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7305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1:51
本公开涉及轮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充气轮胎。该非充气轮胎包括:同轴设置的内毂连接层和胎面;所述内毂连接层的外表面和所述胎面的内表面通过沿周向均匀排布的多组支撑体组连接;每组所述支撑体组均包括至少一个沿所述胎面的径向延伸的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包括第一弧形段、两个第二弧形段和两个第三弧形段;两个所述第三弧形段的第一端对应的与所述内毂连接层和所述胎面连接。该非充气轮胎,通过支撑体的五个连续相切的弧形段结构,能够通过中间的第一弧形段形成主要支撑以及主要形变段,然后利用第二弧形段调整一定角度,从而保证第三弧形段与胎面的连接处能够形成接近于直角的角度。于直角的角度。于直角的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充气轮胎


[0001]本公开涉及轮胎
,尤其涉及一种非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正在使用的轮胎,大部分都是充气轮胎,充气轮胎利用轮胎内压缩空气的高压承载车辆的载荷,具有良好的乘坐舒适性。但是当充气轮胎被扎破时容易发生漏气,使轮胎承载能力减弱,并会导致轮胎胎面磨损加剧或不规则磨损,在高温天气、充气压力过大、长时间连续行驶或遭受冲击时还易发生爆胎,影响车辆行驶安全。而免充气轮胎则没有上述漏气、爆胎风险,且免维护。
[0003]非充气轮胎的支撑体结构,需要在保证工艺简便的同时,保证良好的承载性能、操控稳定性和制动驱动性能;通过仿真优化和样品试制试验验证,发现支撑体设计时径向曲率多段式分布,以及多方位角度调整,可以满足上述性能要求。
[0004]目前市面上比较常见的是由曲线形成的辐条式支撑体,这种支撑体的中间的弧形结构为主要变形结构,两端主要用于支撑和连接内外侧胎面;但是两端与内外侧胎面的连接处会形成较大的连接角,支撑体很容易在受压和受拉变形时发生翘曲,会显著增加支撑体与内外侧胎面的剥离风险。<b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设置的内毂连接层(1)和胎面(2);所述内毂连接层(1)的外表面和所述胎面(2)的内表面通过沿周向均匀排布的多组支撑体组连接;每组所述支撑体组均包括至少一个沿所述胎面(2)的径向延伸的支撑体(3);所述支撑体(3)包括第一弧形段(31)、两个第二弧形段(32)和两个第三弧形段(33);两个所述第三弧形段(33)的第一端对应的与所述内毂连接层(1)和所述胎面(2)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段(31)的两端对应的与两个所述第二弧形段(32)的第一端连接并且彼此相切,两个所述第二弧形段(32)的第二端对应的与两个所述第三弧形段(33)的第二端连接并且彼此相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三弧形段(33)的第一端相连形成第一平面,部分所述支撑体(3)位于所述第一平面的一侧,剩余部分所述支撑体(3)位于所述第一平面的另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段(31)的整体弧度大于所述第二弧形段(32)的整体弧度,所述第二弧形段(32)的整体弧度大于所述第三弧形段(33)的整体弧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三弧形段(33)在所述胎面(2)的径向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婷刘晓玉朱亮亮
申请(专利权)人:季华合越科技佛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