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1002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37
本公开涉及轮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充气轮胎。该非充气轮胎包括:同轴设置的内毂连接层和胎面;所述内毂连接层的外表面和所述胎面的内表面通过沿周向均匀排布的多组支撑体组连接;每组所述支撑体组均包括至少一个沿所述胎面的径向延伸的支撑体;所述支撑体沿所述胎面的径向向内宽度逐渐减小。该非充气轮胎,通过支撑体宽度调整,会减小质量、径向刚度和横向刚度,对于该轮胎即能保留非充气轮胎在横向刚度上的较大优势,又不至于过大导致操控超出车轮配置,能够更贴近设计目标,支撑体内侧宽度减小,内部的金属轮毂宽度也随之减小,显著减小轮胎整体质量,有利于轻量化,同时也降低了整个车辆的簧下质量,能够显著的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辆的操控性。辆的操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充气轮胎


[0001]本公开涉及轮胎
,尤其涉及一种非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正在使用的轮胎,大部分都是充气轮胎,充气轮胎利用轮胎内压缩空气的高压承载车辆的载荷,具有良好的乘坐舒适性。但是当充气轮胎被扎破时容易发生漏气,使轮胎承载能力减弱,并会导致轮胎胎面磨损加剧或不规则磨损,在高温天气、充气压力过大、长时间连续行驶或遭受冲击时还易发生爆胎,影响车辆行驶安全。而免充气轮胎则没有上述漏气、爆胎风险,且免维护。
[0003]非充气轮胎的支撑体结构,需要在保证工艺简便的同时,保证良好的承载性能、操控稳定性和制动驱动性能。
[0004]目前市面上比较常见的辐条式支撑体,往往在沿轮毂径向上是等宽的结构,由于支撑体结构是非充气轮胎整体占比最大的一部分结构,这样的等宽结构不仅并没有为轮胎的径向、横向、纵向刚度带来明显的优化,还导致了非充气轮胎整体质量过大,轮胎横向刚度过大,从而影响到操纵性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非充气轮胎。
[0006]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非充气轮胎,包括:同轴设置的内毂连接层和胎面;所述内毂连接层的外表面和所述胎面的内表面通过沿周向均匀排布的多组支撑体组连接;
[0007]每组所述支撑体组均包括至少一个沿所述胎面的径向延伸的支撑体;
[0008]所述支撑体沿所述胎面的径向向内宽度逐渐减小。
[0009]可选的,所述支撑体包括第一弧形段、两个第二弧形段和两个第三弧形段;两个所述第三弧形段的第一端对应的与所述内毂连接层和所述胎面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段的两端对应的与两个所述第二弧形段的第一端连接并且彼此相切,两个所述第二弧形段的第二端对应的与两个所述第三弧形段的第二端连接并且彼此相切。
[0010]可选的,两个所述第三弧形段的第一端相连形成第一平面,部分所述支撑体位于所述第一平面的一侧,剩余部分所述支撑体位于所述第一平面的另一侧。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弧形段的整体弧度大于所述第二弧形段的整体弧度,所述第二弧形段的整体弧度大于所述第三弧形段的整体弧度。
[0012]可选的,两个所述第三弧形段在所述胎面的径向上的投影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支撑体在所述胎面的径向上的投影长度的25%。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一弧形段和所述第三弧形段设有加厚层。
[0014]可选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三弧形段的第一端与所述内毂连接层的连接处的夹角范围是75度至105度,另一个所述第三弧形段的第一端与所述胎面的连接处的夹角范围是75度至105度。
[0015]可选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三弧形段的第一端与所述内毂连接层的连接处的夹角为90度,另一个所述第三弧形段的第一端与所述胎面的连接处的夹角为90度。
[0016]可选的,每组所述支撑体组包括两个所述支撑体,每个所述支撑体均沿过其中心且平行于轮毂轴的轴线旋转设定角度。
[0017]可选的,相同所述支撑体组的两个所述支撑体的旋转方向相反,且两个所述支撑体远离内毂的端部间距小于二者靠近内毂的端部间距。
[0018]可选的,所述支撑体沿过其中心且平行于轮毂轴的轴线旋转的角度范围为1度至15度。
[0019]可选的,每组所述支撑体组包括两个所述支撑体,每个所述支撑体均沿过其中心的径向轴线旋转设定角度。
[0020]可选的,相同所述支撑体组的两个所述支撑体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支撑体沿过其中心的径向轴线旋转的角度范围为0.5度至5度。
[002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22]本公开提供的非充气轮胎,通过支撑体宽度调整,会减小质量和径向刚度,还能显著减小横向刚度,对于该轮胎即能保留非充气轮胎在横向刚度上的较大优势,又不至于过大导致操控超出车轮配置,能够更贴近设计目标,支撑体内侧宽度减小,可以让内部的金属轮毂宽度减小,因此显著减小轮胎整体质量,有利于轻量化,同时也降低了整个车辆的簧下质量,能够显著的提高车辆的操控性。
附图说明
[0023]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非充气轮胎的正视图;
[0026]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非充气轮胎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非充气轮胎中支撑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非充气轮胎中支撑体沿径向宽度变化的结构示意图。
[0029]其中,1、内毂连接层;2、胎面;3、支撑体;31、第一弧形段;32、第二弧形段;33、第三弧形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2]目前,正在使用的轮胎,大部分都是充气轮胎,充气轮胎利用轮胎内压缩空气的高压承载车辆的载荷,具有良好的乘坐舒适性。但是当充气轮胎被扎破时容易发生漏气,使轮胎承载能力减弱,并会导致轮胎胎面磨损加剧或不规则磨损,在高温天气、充气压力过大、长时间连续行驶或遭受冲击时还易发生爆胎,影响车辆行驶安全。而免充气轮胎则没有上述漏气、爆胎风险,且免维护。
[0033]非充气轮胎的支撑体结构,需要在保证工艺简便的同时,保证良好的承载性能、操控稳定性和制动驱动性能。
[0034]目前市面上比较常见的辐条式支撑体,往往在沿轮毂径向上是等宽的结构,由于支撑体结构是非充气轮胎整体占比最大的一部分结构,这样的等宽结构不仅并没有为轮胎的径向、横向、纵向刚度带来明显的优化,还导致了非充气轮胎整体质量过大,轮胎横向刚度过大,从而影响到操纵性能的问题。
[0035]基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非充气轮胎,通过支撑体宽度调整,会减小质量和径向刚度,还能显著减小横向刚度。对于该轮胎即能保留非充气轮胎在横向刚度上的较大优势,又不至于过大导致操控超出车轮配置,能够更贴近设计目标。支撑体内侧宽度减小,可以让内部的金属轮毂宽度减小,因此显著减小轮胎整体质量,有利于轻量化,同时也降低了整个车辆的簧下质量,能够显著的提高车辆的操控性。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0036]参照图1至图4以及表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非充气轮胎包括:同轴设置的内毂连接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设置的内毂连接层(1)和胎面(2);所述内毂连接层(1)的外表面和所述胎面(2)的内表面通过沿周向均匀排布的多组支撑体组连接;每组所述支撑体组均包括至少一个沿所述胎面(2)的径向延伸的支撑体(3);所述支撑体(3)沿所述胎面(2)的径向向内宽度逐渐减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3)包括第一弧形段(31)、两个第二弧形段(32)和两个第三弧形段(33);两个所述第三弧形段(33)的第一端对应的与所述内毂连接层(1)和所述胎面(2)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段(31)的两端对应的与两个所述第二弧形段(32)的第一端连接并且彼此相切,两个所述第二弧形段(32)的第二端对应的与两个所述第三弧形段(33)的第二端连接并且彼此相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三弧形段(33)的第一端相连形成第一平面,部分所述支撑体(3)位于所述第一平面的一侧,剩余部分所述支撑体(3)位于所述第一平面的另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段(31)的整体弧度大于所述第二弧形段(32)的整体弧度,所述第二弧形段(32)的整体弧度大于所述第三弧形段(33)的整体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婷刘晓玉朱亮亮
申请(专利权)人:季华合越科技佛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