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共振声音的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2787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共振声音的分析方法。所述分析方法的步骤为:S1、整车状态下进行共振声音客观测试;S2、共振声音滤波分析确定共振频带;S3、共振声音目标值确定;S4、共振声音传递路径分析。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应用于汽车电器件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共振声音,基于声品质开发的心理声学参数确定出评价共振声音的客观参数,并利用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共振声音的分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故障分析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共振声音的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汽车更高品质的要求,人们对在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声音感知要求越来越高。除了汽车一些基本性能外,操作件的舒适性感知性能也是各主机厂重点关注的一项,但在汽车开发过程中,却存在电器件运行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声音,比如低频共振嗡嗡声,这种声音本不应该存在,而且会非常影响用户的乘车体验,但汽车所用大部分电器件均为外采件,前期设计及台架性能在供应商处完成,很难在前期识别出总成在整车上的性能表现,提前避免问题,因此在实车阶段快速精准的解决声音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解决问题的同时降低优化时间周期,让车辆满足NVH指标传递出车辆的高档性、舒适性、使客户感到愉悦,从而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心理,但目前在汽车市场,并没有专门针对此问题声音形成的具体分析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共振声音的分析方法。所述分析方法的步骤为:
[0004]S1、整车状态下进行共振声音客观测试:确认测试位置并安装测试设备,进行采集并记录工况声音数据。
[0005]S2、共振声音滤波分析确定共振频带:将采集的原始数据和滤波后数据进行对比,确定共振声音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则再对其他频带进行滤波,直到回放时共振声音消失,即确认共振声音所在频带。
[0006]S3、共振声音目标值确定:将特征响度做为量化共振声音的心理声学参数,计算滤波后声音文件的特征响度,将结果中共振声音对应频带上的响度值作为目标值。
[0007]S4、共振声音传递路径分析:判断共振声音的来源是空气声传递还是结构声传递,如果是空气声传递则说明共振声音源头来自汽车总成本身,如果是结构声传递则通过模态计算确定共振声音源头。
[0008]进一步,步骤S1中,根据产生共振声音的子系统位置确定测试位置,后视镜、刮水器、电动转向柱和天窗子系统测量时测试位置布置在驾驶员位置上;车窗和车门自吸锁子系统测量时测试位置布置在问题车门对应的乘员位置上;后背门锁、支杆和后刮水器子系统测量时测试位置布置在右后座椅位置上。
[0009]进一步,步骤S1中,测试设备选用人工头,保证人工头紧贴在靠背及头枕上,人工头双耳距座椅椅面高度保证在70
±
2cm。
[0010]进一步,步骤S1中,记录工况声音数据时确保采集三个完整工况声音。
[0011]进一步,步骤S2中使用带阻模式进行滤波。
[0012]进一步,步骤S4中判断共振声音的来源是空气声传递还是结构声传递的方法为将
产生共振声音的子系统与车身安装连接点脱离,脱离后再将所述子系统与车身安装连接点线束连接,并在原测试位置对已经脱离后的子系统运行声音进行测试采集,并对采集后的声音进行特征响度分析,将特征响度结果中的共振声音对应频带的响度值与所述目标值对比,如果满足目标值,说明共振声音是由结构声传递;如果不满足目标值,说明共振声音是由空气声传递。
[0013]进一步,步骤S4中所述模态计算为在产生共振声音的子系统与车身结构连接状态下计算共振频带中的模态耦合频率。
[0014]进一步,共振声音的来源是空气声传递时在汽车总成结构中锁定问题零部件,并对零部件进行优化。
[0015]进一步,共振声音的来源是结构声传递时通过隔振和加阻尼的方式进行模态解耦。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应用于汽车电器件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共振声音,基于声品质开发的心理声学参数确定出评价共振声音的客观参数,并利用源

路径

响应的分析方法,对共振声音产生的源头进行分析确定声音产生是由于空气声传播还是结构声传播,再根据引起共振声音的源头确定真因,如果是空气声传播,则说明共振声音就是电器件总成本身产生,如果是结构声传播,则说明共振声音与电器件在车身上所连接的结构是息息相关的,则通过模态的计算和试验分析,确定引起共振结构声产生的真因,最后再根据共振声音产生的真因确定优化方法。通过以上方法可以解决汽车电器件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引起用户抱怨的低频共振声音,从而从正向对汽车电器件共振声音形成目标及评价方法,以保证电器件操作声品质满足用户的感知需求。这个方法可以满足汽车电器件问题共振声音的解决以及前期开发预防,更具有实际的开发意义,且可以让用户对整车舒适性上有更好的体验。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人工头布置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低频共振嗡嗡声,这种声音本不应该存在,非常影响用户的乘车体验,但汽车所用大部分电器件均为外采件,前期设计及台架性能在供应商处完成,很难在前期识别出总成在整车上的性能表现,提前避免问题。本专利技术制定出共振声音的测试、目标设定方法,可以在遇到问题侯快速精准的通过优化方案解决问题,降低优化时间周期,满足整车开发节点,让车辆满足NVH指标传递出车辆的高档性、舒适性、使客户感到愉悦,从而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心理。
[0020]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共振声音的分析方法。所述分析方法的步骤为:
[0021]S1、整车状态下进行共振声音客观测试:确认测试位置并安装测试设备,进行采集并记录工况声音数据。
[0022]S2、共振声音滤波分析确定共振频带:将采集的原始数据和滤波后数据进行对比,
确定共振声音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则再对其他频带进行滤波,直到回放时共振声音消失,即确认共振声音所在频带。
[0023]S3、共振声音目标值确定:将特征响度做为量化共振声音的心理声学参数,计算滤波后声音文件的特征响度,将结果中共振声音对应频带上的响度值作为目标值。
[0024]S4、共振声音传递路径分析:判断共振声音的来源是空气声传递还是结构声传递,如果是空气声传递则说明共振声音源头来自汽车总成本身,如果是结构声传递则通过模态计算确定共振声音源头。
[0025]步骤S1中,根据产生共振声音的子系统位置确定测试位置,后视镜、刮水器、电动转向柱和天窗子系统测量时测试位置布置在驾驶员位置上;车窗和车门自吸锁子系统测量时测试位置布置在问题车门对应的乘员位置上;后背门锁、支杆和后刮水器子系统测量时测试位置布置在右后座椅位置上。
[0026]步骤S1中,测试设备选用人工头,保证人工头紧贴在靠背及头枕上,人工头双耳距座椅椅面高度保证在70
±
2cm。
[0027]步骤S1中,记录工况声音数据时确保采集三个完整工况声音。
[0028]步骤S2中使用带阻模式进行滤波。
[0029]步骤S4中判断共振声音的来源是空气声传递还是结构声传递的方法为将产生共振声音的子系统与车身安装连接点脱离,脱离后再将所述子系统与车身安装连接点线束连接,并在原测试位置对已经脱离后的子系统运行声音进行测试采集,并对采集后的声音进行特征响度分析,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共振声音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方法的步骤为:S1、整车状态下进行共振声音客观测试:确认测试位置并安装测试设备,进行采集并记录工况声音数据;S2、共振声音滤波分析确定共振频带:将采集的原始数据和滤波后数据进行对比,确定共振声音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则再对其他频带进行滤波,直到回放时共振声音消失,即确认共振声音所在频带;S3、共振声音目标值确定:将特征响度做为量化共振声音的心理声学参数,计算滤波后声音文件的特征响度,将结果中共振声音对应频带上的响度值作为目标值;S4、共振声音传递路径分析:判断共振声音的来源是空气声传递还是结构声传递,如果是空气声传递则说明共振声音源头来自汽车总成本身,如果是结构声传递则通过模态计算确定共振声音源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根据产生共振声音的子系统位置确定测试位置,后视镜、刮水器、电动转向柱和天窗子系统测量时测试位置布置在驾驶员位置上;车窗和车门自吸锁子系统测量时测试位置布置在问题车门对应的乘员位置上;后背门锁、支杆和后刮水器子系统测量时测试位置布置在右后座椅位置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测试设备选用人工头,保证人工头紧贴在靠背及头枕上,人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