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铬耐磨铸球油淬后喷吹热风沥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3507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铬耐磨铸球油淬后喷吹热风沥油系统,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内腔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处理箱、驱动箱、第一电机、第一皮带盘、传动杆、第二皮带盘、调节箱、过滤框、第二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转杆、摩擦轮、过滤箱、排风机、输送软管、加热箱、加热管、保护罩、排风管、第三电机、螺纹杆、螺纹管和滤油网的配合使用,具备除油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高铬耐磨铸球的除油方式大多采用药剂进行浸泡处理,但是处理后的淬火油就无法回收利用,容易造成浪费,而且化学药剂也会对耐磨铸球产生侵蚀,从而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求的问题。满足实际使用需求的问题。满足实际使用需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铬耐磨铸球油淬后喷吹热风沥油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铸造磨球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高铬耐磨铸球油淬后喷吹热风沥油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铸造磨球和锻造磨球同属于耐磨钢球,总称钢球,但因加工工艺和生产设备的区别而有不同的叫法,而铸造磨球因为内部化学成分的含量不同而又有差别,铸造磨球的主要化学成分有:碳、硅、锰、铬、硫和磷等,从工艺上可以看到是铸造而非锻造,这种耐磨钢球是由多种合金元素组成的,在高铬耐磨铸球油淬处理后需要对其表面进行除油处理,然而现有的高铬耐磨铸球的除油方式大多采用药剂进行浸泡处理,但是处理后的淬火油就无法回收利用,容易造成浪费,而且化学药剂也会对耐磨铸球产生侵蚀,从而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铬耐磨铸球油淬后喷吹热风沥油系统,具备除油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高铬耐磨铸球的除油方式大多采用药剂进行浸泡处理,但是处理后的淬火油就无法回收利用,容易造成浪费,而且化学药剂也会对耐磨铸球产生侵蚀,从而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求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铬耐磨铸球油淬后喷吹热风沥油系统,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内腔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盘,所述驱动箱内腔底部的轴心处活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盘,所述第一皮带盘与第二皮带盘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杆的顶部贯穿驱动箱并固定连接有调节箱,所述调节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框,所述调节箱内腔底部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两侧均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顶部贯穿至过滤框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摩擦轮,所述处理箱顶部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顶部连通有排风机,所述过滤箱的底部连通有输送软管,所述输送软管的底端贯穿至处理箱的内腔并连通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内腔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与加热箱之间连通有排风管,所述处理箱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部贯穿至处理箱的内腔并螺纹连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底部与保护罩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箱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滤油网。
[0005]优选的,所述保护罩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表面套设有支柱,支柱的顶部与处理箱的内壁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过滤箱内腔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活性炭过滤网,所述保护罩内腔
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隔尘网。
[0007]优选的,所述处理箱两侧的顶部均连通有出风管,所述处理箱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腿。
[0008]优选的,所述处理箱右侧的底部连通有排污管,排污管的表面套设有电磁阀。
[0009]优选的,所述转杆的表面通过第一轴承与调节箱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表面通过第二轴承与处理箱活动连接。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1、本技术通过处理箱、驱动箱、第一电机、第一皮带盘、传动杆、第二皮带盘、调节箱、过滤框、第二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转杆、摩擦轮、过滤箱、排风机、输送软管、加热箱、加热管、保护罩、排风管、第三电机、螺纹杆、螺纹管和滤油网的配合使用,具备除油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高铬耐磨铸球的除油方式大多采用药剂进行浸泡处理,但是处理后的淬火油就无法回收利用,容易造成浪费,而且化学药剂也会对耐磨铸球产生侵蚀,从而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求的问题。
[0012]2、本技术通过设置竖杆,能够配合支柱对保护罩的移动进行支撑,通过设置活性炭过滤网,能够对进入过滤箱内的空气进行精细过滤,避免灰尘吹入处理箱内,通过设置隔尘网,能够在铸球翻动时进行阻隔,通过设置出风管,能够便于废气的排出。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结构图1中A的放大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结构调节箱和过滤框的剖视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结构主视图。
[0017]图中:1、处理箱;2、驱动箱;3、第一电机;4、第一皮带盘;5、传动杆;6、第二皮带盘;7、调节箱;8、过滤框;9、第二电机;10、第一齿轮;11、第二齿轮;12、转杆;13、摩擦轮;14、过滤箱;15、排风机;16、输送软管;17、加热箱;18、加热管;19、保护罩;20、排风管;21、第三电机;22、螺纹杆;23、螺纹管;24、滤油网;25、竖杆;26、活性炭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4,一种高铬耐磨铸球油淬后喷吹热风沥油系统,包括处理箱1,处理箱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箱2,驱动箱2内腔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盘4,驱动箱2内腔底部的轴心处活动连接有传动杆5,传动杆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盘6,第一皮带盘4与第二皮带盘6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传动杆5的顶部贯穿驱动箱2并固定连接有调节箱7,调节箱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框8,调节箱7内腔底部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9,第二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0,第一齿轮10的两侧均啮合有第二齿轮11,第二齿轮11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转杆12,
转杆12的顶部贯穿至过滤框8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摩擦轮13,处理箱1顶部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过滤箱14,过滤箱14的顶部连通有排风机15,过滤箱14的底部连通有输送软管16,输送软管16的底端贯穿至处理箱1的内腔并连通有加热箱17,加热箱17内腔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加热管18,加热箱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护罩19,保护罩19与加热箱17之间连通有排风管20,处理箱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21,第三电机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2,螺纹杆22的底部贯穿至处理箱1的内腔并螺纹连接有螺纹管23,螺纹管23的底部与保护罩19固定连接,驱动箱2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滤油网24,保护罩19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竖杆25,通过设置竖杆25,能够配合支柱对保护罩19的移动进行支撑,竖杆25的表面套设有支柱,支柱的顶部与处理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过滤箱14内腔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活性炭过滤网26,通过设置活性炭过滤网26,能够对进入过滤箱14内的空气进行精细过滤,避免灰尘吹入处理箱1内,保护罩19内腔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隔尘网,通过设置隔尘网,能够在铸球翻动时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铬耐磨铸球油淬后喷吹热风沥油系统,包括处理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箱(2),所述驱动箱(2)内腔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盘(4),所述驱动箱(2)内腔底部的轴心处活动连接有传动杆(5),所述传动杆(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盘(6),所述第一皮带盘(4)与第二皮带盘(6)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杆(5)的顶部贯穿驱动箱(2)并固定连接有调节箱(7),所述调节箱(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框(8),所述调节箱(7)内腔底部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9),所述第二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0),所述第一齿轮(10)的两侧均啮合有第二齿轮(11),所述第二齿轮(11)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转杆(12),所述转杆(12)的顶部贯穿至过滤框(8)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摩擦轮(13),所述处理箱(1)顶部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过滤箱(14),所述过滤箱(14)的顶部连通有排风机(15),所述过滤箱(14)的底部连通有输送软管(16),所述输送软管(16)的底端贯穿至处理箱(1)的内腔并连通有加热箱(17),所述加热箱(17)内腔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加热管(18),所述加热箱(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护罩(19),所述保护罩(19)与加热箱(17)之间连通有排风管(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敬衡李碧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健省力天津工业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