨酸(K)突变为酪氨酸(Y)。3.源自日本医蛭(Hirudonipponia)的透明质酸酶突变体,其序列如SEQ IDNo.2或SEQ ID No.3或SEQ ID No.4或SEQ ID No.5或SEQ ID No.6或SEQ ID No.7所示;或与SEQ ID NO:2
‑
7中所示全长序列之间同源的程度至少为99%同一性;任选地,所述透明质酸酶突变体具有如下至少一项的酶活性的透明质酸酶突变体:i)所述突变体比活性大于5x105(u/mg);其中活性u是指样品在温度为37℃条件下,每小时(h)从浓度为2mg/mL的透明质酸钠溶液中降解释放1ug还原糖所需要的酶量为一个酶活力单位;ii)与野生型透明质酸酶相比,具有高出20%的催化活性。4.编码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透明质酸酶突变体的多核苷酸序列,所述多核苷酸序列选自:1)如SEQ ID No.8或SEQ ID No.9或SEQ ID No.10或SEQ ID No.11或SEQ IDNo.12或SEQ ID No.13所示;2)与1)所示的核酸序列至少具有85%的同源性,且编码SEQ ID No.2或SEQ ID No.3或SEQ ID No.4或SEQ ID No.5或SEQ ID No.6或SEQ ID No.7所示氨基酸序列的核酸序列;3)与1)或2)互补的核酸序列;优选地,同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琥,刘超,王淳霖,胡远,王朝东,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启瑞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