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性基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0691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软性基板,其适用于折叠式电子装置,该软性基板包括:一第一固定部、一第二固定部以及一折弯部。其中折弯部连接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且折弯部具有一开口,其从折弯部与第一固定部的连接处朝向折弯部与第二固定部的连接处延伸。第二固定部的宽度小于开口最窄处的宽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软性基板,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折叠式电子装置的软性基板。另外,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达到其应有的功能,在便携式电子产品中几乎所有的空间都被利用,即折叠的部分不会只是外壳,并且其仍具有部分的机能。换句话说,这种折叠式电子装置势必会有部分电子回路的连接需经由折叠处的转轴。基于上述理由,一般折叠式电子装置是直接采用具有弹性、可折弯的软性印刷电路板,并将其折弯的两端分别固定到折叠式电子装置的二个折叠部。当折叠时,软性印刷电路板变成U形,并直接利用软性印刷电路板折弯处的挠性产生开口动作。然而,公知的软性印刷电路板的结构及其折弯方式,在使用上常会产生折弯处断裂或线路断裂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软性基板,其适用于折叠式电子装置上,可改善折弯处断裂或线路断裂的现象。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软性基板,其适用于折叠式电子装置,在折叠时可避免因重复的开合动作而使折弯处产生弹性疲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软性基板中,其应用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转轴固定部和一第二转轴固定部,它们彼此以可相互转动的方式相连接。第二固定部折弯穿过开口,并固定在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第一转轴固定部,通过使第二固定部的宽度小于开口最窄处的宽度,从而可避免折弯的第二固定部与折弯处的开口侧壁相摩擦。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软性基板,其适用于折叠式电子装置,软性基板包括一第一固定部、一第二固定部和一折弯部。其中,第二固定部大致呈L形。折弯部大致呈Y形,具有一主干部和二分支部。二分支部与第一固定部相连接,主干部与第二固定部相连接,主干部的宽度小于二分支部的间隙。本专利技术的软性基板中,其应用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转轴固定部和一第二转轴固定部,它们彼此以可相互转动的方式相连接。折弯部的主干部折弯穿过二分支部的间隙,并固定在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第一转轴固定部。利用使主干部的宽度小于二分支部的间隙,可避免折弯的主干部与二分支部相摩擦。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特征,通过使第二固定部的宽度小于开口最窄处的宽度,可避免折弯的第二固定部与折弯处的开口侧壁相摩擦。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特征,通过使主干部的宽度小于二分支部的间隙,可避免折弯的主干部与二分支部相摩擦。图9表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软性基板折弯状态的侧视图。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软性基板200包括一第一固定部202、一第二固定部204以及一折弯部206(如斜线部分所示)。其中第二固定部204大致呈L形。折弯部206大致呈Y形,其具有一主干部206a和二分支部206b。二分支部206b与第一固定部202相连接。主干部206a与第二固定部204相连接。且主干部206a的宽度w1小于二分支部206b的间隙s。较佳方案是,折弯部206由两片单层板构成,且第一固定部202和第二固定部204是由一双层板构成。如图2所示,在将软性基板200连接到折叠式电子装置前,需在软性基板200的第二固定部204末端配设连接器208,并在第一固定部202的末端配设驱动电路210。参考图3~图5,其表示将本专利技术的软性基板组装于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先参考图5,折叠式电子装置具有二个转轴固定部(折叠部),即第一转轴固定部212和第二转轴固定部214,它们彼此以可相互转动的方式相连接。当将软性基板200组装到折叠式电子装置上时,如图3所示,将软性基板200的第二固定部204穿过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第二转轴固定部214,并将第一固定部202固定在第二转轴固定部214上。如图4所示,将第二固定部204折弯,并使折弯部206的主干部206a折弯穿过二分支部206b的间隙s。接着如图5所示,借助连接器208将第二固定部204固定在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第一转轴固定部212上,并通过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第一转轴固定部212和第二转轴固定部214之间的相互转动,使得折叠式电子装置可产生重复的开合动作。这时,因为主干部206a的宽度小于二分支部206b的间隙s(如图1所示),所以可避免折弯的主干部206a与二分支部206b相摩擦。同时参考图6,其是由另一视角观看将软性基板200组装于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第二转轴固定部214时,软性基板200的折弯部206处于折弯状态的立体示意图。为了清楚本专利技术软性基板的折弯方式,再同时参考图7~图9,其中,图7和图8表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软性基板在折弯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9表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软性基板在折弯状态的侧视图。同时参考图7和图8,折弯部206的主干部206a折弯穿过二分支部206b的间隙s,并在绕一圈后穿出二分支部206b的间隙s。图7和图8是以不同的视角显示出软性基板200的折弯状态。再同时参考图9,从该侧视图可清楚地看出本专利技术的软性基板的折弯方式将第二固定部204折弯,并使折弯部206的主干部206a折弯穿过二分支部206b的间隙s,并在绕一圈后穿出二分支部206b的间隙s。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因主干部的宽度小于二分支部的间隙,所以可避免折弯的主干部与二分支部相摩擦。上述大致呈Y形的折弯部206仅为一例,依照本专利技术的构思,本专利技术的软性基板的折弯部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所示的大致呈Y形。举例来说,可在连接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折弯部中形成一开口,该开口从折弯部与第一固定部的连接处朝向折弯部与第二固定部的连接处延伸。通过使第二固定部的宽度小于开口最窄处的宽度,便可避免折弯的第二固定部与折弯处的开口侧壁相摩擦。根据该特征,因使第二固定部的宽度小于开口最窄处的宽度,所以可避免折弯的第二固定部与折弯处的开口侧壁相摩擦。依照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可知,本专利技术的软性基板可适用于各式的折叠式电子装置,举例来说,包括折叠式移动电话机、手提式个人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器、电子辞典等。只要是利用转动方式进行折叠的电子装置都可应用本专利技术的软性基板,以便完成各折叠部分的电路连接。依照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知,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下列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软性基板,通过将第二固定部折弯,并使折弯部的主干部折弯绕圈后穿过二分支部的间隙,所以可减少其在应用于折叠式电子装置时,因开合动作造成重复拉动第二固定部的情形。因此可改善公知的软性印刷电路板的折弯处容易断裂或线路容易断裂的现象。(2)和上述(1)相同,本专利技术的软性基板,可避免公知的软性印刷电路板应用于折叠式电子装置时,因重复的开合动作而使得折弯处产生弹性疲劳的问题。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一较佳实施例揭示,但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实质和范围内,都可做出一些更动与润饰,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以后附的权利要求书界定。权利要求1.一种软性基板,其适用于折叠式电子装置,所述软性基板包括一第一固定部;一第二固定部;以及一折弯部,其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所述折弯部具有一开口,所述开口自所述折弯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连接处朝向所述折弯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连接处延伸,其中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宽度小于所述开口最窄处的宽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基板,其中所述折叠式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转轴固定部和一第二转轴固定部,它们彼此以可相互转动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折弯穿过所述开口,并固定在所述折叠式电子装置的所述第一转轴固定部,通过使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宽度小于所述开口最窄处的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性基板,其适用于折叠式电子装置,所述软性基板包括:一第一固定部;一第二固定部;以及一折弯部,其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所述折弯部具有一开口,所述开口自所述折弯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连接处朝向所述折弯部与所述第二固 定部的连接处延伸,其中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宽度小于所述开口最窄处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政远陈俊隆
申请(专利权)人: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