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热固承载和光固离型的模内曲面转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0431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热固承载和光固离型的模内曲面转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修饰膜卷;将修饰膜卷放卷后再置入真空曲面热压模内,加热并软化以使加饰薄膜延展后形成曲面加饰膜片;塑胶熔融液与曲面加饰膜片的塑胶粘接膜粘接在一起,形成饰面塑胶结构件前驱体;将饰面塑胶结构件前驱体经过首次光固化操作,以使承载离型硬化面膜实现首次光固化交联操作;使承载离型硬化面膜的反拓立体图案组裸露,接着进行二次光固化操作,以使承载离型硬化面膜实现二次光固化交联操作,得到饰面塑胶结构件成品,如此,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饰面塑胶结构件成品结构功能丰富度更高,三维立体化功能更高,以及能够减轻剥离撕裂撕痕问题。以及能够减轻剥离撕裂撕痕问题。以及能够减轻剥离撕裂撕痕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热固承载和光固离型的模内曲面转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塑胶件表面曲面转印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热固承载和光固离型的模内曲面转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塑胶结构件(手机、汽车内饰和家电类)传统外观表面处理行业,主要通过喷涂、PVD和印刷三个主流方案来实现,但都存在着VOC排放较大,有机污染物排放量大,对环境不友好的问题。
[0003]以印刷喷涂工艺为例,来制作手机背壳塑胶件表面的曲面修饰结构,首先通过注塑预成型曲面修饰结构的曲面承载主体,然后通过多次刷胶(印刷或喷涂来实现)的方式形成功能层,且每次刷胶都需要做一次固化来定型,确保下一次刷胶工艺的顺利进行,需要通过CNC加工工序将附着有曲面修饰结构的曲面承载主体做边框废料锣边操作以及打磨操作,最终形成曲面修饰结构,最后再通过膜内注塑成型的方式注射塑胶料形成手机背壳塑胶件与曲面修饰结构一体式,以得到手机背壳塑胶件成品,但由于多次刷胶的固化操作会导致涂层脆化问题,导致曲面修饰结构在膜内注塑成型操作以及CNC操作中容易出现局部开裂磨损的问题,进而出现使得整件出现报废问题。其次,传统多次刷胶工艺制作的曲面修饰结构存在表面处理单一,三维立体功能效果较差,以及功能表现丰富度较差等问题。
[0004]针对上述问题,市面上出现了新型的曲面修饰结构制作工艺

模内真空曲面转印注塑工艺(IMD,亦称模内装饰技术,免涂装技术等),其基本原理就是:把印刷好的Film薄膜制作成循环滚筒卷状带,安装到注塑机和注塑模具内,象标签Label贴到前模面上全自动地循环带移动式的生产出来;即人称之为IMD(在模具内转印注塑)。另一种是把Film薄膜印刷好经过成型机Forming成型,再经过剪切后放置到注塑模具内生产出来的。即称之为IML(在模具内贴膜注塑)。此Film一般可分为三层:基材(一般是PET)、油墨层(INK)、胶合材料(多为一种特殊的粘合胶)。当注塑完成后,通过粘合胶作用使Film和塑胶紧密结合融为一体,由于本身正表面覆耐磨保护膜的PET在最外层,有耐磨和耐刮伤的作用,其表面硬度可达到3H,而且会越摸越亮。其中注塑材料多为PC、PMMA、PBT等等。
[0005]诸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201310018766.8

一种远红外加热模内转印注塑成型方法,公开了:(1)注塑机开模,送膜机将膜片输送到凸模与凹模之间指定位置;(2)机械手带动远红外加热板运动到膜片正前方指定加热位置,加热、软化膜片;(3)压模板将膜片压紧在凹模上,膜片与凹模型腔形成密闭空间,然后抽真空将膜片吸附在凹模型腔表面上;同时,机械手带动吸盘运动到已成型塑件正前方指定位置,吸附、取走塑件,并回到待机位置;(4)注塑机合模、注塑、保压、冷却,进入下一个转印注塑成型周期。
[0006]虽然上述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软化和注塑粘结能够解决曲面修饰结构的开裂问题,以提高良品,但并未解决曲面修饰结构功能丰富度的问题,尤其是未能解决修饰表面视觉和触觉三维立体化功能实现问题。
[0007]诸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专利申请201910448818.2

一种塑料件模内嵌片喷涂工艺,公
开了:步骤a:在印刷机上对于PET离型膜印刷预定纹理图案;步骤b:将印刷好后的PET离型膜安装在热转印烫印机上,对于0.4mm厚的ABS底膜热转印,使得纹理图案转印至ABS底膜上,并撕除PET离型膜;步骤c:通过热吸塑工艺将ABS底膜成型成需要印刷的塑料件表面形状,并冲压切除余边,得到ABS膜片;步骤d:将ABS膜片置于注塑模具,注射原料,成型带有纹理图案的塑料件并取出;步骤e:对带有纹理图案的塑料件喷涂耐磨清漆,并烘干。
[0008]虽然上述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也能够解决曲面修饰结构的开裂问题,以提高良品,但还是未解决曲面修饰结构功能丰富度的问题,尤其是未能解决修饰表面视觉和触觉三维立体化功能实现问题。
[0009]此外,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专利申请201910448818.2

一种塑料件模内嵌片喷涂工艺还存在当图案层热固完成后,图案层交联度较高,导致高分子图案层脆度也较高,若图案层与离型层依然存在一定剥离粘性的话,会导致撕下离型层的时候基于剥离粘性进而会影响高分子图案层的完整性,即可能出现高分子图案层局部有撕裂问题或撕痕问题。
[0010]同样地,光固化转印图案层也存在相同问题,诸如中国专利201480080939.1

光热固化涂料组合物、涂膜形成方法和水压。
[0011]现有专利文献还包括:
[0012]CN100424144C,2008.10.08;
[0013]CN100424144C,2008.10.08;
[0014]CN102649895A,2012.08.29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1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功能丰富度更高,三维立体化功能更高,以及减轻剥离撕裂撕痕问题的基于热固承载和光固离型的模内曲面转印方法。
[001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17]一种基于热固承载和光固离型的模内曲面转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8]准备支撑基膜,并在所述支撑基膜上涂覆离型底膜;其中,所述离型底膜的材质为聚醚酰亚胺;
[0019]在所述离型底膜上形式图案立体沟槽组,在所述离型底膜上涂覆承载离型硬化面膜,所述承载离型硬化面膜还在所述图案立体沟槽组内形成反拓立体图案组;其中,所述承载离型硬化面膜的材质为光热双固化丙烯酸树脂;
[0020]在所述承载离型硬化面膜上涂覆N层功能膜,其中N≥1;
[0021]在所述N层功能膜上涂覆塑胶粘接膜,以得到加饰薄膜,收卷后得到修饰膜卷;
[0022]将所述修饰膜卷放卷后再置入真空曲面热压模内,加热并软化所述加饰薄膜,接着所述真空曲面热压膜的凹模通过抽真空操作以使所述加饰薄膜曲面贴附在所述凹模的型腔内壁上,以使所述加饰薄膜延展后形成曲面加饰膜片;
[0023]控制所述真空曲面热压膜的凸模向所述凹模方向运动,并通过所述凸模的射胶通道向所述凹模与所述凸模的填胶间隙射入塑胶熔融液,所述塑胶熔融液与所述曲面加饰膜片的所述塑胶粘接膜粘接在一起,并撕下所述支撑基膜,形成饰面塑胶结构件前驱体;
[0024]将所述饰面塑胶结构件前驱体经过首次光固化操作,以使所述承载离型硬化面膜
实现首次光固化交联操作;
[0025]从所述承载离型硬化面膜上撕下所述离型底膜,以使所述承载离型硬化面膜的所述反拓立体图案组裸露,接着进行二次光固化操作,以使所述承载离型硬化面膜实现二次光固化交联操作,得到饰面塑胶结构件成品。
[00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基膜的材质为PET。
[00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首次光固化操作的参数为:UV照射能量800

1200mj/cm,过线线速为6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热固承载和光固离型的模内曲面转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准备支撑基膜,并在所述支撑基膜上涂覆离型底膜;其中,所述离型底膜的材质为聚醚酰亚胺;在所述离型底膜上形式图案立体沟槽组,在所述离型底膜上涂覆承载离型硬化面膜,所述承载离型硬化面膜还在所述图案立体沟槽组内形成反拓立体图案组;其中,所述承载离型硬化面膜的材质为光热双固化丙烯酸树脂;在所述承载离型硬化面膜上涂覆N层功能膜,其中N≥1;在所述N层功能膜上涂覆塑胶粘接膜,以得到加饰薄膜,收卷后得到修饰膜卷;将所述修饰膜卷放卷后再置入真空曲面热压模内,加热并软化所述加饰薄膜,接着所述真空曲面热压膜的凹模通过抽真空操作以使所述加饰薄膜曲面贴附在所述凹模的型腔内壁上,以使所述加饰薄膜延展后形成曲面加饰膜片;控制所述真空曲面热压膜的凸模向所述凹模方向运动,并通过所述凸模的射胶通道向所述凹模与所述凸模的填胶间隙射入塑胶熔融液,所述塑胶熔融液与所述曲面加饰膜片的所述塑胶粘接膜粘接在一起,并撕下所述支撑基膜,形成饰面塑胶结构件前驱体;将所述饰面塑胶结构件前驱体经过首次光固化操作,以使所述承载离型硬化面膜实现首次光固化交联操作;从所述承载离型硬化面膜上撕下所述离型底膜,以使所述承载离型硬化面膜的所述反拓立体图案组裸露,接着进行二次光固化操作,以使所述承载离型硬化面膜实现二次光固化交联操作,得到饰面塑胶结构件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固承载和光固离型的模内曲面转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基膜的材质为PET。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固承载和光固离型的模内曲面转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首次光固化操作的参数为:UV照射能量800

1200mj/cm,过线线速为6

8m/min,UV照射时间2

5S;所述二次光固化操作的参数为:UV照射能量100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家义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硕贝德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