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板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7360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切实防止搬运中基板翘曲的基板搬运装置,该装置包括一对辊列(1、2),该辊列分别从上下两面夹持基板P的两侧边缘。构成辊列(1、2)各辊(11、21)旋转轴的轴线(X)相对于垂直于基板(P)输送方向的线(Y)向基板P输送方向一侧倾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进行焊接工作的回流炉内部作为连续移动印刷电路板的装置使用的基板搬运装置
技术介绍
在基板搬运装置中,以仅支撑基板的侧边缘部分的状态来搬运基板,作为各种工作对象的基板中央部分则敞开。因此,当搬运印刷电路板等薄基板时,因基板自重和在基板上装着的安装部件等的重量,在搬运过程中产生基板翘曲(弯曲)并发生种种不良状态。为此,希望开发出一种搬运中能够防止基板翘曲的基板搬运装置。以往,作为防止搬运中基板翘曲的基板搬运装置,例如,公知有以下文献中记载的装置。专利文献1特许第3306954号公报。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基板搬运装置,该基板搬运装置包括分别从上下两面夹持基板两侧边缘的一对辊列。专利文献1的基板搬运装置,针对基板翘曲,将辊列的夹持力作为校正力,所以防止了搬运中基板的翘曲。具体地,如图6所示,构成辊列1、2各辊11、21旋转轴的轴线X与垂直于基板P输送方向的线Y一致。在专利文献1的基板搬运装置中,由于利用夹持在构成辊列1、2各辊11、21的小的面(线)来防止基板P的翘曲,所以对于基板P翘曲的校正力弱,存在所谓的不能切实防止搬运中基板P翘曲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到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能切实防止搬运中基板P翘曲的基板搬运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下述实施方式记载的基板搬运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提供一种基板搬运装置,该基板搬运装置包括分别从上下两面夹持基板两侧边缘的一对辊列,其特征在于,构成辊列各辊旋转轴的轴线相对于垂直于基板输送方向的线,向基板输送方向一侧倾斜。在该装置中,因辊的旋转轴倾斜,作为辊旋转力的分力,沿垂直于基板输送方向的线,产生指向基板外侧的拉力,通过在辊的夹持力上附加拉力而作为校正力来防止基板翘曲。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在实施方式1的基础上,夹着基板的成对的各辊通过同步逆向旋转驱动而相互联接。。在该装置中,使夹着基板的成对的各辊从基板的上下两侧施加均等的搬运力。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在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的基础上,在基板的搬运方向上独立地设置多个辊列驱动系统。在该装置中,通过各个辊列驱动系统来调整基板的搬运速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基板搬运装置,因辊的旋转轴倾斜,作为辊旋转力的分力,沿垂直于基板输送方向的线,产生指向基板外侧的拉力,利用在辊的夹持力上附加拉力而产生的校正力来防止基板翘曲,因此具有切实防止搬运中基板翘曲的效果。此外,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由于使夹着基板的成对的各辊从基板的上下两侧施加均等的搬运力,就不会在基板的上下两侧产生翘曲,具有能确保准确搬运基板的效果。此外,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由于通过各个辊列驱动系统来调整基板的搬运速度,因此就具有能在基板搬运线的长度设计上获得自由度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简要示出了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基板搬运装置的最佳实施例的基本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主要部件的放大平面图。图3是图1主要部件的详细的侧面剖面图。图4是图1主要部件的详细的正视图。图5是辊的旋转力产生的拉力分力的说明图。图6是简要示出了现有技术实施例的基本结构的立体图。标号说明1,2辊列11,21 辊13,22 旋转轴4 驱动系统P 基板X 轴线Y 垂直于基板P输送方向的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图1-5来说明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基板搬运装置的最佳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展示了适合使用的将印刷电路板在进行焊接工作的回流炉内部连续移动的装置。与专利文献1中的基板搬运装置相同,本实施例包括分别从上下两侧夹持基板P两侧边缘的一对辊列1、2。如图2、图3所示,构成下侧辊列1的各辊11由可防止基板P横移的法兰盘12形成,通过旋转轴13可旋转地支撑在固定机架3上。同步齿轮14、驱动链轮15同轴固定在旋转轴13上。如图1、图2所示,相对于垂直于基板P输送方向的线Y,此旋转轴13的轴线X向基板P输送方向一侧倾斜一定的角度θ。此角度θ设定为2度左右。因此,基板P就不会从辊11轻易地脱落。二个独立的驱动系统4连接到下侧辊列1上。驱动系统4在固定于未图示出的电动机的电动机轴上的驱动齿轮41和导向齿轮42之间挂着环形链43,并配置在回流炉H的预加热段Ha和主加热段以及冷却段Hb中(参照图4)。再有,直线状设置的环形链43只与下侧辊列1的驱动链轮15的下端啮合,因此就能够不受下侧辊列1旋转轴13的倾斜限制而旋转驱动辊11。构成上侧辊列2的各辊21,通过旋转轴22可旋转地支撑在固定机架5上,不象下侧辊列1的辊11那样形成法兰盘12。在旋转轴22上同轴固定与下侧辊列1的辊11的同步齿轮14相啮合的同步齿轮23。此旋转轴22的轴线X倾斜设定为与下侧辊列1的辊11的旋转轴14一致。可动机架5构成为通过导向螺栓61、螺旋弹簧62构成的推杆6压紧到固定机架3上。因此,上下侧辊列1、2的辊11、21分别从上下两侧牢固地夹持基板P的两侧边缘,并且上下侧辊列1、2的同步齿轮14、23可靠啮合。根据本实施例,通过驱动系统4的驱动,上下侧辊列1、2的辊11、21就逆向旋转来搬运基板P,从而能够在回流炉H内部移动基板P。此时,由于上下侧辊列1、2的辊11、21双方都被同步旋转驱动,因此夹着基板的成对的各辊对11、21在基板P的上下两侧均等地施加搬运力。因此,就不会在基板P的上下两侧产生扭曲,能够切实精确地搬运基板P。在搬运此基板P时,通过独立驱动系统4能够在回流炉H的预加热段Ha和主加热段以及冷却段Hb调整搬运速度。因此,如图4所示,即使回流炉H的预加热段Ha和主加热段以及冷却段Hb中的搬运线的长度相同,通过减缓在预加热段Ha中基板P的搬运速度,也能够具备与常规装置的加热量基本上相同的结构,常规装置设定为预加热段Ha的搬运线比主加热段和冷却段Hb的要长。由此,可以自由设计基板P的搬运长度,就能够使整体的装置规模紧凑化。再有,在回流炉H的预加热段Ha和主加热段及冷却段Hb中的搬运速度不同的情况下,通过在上下侧辊列1、2的辊11、21在预加热段Ha和主加热段以及冷却段Hb的交界处配置非驱动地可自由旋转的自由辊4,就能够平稳地输送基板P,不停滞地进行搬运。此外,与专利文献1的基板搬运装置相同,对于被搬运的基板P来说,针对基板P的翘曲具有将一对辊列1、2的夹持力作为校正力的功能,能够防止搬运中基板P的翘曲。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通过倾斜旋转轴13、22,就可以使上下侧辊列1、2的辊11、21的旋转力a形成分力。即,就可以分力为沿着基板P输送方向的线的搬运力b和沿着垂直于基板P输送方向的线Y的、指向基板P外侧的拉力c。此拉力c就有助于由上下侧辊列1、2的辊11、21而形成的对基板P的夹持。因此,由于增强了防止基板P翘曲的校正力,就能够切实防止搬运中基板P的翘曲。以上,除了图中所示的各个实施例之外,还可以独立地配置3个以上的驱动系统4。而且,利用齿轮啮合结构以外的其他结构也能使上下侧辊列1、2的辊11、21同步。本专利技术的基板搬运装置,除了在回流炉内部连续移动印刷电路板之外,还能够广泛地应用于移动各种基板的各种场合。权利要求1.一种基板搬运装置,该装置包括分别从上下两面夹持基板两侧边缘的一对辊列,其特征在于,构成辊列各辊旋转轴的轴线相对于垂直于基板输送方向的线向基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板搬运装置,该装置包括分别从上下两面夹持基板两侧边缘的一对辊列,其特征在于,构成辊列各辊旋转轴的轴线相对于垂直于基板输送方向的线向基板输送方向一侧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芨川敬祐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弘辉技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