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环境保护的污水处理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5134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环境保护的污水处理池,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污水处理池包括筒状式池体和底基板,所述筒状式池体包括污水处理筒体和分离排料筒体,分离排料筒体设在污水处理筒体底部并与之转动配合,所述污水处理筒体内部具有第一个分隔板,所述第一个分隔板将污水处理筒体内部分割成多个处理腔室和多个过渡腔室,所述分离排料筒体内部具有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二分隔板将分离排料筒体内部分割成多个排水腔室和多个排泥腔室。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旋转分离排料筒体能够将排泥腔室和处理腔室相错位,从而将位于底部的污泥和处于上部的水快速分离,并以分离的方式排出,避免水排放时因水产生激荡而夹杂荡起的污泥排出。时因水产生激荡而夹杂荡起的污泥排出。时因水产生激荡而夹杂荡起的污泥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环境保护的污水处理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是一种基于环境保护的污水处理池。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池是污水处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施之一,使用时,将经处理后的污水通入污水处理池,然后污水从污水处理池的一端流向另一端,在污水流动的过程中,污水中的颗粒物逐渐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污水处理池的池底沉积形成污泥,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污水处理池内部沉积的污泥越来越厚,使污水层厚度减小,对污水的处理效果降低,因此需要对污水处理池内部沉积的污泥进行清理。
[0003]污水处理池处理污泥的方式是将水排出后经过人工或机器进行污泥抽排;在排出上层水的过程中,通过水泵抽送且水在流动的过程中会产生激荡,从而使得处于底部的部分污泥因激荡而漂浮,故而部分污泥容易随着水一起排出,故而造成污水处理池对污水处理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环境保护的污水处理池,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环境保护的污水处理池,包括筒状式池体和底基板,所述底基板上固定有承托架且筒状式池体悬空式安装在承托架上;所述筒状式池体包括污水处理筒体和分离排料筒体,污水处理筒体设在承托架上,分离排料筒体设在污水处理筒体底部并与之转动配合,所述污水处理筒体内部具有偶数个端部在污水处理筒体中心部连接在一起的第一个分隔板,所述第一个分隔板将污水处理筒体内部分割成均周向间隔环布的多个处理腔室和多个过渡腔室,所述分离排料筒体内部具有与第一个分隔板数量相同的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二分隔板将分离排料筒体内部分割成均周向间隔环布的多个排水腔室和多个排泥腔室,当所述排泥腔室与处理腔室一一对应时,两者相连通并形成沉淀腔室,每个过渡腔室底部均具有挡压板,排水腔室底部具有排水管道且排泥腔室底部具有排料端口,底基板上具有驱使分离排料筒体转动的分离旋转电机。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以下可选技术方案: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分离排料筒体的外壁上具有多个与排泥腔室一一对应的透明窗,所述透明窗的外壁上具有刻度。
[0007]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每个处理腔室内部均设置有搅动组件且每个过渡腔室内部均设置有推压组件,所述承托架的顶部具有与搅动组件相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使搅动组件旋转且搅动组件在转动过程中搅动处理腔室内部的污水。
[0008]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搅动组件包括搅动杆轴和多个搅动执行部件,所述搅动杆轴上端部转动设在承托架上,搅动杆轴顶部与驱动机构相连接并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旋
转,多个搅动执行部件周向分布在搅动杆轴的侧壁上;所述搅动执行部件为框架结构。
[0009]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搅动执行部件包括纵向杆和两个横向杆;两个横向杆相对设置且一端部均与搅动杆轴侧壁固定连接;纵向杆设在两个横向杆之间且纵向杆两端部均设置有滑套件,两个滑套件分别滑套在两个横向杆上,所述横向杆杆壁上具有导向槽且滑套件侧部与导向槽端壁之间连接有振动弹簧,纵向杆外壁上具有多个推动叶片。
[0010]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挡压板在过渡腔室内部上下滑动且过渡腔室内部具有推压组件,推压组件包括推压丝杆件和若干个推拉杆件,所述推压丝杆件顶部与承托架转动连接并与驱动机构相连,所述推压丝杆件上设有与之螺旋配合的推拉螺套,每个推拉杆件的一端与推拉螺套侧壁转动连接且另一端与挡压板相连接。
[0011]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环、气缸件和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设在承托架上且输出端上固定有齿轮轴,所述气缸件设在承托架顶部的中心且气缸件轴线与污水处理筒体的轴线相重合,诉搜狐气缸件顶部通过多个支臂与驱动环相连接,气缸件通过伸缩的方式调节驱动环的高度位置,所述驱动环的内壁具有内齿圈且驱动环外壁具有与齿轮轴相啮合的外齿圈,多个搅动杆轴顶部均具有第一从动齿轮且多个推压丝杆件顶部均具有第二从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分别处于两个高度位置,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均能够与内齿圈相啮合。
[0012]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中由于过渡腔室底部具有挡压板,从而在分离排料筒体旋转时,排泥腔室与过渡腔室及处理腔室均相连通时,避免处理腔室的水经排泥腔室流入过渡腔室内部。
[001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旋转分离排料筒体能够将排泥腔室和处理腔室相错位,从而将位于底部的污泥和处于上部的水快速分离,并以分离的方式排出,避免水排放时因水产生激荡而夹杂荡起的污泥排出。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该污水处理池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分离排料筒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搅动执行部件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注释:污水处理筒体100、第一个分隔板110、处理腔室120、过渡腔室130、挡压板131、搅动组件140、搅动杆轴141、搅动执行部件142、横向杆1421、导向槽1422、滑套件1423、推动叶片1424、振动弹簧1425、纵向杆1426、推压组件150、推压丝杆件151、推拉螺套152、推拉杆件153、分离排料筒体200、分离旋转电机210、第二分隔板220、排水腔室230、排水管道240、排泥腔室250、排料端口260、透明窗270、承托架300、底基板400、驱动机构500、驱动环510、外齿圈511、内齿圈512、气缸件520、支臂530、齿轮轴540、动力电机550、第一从动齿轮560、第二从动齿轮570。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在附图或说明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在
实际应用中,各部件的形状、厚度或高度可扩大或缩小。本专利技术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任何显而易知的修饰或变更都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与范围。
[0020]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基于环境保护的污水处理池,包括筒状式池体和底基板400,所述底基板400上固定有承托架300且筒状式池体悬空式安装在承托架300上;所述筒状式池体包括污水处理筒体100和分离排料筒体200,污水处理筒体100设在承托架300上,分离排料筒体200设在污水处理筒体100底部并与之转动配合,所述污水处理筒体100内部具有偶数个端部在污水处理筒体100中心部连接在一起的第一个分隔板110,所述第一个分隔板110将污水处理筒体100内部分割成均周向间隔环布的多个处理腔室120和多个过渡腔室130,所述分离排料筒体200内部具有与第一个分隔板110数量相同的第二分隔板220,所述第二分隔板220将分离排料筒体200内部分割成均周向间隔环布的多个排水腔室230和多个排泥腔室2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环境保护的污水处理池,包括筒状式池体和底基板,所述底基板上固定有承托架且筒状式池体悬空式安装在承托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式池体包括污水处理筒体和分离排料筒体;污水处理筒体设在承托架上,分离排料筒体设在污水处理筒体底部并与之转动配合;所述污水处理筒体内部具有偶数个端部在污水处理筒体中心部连接在一起的第一个分隔板,所述第一个分隔板将污水处理筒体内部分割成均周向间隔环布的多个处理腔室和多个过渡腔室;所述分离排料筒体内部具有与第一个分隔板数量相同的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二分隔板将分离排料筒体内部分割成均周向间隔环布的多个排水腔室和多个排泥腔室;当所述排泥腔室与处理腔室一一对应时,两者相连通并形成沉淀腔室;每个过渡腔室底部均具有挡压板;排水腔室底部具有排水管道且排泥腔室底部具有排料端口;底基板上具有驱使分离排料筒体转动的分离旋转电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环境保护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排料筒体的外壁上具有多个与排泥腔室一一对应的透明窗,所述透明窗的外壁上具有刻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环境保护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每个处理腔室内部均设置有搅动组件且每个过渡腔室内部均设置有推压组件;所述承托架的顶部具有与搅动组件相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使搅动组件旋转且搅动组件在转动过程中搅动处理腔室内部的污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环境保护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搅动组件包括搅动杆轴和多个搅动执行部件;所述搅动杆轴上端部转动设在承托架上,搅动杆轴顶部与驱动机构相连接并在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华郭威张博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市绵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