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导孔及小通孔的喷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5269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盲导孔及小通孔的喷洗装置,它至少包括有二组输液管与二组支承元件,每一输液管均具有多个可以斜向喷出液体的喷孔;前述的支承元件具有多个肋条,肋条与肋条之间具有足够的空间供喷洗液通过,输液管与支承元件之间是借由滑轨与滑槽配合而组合在一起,以构成一组喷洗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喷洗装置是设在上、下方的对称位置,且使两支承元件之间呈相对应,又,位于上、下方的两组喷洗装置,其喷孔的倾斜方向互为对称,而不冲突。(*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实用科型涉及一种盲导孔及小通孔的喷洗装置,特别是指一种能对于设在薄板上的细小盲导孔内部做有效的喷洗作业的装置。一般的印刷电路板在制造过程中必须在预定的位置钻设用来组装电子元件的洞孔,那些洞孔包括有贯通孔、盲导孔等,钻孔后的印刷电路板必须再经过处理清洗过程以将孔内的粉尘或化学品清除。由于现今的印刷电路板厚度愈来愈小,加上电子元件的体积也因为日益精密而缩小化,因此钻设在印刷电路板上以用来组装电子元件的洞孔也十分细小。传统上用来处理清洗印刷电路板的清洗装置,包括有“喷洒”与“涌流”两种方式;采用喷洒清洗的目的,是利用加压后的清洗液喷入非贯通的盲导孔内,利用压力将盲导孔内的粉尘或化学品冲出。所谓的“涌流”则是将清洗液以低压力的方式洗出,使得印刷电路板在通过涌流区时,能让清洗液进入贯通孔内清洗孔壁。前述传统的喷洗装置是在上、下方的相对位置分别设有上输液管与下输液管,上、下输液管的下方与上方分别设有喷孔,而且上、下喷孔是呈正面地对应。印刷电路板由输送滚轮输送进入喷洒装置的作业区域内时,不断地从喷孔喷洒出的清洗液便直接喷入印刷电路板上的盲导孔及小通孔内以进行清洗。然而,由于薄印刷电路板较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盲导孔及小通孔的喷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 至少二组输液管,该输液管具有多个喷孔,且该喷孔是倾斜于一侧的方向; 至少二组支承元件,每一组支承元件结合于前述的一组输液管,以构成一组喷洗装置,该两组喷洗装置是设在上、下方的对称位置,且使两支承元件之间呈相对应,又,位于上、下方的两组喷洗装置,其喷孔的倾斜方向互为对称,上、下方的喷洗方向错开而不对应喷冲。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品椿刘博昇
申请(专利权)人:亚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