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可提高安装衬底和密封树脂的可靠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半导体装置10A包括如下结构:安装衬底11,其周边部具有台阶部15;第一导电图案12及第二导电图案16,在安装衬底11的表面及背面形成;半导体元件13,其被固定在安装衬底11上,和第一导电图案12电连接;密封树脂,覆盖安装衬底11表面及台阶部15,密封半导体元件13。(*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装置,特别是涉及在安装衬底表面形成的焊盘上覆盖镀膜的。
技术介绍
参照图7说明现有型的半导体装置100的结构(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在由柔性板或玻璃环氧树脂衬底构成的安装衬底104表面形成第一焊盘105,并在背面形成和第一焊盘105电连接的第二焊盘106。介由贯通安装衬底104的孔将第一焊盘105和第二焊盘106电连接。半导体元件101被固定在安装衬底104上,并利用金属细线102和第一焊盘105电连接。另外,利用密封树脂103密封半导体元件101和安装衬底104的表面。专利文献1特开2000-17416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所述的半导体装置100中,密封半导体元件101的密封树脂103仅覆盖安装衬底104的表面。另外,由玻璃环氧树脂构成的安装衬底104和密封树脂103的密封性低下。从而,具有安装衬底104和密封树脂103的密封性的问题。另外,在第一焊盘105或第二焊盘106上施行电镀时,必须形成连接所述焊盘相互之间的镀线。此时,该镀线自密封树脂103和安装衬底104的界面露出到外部,故具有半导体装置的可靠性低下的问题。另外,利用MAP(Multi Area Package)等制造方法制造多个半导体装置时,在进行各半导体装置分离的切割工序中包括镀线也进行分离。从而,具有沿外部露出的镀线向半导体装置内部侵入水分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所述的问题而产生的,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使安装衬底和密封树脂的可靠性提高的。本专利技术的半导体装置具体如下特征,其包括安装衬底,其周边部具有台阶部;导电图案,其在所述安装衬底的表面形成;半导体元件,其被固定在所述安装衬底上,和所述导电图案电连接;密封树脂,覆盖所述安装衬底表面及所述台阶部,密封所述半导体元件。本专利技术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在衬底表面形成构成由焊盘及自所述焊盘向周边部延伸的镀线构成的组件和电连接所述组件的镀线的共通镀线的第一导电图案的工序;在所述衬底背面形成和所述第一导电图案电连接的第二导电图案的工序;通过电镀法使用所述共通镀线在所述第一导电图案表面覆盖镀膜的工序;通过切割包含所述共通镀线的所述衬底表面,在所述衬底表面形成槽,将所述各导电图案电分离的工序;在所述衬底表面载置半导体元件的工序;形成密封树脂,在所述槽中填充,并密封所述半导体元件的工序;通过在所述各组件的边界切割所述衬底及所述密封树脂,将各个半导体元件分离的工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半导体装置的平面图(A)、剖面图(B);图2是显示本专利技术半导体装置制造方法的平面图(A)、平面放大图(B)、剖面图(C);图3是显示本专利技术半导体装置制造方法的平面图(A)、剖面图(B);图4是显示本专利技术半导体装置制造方法的剖面图;图5是显示本专利技术半导体装置制造方法的剖面图;图6是显示本专利技术半导体装置制造方法的剖面图;图7是说明现有的半导体装置的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参照图1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半导体装置10的结构。图1(A)是半导体装置10的平面图,图1(B)是其剖面图。本专利技术的半导体装置10具有如下结构,其包括安装衬底11,其周边部具有台阶部15;第一导电图案12及第二导电图案16,在安装衬底11的表面及背面形成;半导体元件13,其被固定在安装衬底11上,和第一导电图案12电连接;密封树脂,覆盖安装衬底11表面及台阶部15,密封半导体元件13。以下详述这样结构的半导体装置10。安装衬底11是由玻璃环氧树脂等构成的半导体装置10的衬底(インタポ-ザ),两面形成导电图案,并在表面安装半导体元件13。在安装衬底11的周边部设置台阶部15。该台阶部的深度为例如安装衬底11厚度的一半左右即可。通过设置该台阶部15,可防止镀线12B露出到外部。另外,由于密封树脂18也被填充在台阶部15,特别是利用台阶部15的侧面和密封树脂18粘附,可提高安装衬底11和密封树脂18的粘附。参照图1(A),第一导电图案12通过蚀刻铜等金属形成,并被形成在安装衬底11的表面。在此,第一导电图案12包围半导体元件13形成焊盘12A。另外,还形成自焊盘12A至台阶部15延伸的镀线12B。在利用电镀形成镀膜时,为在导电图案上导通电流使用该镀线12B。设置自各焊盘12A至内侧延伸的配线部,并介由连接部17和形成矩阵状电极的第二导电图案16电连接。另外,在第一导电图案12的表面形成由镍或金构成的镀膜。第二导电图案16在安装衬底11的背面形成,并形成矩阵状的电极。也可以利用第二导电图案16形成LGA(Land grid array),还可以在各电极上涂敷焊锡等焊剂形成BGA(Ball grid array)。另外,利用贯通安装衬底的连接部17将各第二导电图案16和第一导电图案12电连接。在第二导电图案16上也覆盖所述镀膜。半导体元件13为例如IC芯片,其介由绝缘粘接剂被固定在安装衬底15上。这样,通过使用绝缘粘接剂可在半导体元件13的下方形成第一导电图案12。另外,利用金属细线14电连接半导体元件13和第一导电图案12。密封树脂12由例如热硬化树脂构成,其覆盖半导体元件13。另外,由于密封树脂13也被填充至台阶部15,故可提高安装衬底11和密封树脂18的粘附。由于台阶部15通过切割形成,因此,其表面形成粗糙面,更可提高两者的粘附强度。其次,参照图2之后说明本专利技术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在衬底20表面形成第一导电图案12的工序,所述第一导电图案12构成组件21和电连接组件21的镀线12B的共通镀线23,所述组件21由焊盘12A及自焊盘12A向周边部延伸的镀线12B构成;在衬底20背面形成和第一导电图案12电连接的第二导电图案16的工序;通过电镀法使用共通镀线23在第一导电图案12表面覆盖镀膜的工序;通过切割包含共通镀线23的衬底20表面,在衬底20表面形成槽24,将各导电图案电分离的工序;在衬底20表面载置半导体元件13的工序;形成密封树脂18,在槽24中填充,并密封半导体元件13的工序;通过由各组件21的边界切割衬底20及密封树脂18,将各个半导体元件分离的工序。参照图2,首先,准备形成有导电图案的衬底20。图2(A)是形成有多个组件21的块22的平面图,图2(B)是图2(A)的放大平面图,图2(C)是剖面图。衬底20是玻璃环氧树脂等树脂的制品,在其表面形成第一导电图案12。而后,在衬底20背面形成利用连接部17和第一导电图案12电连接的第二导电图案16。参照图1(A)及图1(B),在衬底20上形成有形成一个半导体装置的导电图案的组件21,并通过矩阵状地排列多个该组件21形成一个块22。下面说明在各组件21上形成的第一导电图案12的结构。包围预定载置的半导体元件13形成由第一导电图案12构成的焊盘12A。然后,自各焊盘12A向组件21的周边部延伸设置镀线23,与共通镀线23连接。而后,为实现BAG或LGA结构,自各焊盘12A向中央方向延伸设置配线部12D。即,各组件21的焊盘12A利用镀线12B被连接在共通镀线23上。沿各组件21的分界线以格状延伸设置共通镀线23。另外,包围各组件21也延伸设置共通镀线23。从而,各焊盘12A利用镀线21B及共通镀线23电连接。在此,由四个组件21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装置,其包括:安装衬底,其周边部具有台阶部;导电图案,其在所述安装衬底的表面形成;半导体元件,其被固定在所述安装衬底上,和所述导电图案电连接;密封树脂,覆盖所述安装衬底表面及所述台阶部,密封所述半导体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田清志,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关东三洋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