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转多工位移动加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加工设备类
,具体是一种内转多工位移动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不锈钢保温杯的杯体制作由拉伸、平头切边、成型等多重工序,传统的不锈钢保温杯体的加工方式有以下几种:
[0003]第一种加工方式为:在每台加工设备上安装上加工单道工序的工装夹具,如有六道工序,则在六台加工设备上分别安装对应各工序的工装夹具,并以此按作业指导书安排的工序进行依次加工,单道工序完工的半成品人工流转进行,类似的常规加工方式固有的弊端是:1、单道工序加工时,需加工前装夹、加工后取下、半成品放置;2、上下工序加工间,需容器内放置、工序间半成品流转;此两个主要的弊端形成的后果是加工效率低,辅助工时高,加工成本偏高。
[0004]第二种加工方式为:在每台加工设备上安装上加工单道工序的工装夹具,如有六道工序,则在六台加工设备上分别安装对应各工序的工装夹具,并在相邻的两台加工设备间设置机器人或智能机械臂,并以此按作业指导书安排的工序进行依次加工,单道工序完工的半成品由机器人或智能机械臂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转多工位移动加工装置,包括加工装置本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装置本体(100)包含机架(600),框架式的机架(600)上端面平铺安装桌面(610),桌面(610)中间留置通孔与框架式的机架(600)内腔连通,安装桌面(610)的机架(600)一侧面设扇形的缺口,缺口的一端连接进料传送带总成(200),缺口的另一端连接出料传送带总成(300),所述进料传送带总成(200)和出料传送带总成(300)均向外径向伸展;所述桌面(610)的台面依次排列安装工位一(410)、工位二(420)、工位三(430)、工位四(440)、工位五(450)、工位六(460),所述工位一(410)位于进料传送带总成(200)的一侧,所述工位六(460)位于出料传送带总成(300)的一侧;升降组件总成(500)直立安装在机架(600)内腔,所述升降组件总成(500)包含支撑平台箱体总成(900),上端正对桌面(610)通孔位置的支撑平台箱体总成(900)上端安装分割器总成(800),所述分割器总成(800)的旋转盘上端安装转盘(501),所述转盘(501)上端安装旋转卡爪总成(700),所述旋转卡爪总成(700)包含若干均布的卡爪(710),所述卡爪(710)能执行开启和闭合夹紧工作;所述加工装置本体(100)的工作均由控制系统(999)发出指令操作,所述控制系统(999)为PLC编程联动系统;所述控制系统(999)发出指令,卡爪(710)夹住进料传送带总成(200)上的工件(1000),升降组件总成(500)带动分割器总成(800)上升就位后,分割器总成(800)的转盘(501)带动卡爪(710)按程序设定的角度转动,卡爪(710)角度转动到位后,升降组件总成(500)带动分割器总成(800)下降就位,卡爪(710)同步把夹住的工件(1000)放置在工位一(410)内就位加工,工件(1000)依次在工位一(410)、工位二(420)、工位三(430)、工位四(440)、工位五(450)、工位六(460)依次在升降组件总成(500)的多工位移动加工后,把工件(1000)送入出料传送带总成(300)。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转多工位移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总成(500)包含支撑平台箱体总成(900)、分割器总成(800)和旋转卡爪总成(700),所述支撑平台箱体总成(900)设左侧板(505)和右侧板(511),所述左侧板(505)和右侧板(511)的底部设底板(510)固定连接、若干上下排列的前板(506)两端分别与左侧板(505)和右侧板(511)的前端面固定连接、若干上下排列的后板(512)两端分别与左侧板(505)和右侧板(511)的后端面固定连接,使左侧板(505)和右侧板(511)、底板(510)、前板(506)和后板(512)组合为箱体;所述底板(510)设电机固定架(508),所述电机固定架(508)安装伺服电机(507),朝下进入电机固定架(508)内腔中的伺服电机(507)的旋转轴安装驱动轮;所述电机固定架(508)内侧设丝杠支撑架(5091),所述丝杠支撑架(5091)设内腔,滚珠丝杠组合(509)的丝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元平,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狼牌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