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大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γ-内酰胺酶转化拆分制备(-)γ-内酰胺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6709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
γ

内酰胺酶转化拆分制备(

)
γ

内酰胺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工程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γ

内酰胺酶转化拆分制备(



内酰胺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γ

内酰胺酶是γ

内酰胺酶是催化酰胺类化合物γ

内酰胺酰胺键的一种新型酰胺酶,由于其能选择性降解工业上的(
±


内酰胺,因而被命名为γ

内酰胺酶。(
±


内酰胺包含(
±
)两种旋光构型:(+)γ

内酰胺以及(



内酰胺。光学纯的(



内酰胺是制备抗病毒药物的手性中间体,是抗艾滋病药物(

)阿巴卡韦和(

)卡巴韦的合成原料,也是抗流感药物帕拉米韦的合成原料。(+)γ

内酰胺酶能够高效率动力学拆分外消旋体γ

内酰胺,获得光学纯的(



内酰胺。
[0003]临床上已知阿巴卡韦的药理活性来源于(

)阿巴卡韦,因此(

)阿巴卡韦的合成原料(<br/>‑


内酰胺的高效制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前制备单构型γ

内酰胺的方法有不对称合成法和循环优先结晶法,但是这两种方法存在成本高、产率低、纯度低等局限性,因此开发新的(



内酰胺制备方法能为合成单一构型的药物奠定坚实临床基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γ

内酰胺酶转化拆分制备(



内酰胺的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利用从海泥中筛选特定菌株,通过调控反应体系中的理化因素,利用筛选得到的特定产γ

内酰胺酶菌株高立体选择性降解(+)γ

内酰胺,从而得到光学纯的(



内酰胺,进而能高效安全的生产(



内酰胺产品。这种生物不对称拆分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效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γ

内酰胺酶转化拆分制备(



内酰胺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微生物发酵产(+)γ

内酰胺酶
[0008]选产(+)γ

内酰胺酶的菌株作为种子,接种于种子培养基,在22℃~30℃、120~180r/min条件下培养1d获得种子液。再以体积分数1.0%~3.0%接种量接入装有产酶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装液量15vt%~35vt%、培养温度25℃~32℃、转速为120~180rpm、通气量1vvm~3vvm、初始pH5.0~9.0、培养20~60h后收集发酵液。
[0009]步骤二.粗酶液样品制备
[0010]将步骤一中获得的发酵液低温高速离心,分离并收集菌体,得到的湿菌体经磷酸钠缓冲液(0.05mol/L,pH7.0)洗涤3次,将菌体悬于磷酸钠缓冲液中(0.05mol/L,pH7.0),进行细胞破碎,破碎后10000rpm离心,取上清液为粗酶液,低温储存,备用。
[0011]步骤三.酶液浓缩
[0012]将步骤二中所得的(+)γ

内酰胺酶粗酶液,低温透析浓缩得到浓缩酶液,浓缩时
使用10kD离心超滤管,测定浓缩酶液酶活、计算(+)γ

内酰胺酶回收率。
[0013]步骤四.生产(



内酰胺
[0014]利用步骤三中获得的浓缩酶液转化(
±


内酰胺。其中,转化体系的温度为24℃~35℃,搅拌速度为180~220rpm,转化24~60h,得到的(



内酰胺产物用手性HPLC分析浓度。
[0015]优选地,步骤一中所述种子培养基为酵母浸粉0.3~0.8%,葡萄糖0.3~0.8wt%,KH2PO40.4~0.9wt%,Na2HPO
4 0.1~0.5wt%,MgSO
4 0.02~0.06wt%,FeSO
4 0.001~0.003wt%,CaCl
2 0.001~0.003wt%,NH4Cl 0.3~0.8wt%,调节pH7.0。所述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0.3~0.8wt%,蛋白胨0.8~1.5wt%,Tween

80 0.05~0.2wt%,KH2PO
4 0.5~1.0wt%,Na2HPO40.1~0.3wt%,Mg2SO
4 0.02~0.06wt%,调节pH7.5;
[0016]优选地,所述的产(+)γ

内酰胺酶的菌株为Bacillus thuringiensis sp.BH24;网站:http://www.cgmcc.net/(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登记号:NR 114581
[0017]该菌株于辽宁省大连市渤海海泥环境中筛选得到。取渤海海泥2.0g加入无菌生理盐水混匀制成样品,在25℃~30℃条件下进行富集培养,采用平板划线分离法,将富集培养后得到的菌株进一步纯化得到单菌落,以N

乙酰

L苯丙氨酸为唯一碳源进行初筛,将初筛获得的菌株接种于初始发酵培养基,25℃~32℃、120~180r/min条件下培养24h,然后离心洗涤,将洗涤后的菌体悬浮于质量浓度为10g/L的N

乙酰

L

苯丙氨酸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在25℃~32℃、120~180r/min条件下反应,10h后取样,手性HPLC分析检测转化后样品中(
±


内酰胺成分的变化,复筛得到具有较高(+)γ

内酰胺酶活性的菌株Bacillus thuringiensis sp.BH24;
[0018]优选地,步骤二中低温高速离心为4℃、12000rpm离心;
[0019]优选地,步骤三中浓缩温度为4℃,10000r/min离心30min;
[0020]酶活测定方法:将洗涤后的菌体悬浮于浓度为10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γ

内酰胺酶转化拆分制备(



内酰胺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微生物发酵产(+)γ

内酰胺酶选产(+)γ

内酰胺酶的菌株作为种子,接种于种子培养基,在22℃~30℃、120~180r/min条件下培养1d获得种子液;再以体积分数1.0vt%~3.0vt%接种量接入装有产酶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装液量15%~35%、培养温度25℃~32℃、转速为120~180rpm、通气量1vvm~3vvm、初始pH5.0~9.0、培养20~60h后收集发酵液;步骤二.粗酶液样品制备将步骤一中获得的发酵液低温高速离心,分离并收集菌体,得到的湿菌体经磷酸钠缓冲液洗涤3次,将菌体悬于磷酸钠缓冲液中,进行细胞破碎,破碎后10000rpm离心,取上清液为粗酶液,低温储存,备用;步骤三.酶液浓缩将步骤二中所得的(+)γ

内酰胺酶粗酶液,低温透析浓缩得到浓缩酶液,浓缩时使用10kD离心超滤管,测定浓缩酶液酶活、计算(+)γ

内酰胺酶回收率;步骤四.生产(



内酰胺利用步骤三中获得的浓缩酶液转化(
±


内酰胺;其中,转化体系的温度为24℃~35℃,搅拌速度为180~220rpm,转化24~60h,得到的(



内酰胺产物用手性HPLC分析浓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γ

内酰胺酶转化拆分制备(



内酰胺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产(+)γ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爽王聪袁文涛迟雪梅张庆芳刘春莹王严夏水英郭洪志迟乃玉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