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弹性蜂巢结构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4065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蜂巢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弹性蜂巢结构轮,包括内毂,所述内毂的外侧环形分布有支撑件,内毂通过支撑件固定安装有顶套,内毂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安装环,安装环的左侧开设有内侧插接孔,安装环的右侧开设有凹槽,蜂巢机构包括套接环外侧环形分布的H型支撑件,H型支撑件上且远离套接环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蜂巢支撑件,相邻的第一蜂巢支撑件与H型支撑件之间形成排泥腔,第一蜂巢支撑件上环形分布有第二蜂巢支撑件,第二蜂巢支撑件的轴心处设置有橡胶杆,橡胶杆与第二蜂巢支撑件之间环形分布有连接片,当汽车行驶在泥水较多的路段时,能够将蜂窝轮中粘附的淤泥进行排出,减小车轮的重量,方便对淤泥进行清理。方便对淤泥进行清理。方便对淤泥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弹性蜂巢结构轮


[0001]本技术涉及蜂巢轮
,具体为一种高弹性蜂巢结构轮。

技术介绍

[0002]轮胎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直接与路面接触,和汽车悬架共同来缓和汽车行驶时所受到的冲击,保证汽车有良好的乘座舒适性和行驶平顺性;保证车轮和路面有良好的附着性,提高汽车的牵引性、制动性和通过性;承受着汽车的重量,轮胎在汽车上所起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0003]经专利检索发现,公开号为CN214775215U的中国专利不用充气的新型蜂巢轮胎该装置通过。通过设置的防护层和蜂巢架,轮胎采用蜂巢架,不用进行充气,从而避免爆胎现象,同时不怕钢钉扎破,防护层能对胶圈一、连接架和胶圈二内部的蜂窝架起到防护作用,提高蜂窝架使用的稳定性,从而提高蜂窝轮胎使用的稳定性。
[0004]在汽车行驶在崎岖道路上时,由于路面的坑洼不平,这时如果蜂窝轮的弹性不够好,会使得车辆在崎岖的道路行驶时过于颠簸,影响驾驶员行驶时的平稳性;若汽车行驶在泥水较多的路段时,蜂窝轮会粘附大量的淤泥,不但会增大车辆行驶时车轮的重量,还不方便对淤泥进行清理。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高弹性蜂巢结构轮来解决上述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弹性蜂巢结构轮,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9]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弹性蜂巢结构轮,包括内毂,所述内毂的外侧环形分布有支撑件,所述内毂通过支撑件固定安装有顶套,所述内毂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左侧开设有内侧插接孔,所述安装环的右侧开设有凹槽,所述顶套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套接环,所述套接环的外侧设置有蜂巢机构。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环上环形分布有安装孔,所述安装环的轴心处开设有中心插接孔。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蜂巢机构包括套接环外侧环形分布的H型支撑件,所述H型支撑件上且远离套接环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蜂巢支撑件,相邻的所述第一蜂巢支撑件与H型支撑件之间形成排泥腔,所述第一蜂巢支撑件上环形分布有第二蜂巢支撑件,所述第二蜂巢支撑件远离第一蜂巢支撑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外胎。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蜂巢支撑件的轴心处设置有橡胶杆,所述橡胶杆与第二蜂巢支撑件之间环形分布有连接片。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外胎上环形分布有装载孔,所述装载孔的内部一体成型有堵头,
所述堵头上设置有橡胶柱。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H型支撑件、所述第一蜂巢支撑件、所述第二蜂巢支撑件和所述外胎的内部均嵌有钢帘线。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通过内毂、支撑件、中心插接孔、顶套、套接环、H型支撑件、第一蜂巢支撑件、第二蜂巢支撑件、橡胶杆、连接片、外胎、装载孔、堵头、橡胶柱与钢帘线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汽车行驶在崎岖道路上时,能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防止车辆在崎岖的道路行驶时过于颠簸,影响驾驶员行驶时的平稳性;并且当汽车行驶在泥水较多的路段时,能够将蜂窝轮中粘附的淤泥进行排出,减小车轮的重量,且方便对淤泥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局部剖面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中外胎的立体结构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中第二蜂巢支撑件的立体结构图。
[0025]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内毂;2、支撑件;3、安装环;4、内侧插接孔;5、凹槽;6、安装孔;7、中心插接孔;8、顶套;9、套接环;10、H型支撑件;11、第一蜂巢支撑件;12、第二蜂巢支撑件;13、橡胶杆;14、连接片;15、外胎;16、装载孔;17、堵头;18、橡胶柱;19、钢帘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8]实施例
[0029]本实施例的一种高弹性蜂巢结构轮,如图1

6所示,包括内毂1,内毂1的外侧环形分布有支撑件2,内毂1通过支撑件2固定安装有顶套8,内毂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安装环3,安装环3的左侧开设有内侧插接孔4,安装环3的右侧开设有凹槽5,顶套8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套接环9,套接环9的外侧设置有蜂巢机构,安装环3上环形分布有安装孔6,安装环3的轴心处开设有中心插接孔7,安装孔6与中心插接孔7用于将车轮与车身进行固定。
[0030]如图1、图2和图6所示,蜂巢机构包括套接环9外侧环形分布的H型支撑件10,H型支撑件10上且远离套接环9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蜂巢支撑件11,相邻的第一蜂巢支撑件11与H型支撑件10之间形成排泥腔,第一蜂巢支撑件11上环形分布有第二蜂巢支撑件12,第二蜂巢支撑件12远离第一蜂巢支撑件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外胎15,通过套接环9上的H型支撑件10能够增强车轮的稳定性,使得汽车行驶在崎岖道路上时,防止车辆的剧烈抖动,并且在高稳定性的情况下配合第二蜂巢支撑件12使得车轮整体的弹性更强,从而使得车辆行驶时的稳定性更强;再通过车辆行驶时对排泥腔进行挤压,使得淤泥排出至车轮的外部,从而使得汽车行驶在泥水较多的路段时,能够将蜂窝轮中粘附的淤泥进行排出,减小车轮的重量,且方便对淤泥进行清理。
[0031]如图2、图3和图6所示,第二蜂巢支撑件12的轴心处设置有橡胶杆13,橡胶杆13与第二蜂巢支撑件12之间环形分布有连接片14,通过第二蜂巢支撑件12与连接片14能够对第二蜂巢支撑件12与连接片14之间粘附的淤泥进行挤压,向第二蜂巢支撑件12的外侧排出。
[0032]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外胎15上环形分布有装载孔16,装载孔16的内部一体成型有堵头17,堵头17上设置有橡胶柱18,当外胎15行驶在坑洼不平的道路时,通过橡胶柱18能够增大外胎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弹性蜂巢结构轮,包括内毂(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毂(1)的外侧环形分布有支撑件(2),所述内毂(1)通过支撑件(2)固定安装有顶套(8),所述内毂(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安装环(3),所述安装环(3)的左侧开设有内侧插接孔(4),所述安装环(3)的右侧开设有凹槽(5),所述顶套(8)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套接环(9),所述套接环(9)的外侧设置有蜂巢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弹性蜂巢结构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3)上环形分布有安装孔(6),所述安装环(3)的轴心处开设有中心插接孔(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弹性蜂巢结构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蜂巢机构包括套接环(9)外侧环形分布的H型支撑件(10),所述H型支撑件(10)上且远离套接环(9)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蜂巢支撑件(11),相邻的所述第一蜂巢支撑件(1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万孝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东方工业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