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有冷却装置的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0974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冷却装置(16),具有一个受热部分(17)、一个散热器(18)和一个冷却风扇(20)。受热部分(17)跨过安装在印刷线路板(12)上的发热元件(15)与印刷线路板(12)相对。受热部分(17)接受来自发热元件(15)的热量。散热器(18)用热的方法连接到受热部分(17)上。冷却风扇(20)具有一个风扇罩(30)。受热部分(17)和风扇罩(30)沿着印刷线路板(12),并排地配置。风扇罩(30)从印刷线路板(12)面向远离受热部分(17)的侧面伸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来冷却发热元件如中央处理器(CPU)的冷却装置和装有冷却装置的电子设备。尤其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冷却发热元件效率的结构。冷却风扇包括一个扁平的风扇罩和一个设置在风扇罩中的叶轮。风扇罩具有多个空气入口和一个空气出口。叶轮用来通过空气入口吸进空气,并驱动空气,作为冷却空气,通过空气出口。经由空气出口强行排出的冷却空气施加到散热器上。由于散热器和冷却空气之间的热交换,因而从CPU传送到散热器的热量从散热器释放。随着冷却空气流出电子设备的机壳,热量从电子设备辐射。CPU安装在电子设备的印刷线路板上。印刷线路板设置在电子设备的机壳中,同时沿着机壳的底盘延伸。冷却装置安装在印刷线路板上,另外,用受热部分、散热器和冷却风扇并排配置在印刷线路板上。冷却风扇的叶轮水平地铺放在印刷线路板上,同时它的轴朝电子设备机壳的厚度方向上延伸。夹持叶轮的风扇罩比受热部分和散热器厚。因此,风扇罩的厚度决定冷却装置的最大厚度。在电子设备的机壳厚度方向上,印刷线路板和冷却装置叠加,一个在另一个之上。由此得出,机壳内的空间必需具有一个高度,该高度等于或大于印刷线路板厚度和风扇罩厚度的总和。然而,近年来,要求这类电子设备应具有尽可能薄而紧凑的机壳。机壳内,用于安放各种元件的空间必然受限制。结果,冷却风扇的风扇罩必需是尽可能薄。正如该技术已知的,叶轮在其轴向方向上越大,它的冷却风扇的施加空气的能力也越大。如果风扇罩薄,叶轮在其轴向方向上不能大,则降低了冷却风扇的施加空气的能力。结果,冷却装置不能高效冷却发热元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具有一个冷却装置,冷却装置的受热部分可以大到足以高效冷却发热元件,而不增加电子设备机壳的尺寸。为了实现这些实施例,按照本专利技术一个方面所述的冷却装置包括一个受热部分,该受热部分接受来自发热元件的热量,并跨过发热元件与印刷线路板相对;一个散热器,该散热器用热的方法连接到受热部分上,并加工成一定形状以便释放来自发热元件的热量;和一个冷却风扇,该冷却风扇把冷却空气施加到散热器上。冷却风扇具有一个风扇罩和一个设置在风扇罩中的叶轮。风扇罩与受热部分沿着印刷线路板并排配置。风扇罩从印刷线路板面向远离受热部分的那一侧伸出。在这样构成的冷却装置中,风扇罩可以具有足够的厚度并因此可以安放一个大的叶轮。这增加了冷却风扇的施加空气的能力。冷却风扇可以在足够的流速下把冷却空气施加到散热器上。因此,冷却装置可以用高效率冷却发热元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和优点将在后面的说明中陈述,并且其一部分在说明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是可以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际应用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例和优点可以利用下面特别指的手段和组合理解和得到。附图说明各附图包括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和上面给出的一般说明及下面给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一起,用来阐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计算机透视图;图2是规定了在计算机机壳中形成的空气出口位置的便携式计算机透视图;图3是从一侧观察时的便携式计算机平面图,图示出全都包括在计算机中的印刷线路板、CPU和冷却装置的位置关系;图4是当从对边看时,便携式计算机的平面图,也示出印刷线路板、CPU和冷却装置的位置关系;图5是冷却装置的透视图;图6是表示CPU和受热部分位置关系的侧视图;图7是当朝图3所示的箭头A方向上看时,冷却装置的侧视图;图8是当朝图3所示的箭头B方向上看时,冷却装置的侧视图;图9是当朝图3所示的箭头C方向上观察时,冷却装置的侧视图;和图10是剖视图,示出印刷线路板和冷却风扇的位置关系。图1示出一种便携式计算机1,或者本专利技术应用的一种电子设备。便携式计算机1包括计算机主体2和一个显示器3。计算机主体2包括机壳4。机壳4是一个扁平箱体,该扁平箱体由底盘4a、上盘4b、前壁4c、左和右壁4d、及后壁4e构成。前壁4c、左和右壁4d及后壁4e立在底盘4a的边上,限定机壳4的4个侧面。上盘4b具有一个掌托5和一个键盘托架6。键盘托架6设置在掌托5的后部。键盘托架6夹持键盘7。显示器3包括一个显示器外壳8和一个液晶显示(LCD)板9。显示器外壳8固定LCD板9。LCD板9具有一个显示屏9a用于显示图象。显示屏9a通过开口10暴露于外部,开口10在显示器外壳8的前壁中形成。显示器外壳8通过铰接(未示出)耦合到机壳4的后边缘上。因此,显示器3可以在一个闭合位置和一个打开位置之间旋转。在闭合位置处,显示器3如图2所示平放在计算机主体2上,同时从上面盖住掌托5和键盘6。在打开位置处,显示器3如图1所示立起,同时露出掌托5和键盘6,并使显示屏9a固定在一直立位置。正如图3示出的,机壳4装有一个印刷线路板12。印刷线路板12平行于机壳4的底盘4a延伸。印刷线路板12具有它的三个侧边12a,这三个侧边12a被机壳4的前壁4c、侧壁4d和后壁4e包围。印刷线路板12在其左后角处具有一个切口13。换句话说,印刷线路板12的左后角已经切去。切口13位于由机壳4的左侧壁4d和后壁4e所限定的角中。CPU15是一块方形芯片,安装在印刷线路板12的上表面12b上。CPU15是便携式计算机1的发热元件其中之一。CPU15配置在印刷线路板12的左端部分上,并位于切口13附近。CPU15当工作时发出很多热量。它必需冷却以便保持在稳定状态下工作。正如图3和4示出的,机壳4装有用于冷却CPU15的冷却装置16。冷却装置16设置在由左侧壁4d和后壁4e所限定的角中。如图5所示,冷却装置16具有一个受热部分17、一个散热器18、一个热导管19、和一个冷却风扇20。受热部分17用金属如铝合金制造,金属在热导率方面优越。受热部分17是一块方形板,并从上面盖住整个CPU15。受热部分17分别在其四个角处具有四个轴套21。轴套21用螺钉固定到机壳4的底盘4a上。受热部分17的下表面是一个平的受热表面22。受热表面22与印刷线路板12的上表面12a和安装在印刷线路板12上的CPU15相对。CPU15通过用导热润滑脂用热的方法连接到受热表面22的中央部分上。散热器18用金属如铝合金制造,金属在热导率方面优越。散热器18在机壳4的横向方向上延伸。散热器18在其上表面中具有一个凹槽25和具有多个辐射热的散热片26。辐射热的散热片26在机壳4的横向方向上,以规则的间距间隔开排列。热导管19接受CPU15发出的热和传送到受热部分17上,并把这个热转移到散热器18上。热导管19具有两个末端部分19a和19b,并且这样弯曲,以便末端部分19a和19b朝两个方向上延伸,这两个方向成直角彼此相交。热导管19的第一末端部分19a装配在沟槽27中,该沟槽27在受热部分17的上表面中形成。热导管19的第二末端部分19b装配在散热器18的凹槽25中。因此,热导管19把受热部分17和散热器18联结在一起。正如从图3和4所看到的,热导管19的第一末端部分19a朝机壳4的深度方向上延伸。这意味着热导管19的第二末端部分19b朝机壳4的横向方向上延伸。第二末端部分19b延伸到印刷线路板12的侧面12a和机壳4的后壁4e之间的间隙中。第二末端部分19b用热的方法连接到散热器18上,该散热器位于印刷线路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却装置,用于冷却安装在印刷线路板(12)上的发热元件(15),上述装置包括: 一个受热部分(17),该受热部分(17)接受来自发热元件(15)的热,并且跨过发热元件(15)与印刷线路板(12)相对; 一个散热器(18),该散热器(18)热连接到受热部分(17)上,并加工成一定形状以便散发来自发热元件(15)的热;和 一个冷却风扇(20),该冷却风扇(20)把冷却空气施加到散热器(18)上,上述冷却风扇(20)具有一个风扇罩(30)和一个设置在该风扇罩(30)中的叶轮(31),上述风扇罩(30)与受热部分(17)沿着印刷线路板(12)并排配置,并以印刷线路板(12)面向远离受热部分(17)的那一侧伸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川贤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