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集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水解东莨菪苷的重组β-葡萄糖苷酶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35158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解东莨菪苷的重组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解东莨菪苷的重组
β

葡萄糖苷酶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基因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水解东莨菪苷的重组β

葡萄糖苷酶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东莨菪素(Scopoletin)又称东莨菪内酯、莨菪亭,属香豆素类化合物,化学名为6

甲氧基
‑7‑
羟基香豆素;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存在于丁公藤茎、拟南芥全株、天竺葵等植物中。东莨菪素不仅具有抗肿瘤、抗炎及镇痛、降血压血脂、保肝、增强记忆和解痉等药理活性;还具有杀虫、杀螨、抑菌等农用生物活性。
[0003]由于人工合成东莨菪素的成本高、制备条件难以控制,目前制备东莨菪素的方法主要是从植物中萃取。研究表明,自然界中东莨菪苷和东莨菪素大多共存于同一植物体中,且东莨菪苷的含量普遍大于东莨菪素的含量,多次分离纯化导致提取回收率低、成本高,且环境污染大。例如从药物丁公藤中提取东莨菪素过程中,其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其他物质,会影响东莨菪素的提取率。
[0004]相关技术中也有用酶法将东莨菪苷转化为东莨菪素,但由于目前转化东莨菪苷的酶具有广谱的底物特异性,在将植物组织中的东莨菪苷转化的同时,也会转化其他糖苷,产生了大量的东莨菪素结构类似物,同样导致分离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即制备专一性转化东莨菪素的重组β

葡萄糖苷酶,可用于酶法处理植物组织及其初提取物,专一性转化东莨菪苷为东莨菪素,从而增加东莨菪素的提取得率及纯度。
[0006]为此,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中,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水解东莨菪苷的重组β

葡萄糖苷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07](1)利用NCBI数据库从genebank中搜索,得到16条黑曲霉CBS513.88来源β

葡萄糖苷酶序列,对其进化树分析,并以东莨菪苷为底物进行分子对接,筛选出核苷酸序列如 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β

葡萄糖苷酶An

bgl3;
[0008](2)以PUC

57

An

bgl3

Amp质粒为模板,SEQ ID NO:3和SEQ ID NO:4所示的序列为引物进行PCR扩增,再将扩增产物与pPIC9K质粒连接,转化至毕赤酵母SMD1168中,获得重组菌株,重组菌株诱导表达,即获得重组β

葡萄糖苷酶。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水解东莨菪苷的重组β

葡萄糖苷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对黑曲霉来源的β

葡萄糖苷酶的基因组中的β

葡萄糖苷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以东莨菪苷为底物进行分子对接,筛选对东莨菪苷具有良好的底物特异性的β

葡萄糖苷酶,进一步通过毕赤酵母SMD1168异源表达以制备高效、专一将植物提取物中东莨菪苷水解转化为东莨菪素,提高东莨菪素的得率及纯度的重组β

葡萄糖苷酶。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中,提供了一种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重组β

葡萄糖苷酶。该
2mL/min流速洗脱目的蛋白,收集相应洗脱成分放入4℃中。)进行纯化,通过SDS

PAGE 检验,如图3所示,β

葡萄糖苷酶An

bgl3为均一条带,大小约为120kDa。
[0031]从SDS

PAGE切出相应的条带,并进行胰蛋白酶水解的产物进行MS分析。通过 LC

MS/MS(ExactivenanoLC

Q)(A液为0.1%甲酸的水溶液,B液为0.1%甲酸的乙腈水溶液(乙腈为84%)。色谱柱以95%的A液平衡后,样品由自动进样器上样至Trap柱。0.5H梯度)鉴定分离的重组β

葡萄糖苷酶,如图4。再通过MASCOT等质谱匹配软件对LCMSMS数据进行分析获得目标蛋白质多肽分子的定性鉴定信息,该重组蛋白鉴定为 Beta

glucosidase(Aspergillus niger),UniProt数据库登录号为A0A117E2F4。
[0032]实施例2β

葡萄糖苷酶An

bgl3的底物特异性
[0033]分别测定重组β

葡萄糖苷酶An

bgl3(实施例1获得的)与2mmol/L的不同的底物(对硝基苯基

β

D

吡喃葡萄糖苷、对硝基苯基

α

D

吡喃葡萄糖苷、对硝基苯基

N

乙酰基

β

D
‑ꢀ
吡喃葡萄糖苷、对硝基苯基

β

D

吡喃半乳糖苷、栀子苷、水杨苷、虎杖苷、七叶苷和东莨菪苷)在55℃反应20min后的酶活力来研究该酶的底物特异性。测定结果显示如表1, An

bgl3仅对香豆素类底物有转化作用且对东莨菪苷转化能力更强。
[0034]表1
[0035][0036]实施例3β

葡萄糖苷酶An

bgl3最适温度及pH
[0037]酶活的测定:600μL的pH 4.0的2mmol/L的东莨菪苷溶液与100μL的重组β

葡萄糖苷酶An

bgl3酶液在55℃条件下反应20min后,于沸水浴10min终止反应,冷却至室温经微孔过滤后反应液通过HPLC检测东莨菪苷的含量。
[0038]在pH 5.0条件下,参照酶活的测定方法通过测定重组β

葡萄糖苷酶An

bgl3在40~75℃温度范围内(每隔5℃)的酶活力来探究该酶的最适温度。结果如图5所示,重组β

葡萄糖苷酶An

bgl3的最适温度为55℃。
[0039]用50mmol/L的不同pH(pH 3.0~6.0)的柠檬酸缓冲液与(pH 6.0~8.0)磷酸盐缓冲液配制2mmol/L的东莨菪苷底物溶液。参照酶活的测定方法测定重组β

葡萄糖苷酶An

bgl3与上述不同pH值的底物反应时的酶活力来探究该酶的最适pH。结果如图6所示,重组β
‑ꢀ
葡萄糖苷酶An

bgl3的最适pH为4.0。
[0040]实施例4β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解东莨菪苷的重组β

葡萄糖苷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NCBI数据库从genebank中搜索,得到16条黑曲霉CBS513.88来源β

葡萄糖苷酶序列,对其进化树分析,并以东莨菪苷为底物进行分子对接,筛选出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β

葡萄糖苷酶An

bgl3;(2)以PUC

57

An

bgl3

Amp质粒为模板,SEQ ID NO:3和SEQ ID NO:4所示的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利君于坤朋倪辉彭程林燕玲杨远帆姜泽东李清彪
申请(专利权)人:集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