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充气轮胎综合试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7801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2
本公开涉及非充气轮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充气轮胎综合试验机。包括机架主体、轮胎加载装置、转鼓系统和滑移系统;轮胎加载装置、转鼓系统和滑移系统均设置在机架主体上;轮胎加载装置设置在机架主体一侧,轮胎加载装置的一端连接轮胎,轮胎加载装置的另一端连接负载;转鼓系统设置在机架主体的底部,轮胎设置在转鼓系统的上方,转鼓系统包括转动轴和穿设在转动轴上的驱动鼓和随动鼓,转鼓系统用于模拟轮胎的疲劳情况;滑移系统设置在机架主体的顶部,滑移系统连接轮胎,滑移系统带动轮胎沿转鼓系统的轴向移动。通过上述设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可以模拟多种工况的综合试验机,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试验机功能单一的问题。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试验机功能单一的问题。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试验机功能单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充气轮胎综合试验机


[0001]本公开涉及非充气轮胎
,尤其涉及一种非充气轮胎综合试验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关于轮胎的试验机有很多,但都有各自的缺点,或者只能进行扭转疲劳试验,或者只能进行耐久疲劳试验,因此需要一种可以进行扭转疲劳试验和耐久疲劳试验的综合试验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非充气轮胎综合试验机。
[0004]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非充气轮胎综合试验机,包括机架主体、轮胎加载装置、转鼓系统和滑移系统;所述轮胎加载装置、所述转鼓系统和所述滑移系统均设置在所述机架主体上;所述轮胎加载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主体一侧,所述轮胎加载装置的一端连接轮胎,所述轮胎加载装置的另一端连接负载;所述转鼓系统设置在所述机架主体的底部,所述轮胎设置在所述转鼓系统的上方,所述转鼓系统为圆柱形结构,所述转鼓系统包括转动轴和穿设在所述转动轴上的驱动鼓和随动鼓,所述随动鼓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驱动鼓的两侧,所述驱动鼓随所述转动轴转动而转动,所述随动鼓随所述轮胎转动而转动,所述转鼓系统用于模拟所述轮胎的疲劳情况;所述滑移系统设置在所述机架主体的顶部,所述滑移系统连接所述轮胎,所述滑移系统带动所述轮胎沿所述转鼓系统的轴向移动。
[0005]可选地,还包括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从动轮和皮带,所述皮带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与所述转鼓系统连接,所述从动轮用于驱动所述转鼓系统的转动。
[0006]可选地,所述轮胎加载装置包括定滑轮组、安装绳、轮胎安装座、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定滑轮组包括第一滑轮、第二滑轮、第三滑轮和第四滑轮,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所述第三滑轮和所述第四滑轮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所述安装绳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滑轮、所述第二滑轮、所述第三滑轮和所述第四滑轮,所述安装绳的一端连接负载,所述安装绳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底部连接所述轮胎安装座,所述轮胎安装座用于安装所述轮胎。
[0007]可选地,所述第二安装座上设置有标记结构,所述标记结构包括标尺和指针,所述标尺垂直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所述指针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标尺上,所述指针的头端朝向所述安装绳。
[0008]可选地,所述驱动鼓通过安装座与所述转动轴连接,所述随动鼓通过滚动轴承与所述转动轴连接。
[0009]可选地,所述驱动鼓的表面分布有多个凸块。
[0010]可选地,所述滑移系统包括丝杆,所述丝杆上穿设有滑块,所述丝杆的转动带动所述滑块沿所述丝杆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滑块上设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可移动地穿设在所述安装孔中。
[0011]可选地,所述丝杆的两侧设置有导向装置,所述滑块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导向装置滑动连接,所述导向装置用于对所述滑块导向。
[0012]可选地,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主体顶部的导杆和穿设在所述导杆上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
[0013]可选地,还包括温度模拟装置,所述温度模拟装置安装在所述转鼓系统的下方,用于对所述转鼓系统加热。
[0014]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非充气轮胎综合试验机,包括机架主体、轮胎加载装置、转鼓装置和滑移系统多个部分,其中,轮胎加载装置、转鼓装置和滑移系统都安装在机架主体上,本公开中的轮胎加载装置设置在机架主体的一侧,轮胎加载装置的一端连接轮胎,轮胎加载装置的另一端连接负载,通过轮胎加载装置的作用,将负载的重量加载到轮胎上,施加对轮胎的加载。本公开的转鼓系统设置在机架主体的下方,然后通过驱动鼓的转动以使轮胎随之转动,从而模拟单向行驶时轮胎的磨损情况。本公开中还设有滑移系统,滑移系统可以带动轮胎沿转鼓系统的轴向移动,若到达驱动鼓和随动鼓的交界处时,由于驱动鼓带动轮胎转动,轮胎带动随动鼓转动,轮胎与驱动鼓和随动鼓的接触位置的摩擦力相反,从而模拟转向工况下轮胎的扭转疲劳情况。通过上述设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可以模拟多种工况的综合试验机,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试验机功能单一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试验机的第一视角示意图;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试验机的第二视角示意图;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机架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轮胎加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转鼓系统的剖视图;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试验机的俯视图;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驱动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试验机扭转疲劳的原理图。
[0018]其中,1、机架主体;2、轮胎加载装置;21、定滑轮组;211、第一滑轮;212、第二滑轮;213、第三滑轮;214、第四滑轮;22、安装绳;23、轮胎安装座;24、第一安装座;25、第二安装座;26、标记结构;261、标尺;262、指针;3、转鼓系统;31、转动轴;32、驱动鼓;321、凸块;33、随动鼓;34、安装座;35、滚动轴承;4、滑移系统;41、丝杆;42、滑块;43、导向装置;44、限位件;441、导杆;442、第一限位部;443、第二限位部;45、安装杆;5、轮胎;6、负载;7、动力装置;71、驱动电机;72、从动轮;73、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非充气轮胎综合试验机,包括机架主体1、轮胎加载装置2、转鼓系统3和滑移系统4;机架主体1上设有多个安装位,轮胎加载装置2、转鼓系统3和滑移系统4均设置在安装位上;轮胎加载装置2设置在机架主体1一侧,轮胎加载装置2的一端连接轮胎5,轮胎加载装置2的另一端连接负载6;转鼓系统3设置在机架主体1的底部,轮胎5设置在转鼓系统3的上方,转鼓系统3包括转动轴31和穿设在转动轴31上的驱动鼓32和随动鼓33,随动鼓33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驱动鼓32的两侧,驱动鼓32随转动轴31转动而转动,随动鼓33随轮胎5转动而转动,转鼓系统3用于模拟轮胎5的扭转疲劳;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充气轮胎综合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主体(1)、轮胎加载装置(2)、转鼓系统(3)和滑移系统(4);所述轮胎加载装置(2)、所述转鼓系统(3)和所述滑移系统(4)均设置在所述机架主体(1)上;所述轮胎加载装置(2)设置在所述机架主体(1)一侧,所述轮胎加载装置(2)的一端连接轮胎(5),所述轮胎加载装置(2)的另一端连接负载(6);所述转鼓系统(3)设置在所述机架主体(1)的底部,所述轮胎(5)设置在所述转鼓系统(3)的上方,所述转鼓系统(3)为圆柱形结构,所述转鼓系统(3)包括转动轴(31)和穿设在所述转动轴(31)上的驱动鼓(32)和随动鼓(33),所述随动鼓(33)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驱动鼓(32)的两侧,所述驱动鼓(32)随所述转动轴(31)转动而转动,所述随动鼓(33)随所述轮胎(5)转动而转动,所述转鼓系统(3)用于模拟所述轮胎(5)的疲劳情况;所述滑移系统(4)设置在所述机架主体(1)的顶部,所述滑移系统(4)连接所述轮胎(5),所述滑移系统(4)带动所述轮胎(5)沿所述转鼓系统(3)的轴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气轮胎综合试验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装置(7),所述动力装置(7)包括驱动电机(71)、从动轮(72)和皮带(73),所述皮带(73)连接所述驱动电机(71)的输出轴和所述从动轮(72),所述从动轮(72)与所述转鼓系统(3)连接,所述从动轮(72)用于驱动所述转鼓系统(3)的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气轮胎综合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加载装置(2)包括定滑轮组(21)、安装绳(22)、轮胎安装座(23)、第一安装座(24)和第二安装座(25);所述定滑轮组(21)包括第一滑轮(211)、第二滑轮(212)、第三滑轮(213)和第四滑轮(214),所述第一滑轮(211)和所述第二滑轮(212)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座(24)上,所述第三滑轮(213)和所述第四滑轮(214)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座(25)上,所述安装绳(22)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滑轮(211)、所述第二滑轮(212)、所述第三滑轮(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浩龙杨江林孙猛徐婷何炜源范兴念
申请(专利权)人:季华合越科技佛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