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3801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换热装置,包括:水箱组件,其包括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即热体;换热组件,其包括换热板和换热管,换热板设有换热腔,换热管置于换热腔内,第一水箱能够与换热腔连通以向换热腔供水,即热体分别能够与第二水箱和换热管连通以使第二水箱内的水经即热体加热后供入换热管;外壳,其内部空间包括沿水平方向并排布置的第一安装区和第二安装区,即热体设于第一安装区;隔板,其横置于第二安装区并将第二安装区分隔为位于隔板上方的第一安装位和位于隔板下方的第二安装位,水箱组件设置于第一安装位,换热组件设置于第二安装位。本申请所公开的换热装置具有安装使用场景丰富、可多种温度凉白开水出水、结构紧凑等优点。结构紧凑等优点。结构紧凑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水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净水器绝大部分都只是实现过滤水功能,把自来水过滤成纯水,也有一些带即热技术的净水器,这种净水器把净化后的水加热到需要的温度,如100℃、90℃、80℃、45℃等,然后直接排出来,但是这种带有即热技术的净水器仍存在一些不足:第一,即热技术是将常温水加热至设定温度,无法将水烧开至沸腾,若净水器出现滤芯过期或故障的情况,用户很有可能喝到生水,有安全风险;第二,用即热装置加热虽然可以烧开,但是若用户需要喝温开水和凉白开水则需要等待沸腾水冷却,自然降温耗时太久,影响用户体验。因此,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可以与净水器搭配使用的换热装置,其是将冷水和热水分别在两个空间内进行热交换以达到热水快速降温的目的,传统的换热装置通常仅由换热罐和换热管组成,结构简单,不具备加热功能,具备加热功能的换热装置结构复杂、水电不分离,给换热装置的安全可靠使用、拆装检修或换新等带来极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换热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4]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换热装置,包括水箱组件、即热体、换热组件、外壳和隔板,其中:水箱组件包括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换热组件包括换热板和换热管,所述换热板设有换热腔,所述换热管置于所述换热腔内,所述第一水箱能够与所述换热腔连通以向所述换热腔供水,所述即热体分别能够与所述第二水箱和所述换热管连通以使所述第二水箱内的水经所述即热体加热后供入所述换热管;外壳的内部空间包括沿水平方向并排布置的第一安装区和第二安装区,所述即热体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区;隔板横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区并将所述第二安装区分隔为位于所述隔板上方的第一安装位和位于所述隔板下方的第二安装位,所述水箱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位,所述换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位。
[0006]本申请中的换热装置还具有下述附加技术特征:
[0007]所述第一水箱与所述换热腔之间的流体路径上设有第一抽水泵,所述第二水箱与所述即热体之间的流体路径上设有第二抽水泵,所述第一抽水泵和所述第二抽水泵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位。
[0008]所述换热装组件、所述第一抽水泵以及所述第二抽水泵均通过螺钉紧固件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隔板。
[0009]所述隔板的上侧设有第一限位筋和第二限位筋,所述第一限位筋围成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水箱嵌装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并与所述隔板固连,所述第二限位筋围成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水箱嵌装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并与所述隔板固连。
[0010]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朝向所述第二安装位延伸的定位筋,所述定位筋围成闭合的
定位槽,所述隔板嵌装固定于所述定位槽内。
[0011]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电控盒,所述电控盒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区。
[0012]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水箱组件相连的水路板,所述水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区;所述外壳具有正对所述第一安装区的侧板,所述侧板设有朝向所述第一安装区延伸的分隔筋,所述水路板和所述即热体均设置于所述分隔筋的第一侧,所述电控盒设置于所述分隔筋的与所述第一侧相背离的第二侧。
[0013]所述侧板设有朝向所述第一安装区延伸的支撑筋,所述水路板安装于所述支撑筋的上方,所述支撑筋设有卡扣,所述卡扣卡接在所述水路板的上方以限制所述水路板向上移动。
[0014]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水箱进水的第一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水箱进水的第二电磁阀、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即热体出水的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以及所述第三电磁阀均集成于所述水路板。
[0015]所述水路板位于所述即热体的上方,所述水路板沿竖直方向自上向下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区,所述即热体沿水平方向装入所述第一安装区。
[001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所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0017]1.本申请所提供的换热装置,其既可与净水器搭配使用,也可直接与市政水龙头搭配使用,安装使用场景丰富、便捷。换热组件可以用于常温水和热水进行热量交换,使常温水升温、热水降温,例如,与净水器搭配时,可以向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通入常温纯净水,并将第一水箱内的水输送至换热腔内,将第二水箱内的水通过即热体加热至沸腾状态并输送至换热管内,换热腔内的常温水和换热管内的沸腾开水换热,开水降温形成温开水或凉白开水,因温开水或凉白开水是经过加热沸腾的杀菌消毒过程,更加健康、适宜饮用,而且,通过常温水和开水交换使开水降温比热水静置降温更快,提升响应速度,缩短了用户接水等待时长,体验效果更佳。此外,本申请将外壳内的空间分区布置,即热体设于第一安装区,水箱组件和换热组件设于第二安装区,第一安装区和第二安装区沿水平方向并排布置,有助于节约外壳竖向方向上的空间,使换热装置整机更加扁平化,避免整机过高而不易寻找合适的地方放置。另外,水箱组件设于隔板上方,换热组件设于隔板下方,充分利用了隔板下方的冗余空间,整机结构合理紧凑,也便于水箱组件与换热组件透过隔板直接连接,简化了二者之间的管路布置,促进整机轻量化和节约配件成本。
[0018]2.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式,通过将第一抽水泵和第二抽水泵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位,进一步利用隔板下方的冗余空间,使整机结构更加紧凑,也便于水箱组件与第一抽水泵和第二抽水泵透过隔板直接连接,简化了二者之间的管路布置,进一步促进整机轻量化和节约配件成本。
[0019]3.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式,通过在隔板的上方设置由第一限位筋围成的第一限位槽以及由第二限位筋围成的第二限位槽,便于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在隔板上的快速装配和预定位,提高水箱组件的装配效率和装配稳定性。
[0020]4.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式,通过将隔板嵌装固定于由定位筋围成的定位槽内,保证了隔板在外壳内的安装可靠性,避免隔板以及安装在隔板上的水箱组件、换热组件以及抽水泵等零部件发生水平方向上的晃动。
[0021]5.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通过将电控盒设置在第一安装区,而水箱组
件和换热组件位于第二安装区,因此,实现了电控盒与水箱组件、换热组件等走水部件的水电分离,保证了电控盒的稳定运行,提升了换热装置的电控安全、使用安全以及使用寿命。
[0022]6.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式,通过将水路板和即热体均设置于分隔筋的第一侧,电控盒设置于分隔筋的与第一侧相背离的第二侧,实现了水路板、即热体等过水部件与电控盒的水电分离,进一步保证电控盒的稳定运行,也进一步提升换热装置的电控安全、使用安全以及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3]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4]图1为本申请中实施例所提供的换热装置的爆炸图;
[0025]图2为本申请中实施例所提供的换热装置的装配图一;...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组件,其包括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即热体;换热组件,其包括换热板和换热管,所述换热板设有换热腔,所述换热管置于所述换热腔内,所述第一水箱能够与所述换热腔连通以向所述换热腔供水,所述即热体分别能够与所述第二水箱和所述换热管连通以使所述第二水箱内的水经所述即热体加热后供入所述换热管;外壳,其内部空间包括沿水平方向并排布置的第一安装区和第二安装区,所述即热体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区;隔板,其横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区并将所述第二安装区分隔为位于所述隔板上方的第一安装位和位于所述隔板下方的第二安装位,所述水箱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位,所述换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箱与所述换热腔之间的流体路径上设有第一抽水泵,所述第二水箱与所述即热体之间的流体路径上设有第二抽水泵,所述第一抽水泵和所述第二抽水泵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所述第一抽水泵以及所述第二抽水泵均通过螺钉紧固件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隔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上侧设有第一限位筋和第二限位筋,所述第一限位筋围成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水箱嵌装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并与所述隔板固连,所述第二限位筋围成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水箱嵌装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并与所述隔板固连。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金煜吴敏杰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