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门内手柄、设计方法及汽车技术

技术编号:3734425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车门内手柄、设计方法及汽车,所述车门内手柄,包括底座、卡爪、手柄和防脱结构;所述卡爪至少设有三个,且分散固连在底座上,所述手柄通过旋转轴与底座连接,所述手柄上设有凸起,所述防脱结构固连在底座上且位于靠近底座一侧,所述手柄绕旋转轴旋转时,凸起与防脱结构接触,该车门内手柄整体尺寸灵活,可大可小,有利于车门布置方便性,降低设计难度,提升设计效率,该车门内手柄采用卡爪与车门护板连接,装配过程简单,拆卸时运用自身结构解除锁止,无需拆卸车门护板;该车门内手柄布置区域及角度适应性强,选择性较多,利于造型创意发挥;该车门内手柄结构简单,成本低。本低。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门内手柄、设计方法及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车门内手柄、设计方法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车门内手柄是安装在车门内饰护板上,用于从车内打开车门的操作结构。普通内手柄一般安装在车门内饰护板上较为平整的大面上(如图1所示),满足功能的同时,具有一定的装饰性,但同时具有以下问题点:设计周期长、难度大;车门零件布置时,空间本身就是一大难点,内手柄占用空间大,必然会挤压其他零件的布置空间,造成布置困难。零件安装和拆卸过程复杂;普通内手柄一般采用螺钉从车门内饰护板背面将内手柄进行安装紧固,拆卸顺序相反,安装点数量约4~9个,因此安装、拆卸过程都需要车门内饰护板与车门钣金分离,从车门内饰护板背面进行操作,且安装点较多,导致操作工时较长。占内饰造型A面篇幅大,不利于创意发挥。普通内手柄外观结构较为固定,且表面面积大,因此,对造型的限制较多,不利于造型创意发挥,且匹配结构较多,匹配难度增大,易造成精良性问题;手柄结构复杂、用料多,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从而一种车门内手柄、设计方法及汽车。
[0004]一种车门内手柄,包括底座、卡爪、手柄和防脱结;
[0005]所述卡爪至少设有三个,且分散固连在底座上,所述手柄通过旋转轴与底座连接,所述手柄上设有凸起,所述防脱结构固连在底座上且位于靠近底座一侧,所述手柄绕旋转轴旋转时,凸起与防脱结构接触。
[0006]进一步,所述手柄最大开启角度定义为θ,开门时在手柄上施加的力定义为F
操作力
,F
操作力
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和竖直方向上的分力分别定义为F1和F2,底座与车门护板之间的摩擦力记作F
摩擦力
,底座与车门护板之间的摩擦系数记作μ;
[0007]需满足F1<F
摩擦力
,即F
操作力
·
cos(θ)<μ
·
F
操作力
·
sin(θ);
[0008]可得出arccot(μ)<θ。
[0009]进一步,所述手柄开启角度达到θ
×
60%时,车门开启。
[0010]进一步,所述手柄(3)最大开启角度θ<90
°

[0011]一种基于上述任一项所述车门内手柄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S1:在选定平面上定义多个卡爪的位置及坐标,根据多个卡爪之间的相对位置确定底座的尺寸,将各个卡爪按照定义的位置及坐标固定在底座上;
[0013]S2:根据底座的尺寸在选定平面上选定防脱机构的布置点,并将防脱机构固定在底座上;
[0014]S3:根据实际的手柄布置要求选定旋转轴的位置并将手柄与底座连接,同时定义手柄最大开启角度θ,所述θ的取值范围跟底座与车门护板之间的摩擦系数μ相关。
[0015]进一步,所述多个卡爪为三个,三个卡爪的布置点分别记作a、b和c,三个卡爪呈三角排列,其中a到b的距离等于a到c的距离,b与c之间的距离记作A,a到bc连线的距离记作B,根据A和B的数值底座的尺寸。
[0016]进一步,所述防脱机构的布置点记作d,所述d布置在bc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
[0017]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内手柄。
[001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19]1.本专利技术中的车门内手柄整体尺寸灵活,可大可小,有利于车门布置方便性,降低设计难度,提升设计效率。
[0020]2.本专利技术中的车门内手柄采用卡爪与车门护板连接,装配过程简单,拆卸时运用自身结构解除锁止,无需拆卸车门护板。
[0021]3.本专利技术中的车门内手柄布置区域及角度适应性强,选择性较多,利于造型创意发挥。
[0022]4.本专利技术中的车门内手柄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现有技术中车门内手柄的固定方式;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车门内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实施例中卡爪及防脱结构点位布置示意图;
[0027]图4为手柄运动方向及防脱结构运动方向示意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车门手柄受力分析示意图;
[0029]图6为防脱结构防脱示意图;
[0030]图7为车门内手柄装配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1‑
底座;
ꢀꢀꢀꢀꢀꢀꢀꢀꢀ2‑
卡爪;
ꢀꢀꢀꢀꢀꢀꢀꢀꢀ3‑
手柄;
[0033]3‑1‑
凸起;
ꢀꢀꢀꢀꢀꢀ4‑
旋转轴;
ꢀꢀꢀꢀꢀꢀ5‑
防脱结构;
[0034]6‑
车门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

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8]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39]请参阅图2至图6,一种车门内手柄,包括底座1、卡爪2、手柄3和防脱结构5;
[0040]所述卡爪2至少设有三个,且分散固连在底座1上,所述手柄3通过旋转轴4与底座1连接,所述手柄3上设有凸起3

1,所述防脱结构5固连在底座1上且位于靠近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门内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卡爪(2)、手柄(3)和防脱结构(5);所述卡爪(2)至少设有三个,且分散固连在底座(1)上,所述手柄(3)通过旋转轴(4)与底座(1)连接,所述手柄(3)上设有凸起(3

1),所述防脱结构(5)固连在底座(1)上且位于靠近底座(1)一侧,所述手柄(3)绕旋转轴(4)旋转时,凸起(3

1)与防脱结构(5)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内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3)最大开启角度定义为θ,开门时在手柄(3)上施加的力定义为F
操作力
,F
操作力
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和竖直方向上的分力分别定义为F1和F2,底座(1)与车门护板(6)之间的摩擦力记作F
摩擦力
,底座(1)与车门护板(6)之间的摩擦系数记作μ;需满足F1<F
摩擦力
,即F
操作力
·
cos(θ)<μ
·
F
操作力
·
sin(θ);可得出arccot(μ)<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内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3)开启角度达到θ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兵何立敏徐月召师进刚姜照川温泉宋子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