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马士革结构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领域,涉及一种大马士革结构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光刻技术在集成电路制造中被广泛使用,通过光刻机使得掩膜版中的图案转移至光刻胶上,从而形成光刻胶掩膜,并通过该光刻胶作为刻蚀掩膜,通过干法刻蚀从而实现半导体工艺中的图形化构图。
[0003]在集成电路制造产业中,通常使用“技术节点”这一术语描述在芯片制造中使用关键尺寸(CD),即芯片上的最小特征尺寸。传统的集成电路的金属互连线是以直接刻蚀金属层的方式制作,刻蚀金属之后进行介电层的填充、介电层的化学机械平坦化即完成一层金属层加工,重复上述工序,进而形成多层金属的叠加互连。随着CD的逐渐变小,集成电路对电路的RC要求也越来越高,在110nm及其以下技术节点,金属连线工艺逐渐过渡到使用Cu作为金属连线的制造工艺。由于Cu的干法刻蚀较为困难,业内均采用镶嵌技术即大马士革工艺制作Cu金属互连线。大马士革工艺是首先在介电层上刻蚀金属导线槽,然后填充金属Cu,再对金属Cu进行化学机械平坦化,重复上述工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马士革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半导体基底,所述基底包括自下而上叠置的阻挡层、通孔介电层、沟槽介电层、硬掩膜层及介电抗反射层;图形化所述介电抗反射层及所述硬掩膜层,形成显露所述沟槽介电层的沟槽开口;于所述半导体基底上形成自下而上叠置的底部抗反射层及光刻胶层;图形化所述光刻胶层,形成显露所述底部抗反射层的通孔开口,且所述通孔开口位于所述沟槽开口的上方;在刻蚀腔中通入氩气及氢气并施加外部功率对所述光刻胶层进行预处理;基于所述通孔开口进行第一刻蚀;去除所述光刻胶层及所述底部抗反射层;基于所述沟槽开口进行第二刻蚀,形成贯穿所述沟槽介电层的沟槽,以及在所述沟槽底部形成贯穿所述阻挡层的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马士革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光刻胶层进行预处理时,所述氩气的气体流量的范围为150sccm~300sccm,所述氢气的气体流量的范围为150sccm~300sc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马士革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光刻胶层进行预处理时,采用的上电极功率的范围为500W~800W,采用的下电极功率的范围为0W~2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春林,蒋川,陈宗芬,孔得力,邓晓国,
申请(专利权)人:联合微电子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