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砂多段消能絮凝沉降模块系统及其应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3145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尾砂多段消能絮凝沉降模块系统及其应用方法,系统主要包括依次连通的入料槽、缓存桶、出料槽、絮凝剂添加槽和中心桶;入料槽的入口连接于旋流器的出口,入料槽设置有流量计和浓度计,缓存桶连接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连接有清洗装置,絮凝剂添加槽连接有絮凝剂加药系统;出料槽的上端连接于缓存桶的顶部、下端连接于絮凝剂添加槽的入口,絮凝剂添加槽的入口对应于缓存桶的底部、出口端连接至中心桶的顶部,中心桶的底部设置中心出料孔。旋流器来料尾砂进入缓存桶消除部分重力势能后经出料槽继续消除重力势能,再经出料槽段扰流消能后进入砂仓中心桶从底部中心孔进入砂仓,减少仓底处的尾砂板结量,增大砂仓使用面积。用面积。用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尾砂多段消能絮凝沉降模块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尾砂排放充填领域,具体为一种尾砂多段消能絮凝沉降模块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选厂尾砂经旋流器分级后,粗颗粒尾砂可作为建筑材料外销,细颗粒尾砂排放至砂仓储存,用作充填骨料。目前旋流器产生的细颗粒尾砂浆均是采用直接排放的方式进入砂仓,待砂仓内部泥层达到一定高度后,开始进行充填作业。
[0003]上述处理方式存在以下缺陷:
[0004]当尾砂浆放料点与砂仓不处于同一界面时,会导致尾砂浆的势能增大,而势能较大的尾砂浆容易破坏已沉积的砂面,增加尾砂的沉积时间。
[0005]当势能较大的尾砂浆进入砂仓与溢流水面充分接触后,尾砂浆的势能将转化为动能,破坏已形成的絮结构,造成溢流水浑浊。
[0006]由于立式砂仓采用的是一种锥底结构,而细颗粒尾砂均是沿仓壁进入砂仓,会导致砂仓底部锥壁处沉积的尾砂量较多,容易发生板结现象。随着板结量的增加,放砂时只有砂仓中间位置的尾砂方可顺利排出砂仓,仓壁处尾砂由于板结问题无法排出,导致砂仓使用面积逐渐减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砂多段消能絮凝沉降模块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主要包括依次连通的入料槽、缓存桶、出料槽、絮凝剂添加槽和中心桶;入料槽的入口连接于旋流器的出口,入料槽设置有流量计和浓度计,缓存桶连接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连接有清洗装置,絮凝剂添加槽连接有絮凝剂加药系统;出料槽的上端连接于缓存桶的顶部、下端连接于絮凝剂添加槽的入口,絮凝剂添加槽的入口对应于缓存桶的底部、出口端连接至中心桶的顶部,中心桶的底部设置中心出料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砂多段消能絮凝沉降模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桶为圆柱桶,入料槽的出口连接至缓存桶的侧壁中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砂多段消能絮凝沉降模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槽包括上水平段和其外端连接的竖直段及竖直段下端连接的下水平段,下水平段的外端连接电动阀;上水平段连接于所述缓存桶的顶部,下水平段对应缓存桶的底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砂多段消能絮凝沉降模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添加槽的一对侧壁内侧分别设置有可调节角度的活动扰流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砂多段消能絮凝沉降模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桶的形状为碗状,其顶部内壁设置有螺旋渐开线槽,所述絮凝剂调节槽的出口连接于螺旋渐开线槽的起始端。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砂多段消能絮凝沉降模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其驱动的转轴,转轴设置于所述缓存桶的轴向中心。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尾砂多段消能絮凝沉降模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装置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钟苇李金鑫曾锋尹旭岩余锦柱韩超任磊李敬瞿靖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