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模具及热塑性塑胶成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8831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模具及热塑性塑胶成型设备。上述的新型模具包括机架、动模组件、薄膜固定板及定模座;动模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模具固定板、加热系统板及前模座;模具固定板连接于机架,前模座形成有前模型腔,前模座形成有前模型腔的一面设有第一压紧面及第二压紧面,第一压紧面及第二压紧面均延伸至前模型腔的腔壁,前模座用于对加饰薄膜进行加热;薄膜固定板滑动设置于机架。上述的新型模具,通过新型模具制造得到的塑胶成型件能够满足曲面产品的成型要求,同时加饰薄膜可根据使用者的触摸需要进行适应更换,以使形成的树脂加饰薄膜结构件能够适用于使用者的触摸需要,避免了表面处理设备的适用性较差的问题。避免了表面处理设备的适用性较差的问题。避免了表面处理设备的适用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模具及热塑性塑胶成型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热塑性塑胶成型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模具及热塑性塑胶成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结构件的外观表面处理主要是通过喷涂、PVD和印刷工艺制备得到。表面处理工艺在发生很大的审美提升要求,从单纯的视觉要求到视觉及触觉甚至嗅觉要求,传统的表面处理获得的产品仅能实现色彩的丰富表现,即视觉上不仅要具备有传统的二维色彩效果,还要有三维结构色彩、仿生结构色彩和渐变色彩等不同要求,触觉上也仅能实现光面和纹理两种效果,使塑胶成型件无法适用于使用者的触摸需要,即无法在塑胶成型件上形成仿生自然界动植物层或荷叶表面爽滑层或大理石冰凉层或丝绸软滑层等特殊材质层,尤其是当塑胶成型件为曲面产品时,导致传统的表面处理设备的适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适用性较好的新型模具及热塑性塑胶成型设备。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新型模具,包括:
[0006]机架;r/>[0007]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动模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模具固定板、加热系统板及前模座;所述模具固定板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前模座形成有前模型腔,所述前模座形成有所述前模型腔的一面设有第一压紧面及第二压紧面,所述第一压紧面及所述第二压紧面均延伸至所述前模型腔的腔壁,所述前模座用于对加饰薄膜进行加热;薄膜固定板,所述薄膜固定板滑动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薄膜固定板用于在所述加饰薄膜加热的状态下将所述加饰薄膜分别压紧于所述第一压紧面及所述第二压紧面;所述前模座还用于在所述前模座压紧于所述加饰薄膜的状态下吸附于所述前模型腔内,所述薄膜固定板形成有滑孔,所述滑孔分别与所述前模型腔、所述第一压紧面及所述第二压紧面对应设置;定模座,滑动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定模座包括承压部及凸设于所述承压部的成型限位部,所述成型限位部用于在锁模时滑入所述滑孔内,使所述成型限位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压紧面、所述前模型腔及所述第二压紧面之间均存在预设间隙,所述预设间隙用于成型出与所述加饰薄膜粘接的树脂粘接层,以形成树脂加饰薄膜结构件;所述前模座还用于对所述树脂加饰薄膜结构件进行泄压冷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限位部的背离所述承压部的表面设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曲承面、曲凸面及第二曲承面,所述成型限位部用于在锁模时滑入所述滑孔内,使所述第一曲承面与所述第一压紧面之间、所述曲凸面与所述前模型腔之间、及所述第二曲承面与所述第二压紧面之间均存在所述预设间隙。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家义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硕贝德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