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及其制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9054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路板,包括:电路板本体,在至少一表面具有多电性连接垫;绝缘保护层,设于该电路板本体表面,且具有相对应该电性连接垫的开孔,该开孔大于该电性连接垫且未接触该电性连接垫的周缘;以及焊锡材料,设于该电性连接垫的表面,且小于该电性连接垫的直径;从而使该焊锡材料经回焊工艺以形成一导电组件,并小于该绝缘保护层的开孔,以提供形成细间距电性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路板及其制法,更详细说,涉及一种电路板的 电性连接结构及制法。
技术介绍
目前广为使用的覆晶(Flip Chip)技术,是将一半导体芯片电性连 接于一电路板上,该半导体芯片具有一主动面,在该主动面具有多电 极垫,而该电路板表面相对于该电极垫具有电性连接垫,该电极垫与 该电性连接垫之间形成有焊锡结构,从而以提供该半导体芯片与该电 路板之间的电性连接与机械性连接。请参阅图1A至1E所示,是说明一种现有的电路板制作电性连接 结构的制法的剖视示意图;如图1A所示,是提供一电路板本体10, 该电路板本体10的至少一表面形成有多电性连接垫11,在该电路板本 体10的表面形成有一绝缘保护层12,该绝缘保护层12形成有开孔120 以露出该电性连接垫ll;如图1B所示,该绝缘保护层12表面置放一 网版13,且该网版13具有与该电性连接垫11相对应的开孔130,以 露出该电性连接垫11,而受限于对位精度,故该网版13的开孔130均 大于该绝缘保护层12的开孔120;如图1C所示,该开孔130中涂布 有焊锡材料14;如图1D所示,移除该网版13以露出该焊锡材料14, 因该网版13的开孔130大于该绝缘保护层12开孔120,而使该焊锡材 料14位于该绝缘保护层12表面形成有侧翼140;如图1E所示,该焊 锡材料14经回焊以形成一具有翼缘140'的导电组件14'。如上述的方式所成型的结构,该导电组件14,具有翼缘140',使该 导电组件14'占有一定面积,且该导电组件14,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间 距,以避免该电路板本体10与半导体芯片电性连接时,该导电组件14' 之间产生电性连接而产生短路的情况;因此,该导电组件14'之间无法 縮小间距,且该导电组件14'的翼缘140'占有相当面积,而无法达到高密度细间距分布的使用要求。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电路板的导电组件14,得以避免产生翼缘 140,,以提高分布密度,以达细间距分布的使用需求,己成为电路板业 界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即在提供一种 电路板及其制法,得以避免形成翼缘的导电组件,以提供细间距分布 的使用需求。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为提供一种电路板及其制法,使导电组件包覆 该电性连接垫,从而得以增加该电性连接垫与该导电组件之间的结合 力以提高可靠度。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路板,包括电路板本体,在 至少一表面具有多电性连接垫;绝缘保护层,设于该电路板本体表面, 且具有相对应该电性连接垫的开孔,该开孔大于该电性连接垫且未接 触该电性连接垫的周缘,而为非绝缘保护层定义连接垫(Non Solder Mask Defined Pad, NSMD);以及焊锡材料,设于该电性连接垫的表面, 且小于该电性连接垫的直径,该焊锡材料为锡(Sn)、银(Ag)、铜(Cu)、 铅(Pb)、铋(Bi)、锌(Zn)、铟(In)等所组成的群组的其中之一。依上述结构,该焊锡材料经回焊以成为一导电组件,并包覆在该 电性连接垫表面,且小于该绝缘保护层的开孔,又该导电组件上表面 具有一平整面。此外,该电路板本体的表面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线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结构,进一步包括至少一金属凸块,设于该电 性连接垫与焊锡材料之间,且该金属凸块的直径等于该焊锡材料,该 金属凸块为铜(Cu)、镍/金(Ni/Au,先形成镍层再形成金层)、铬(Cr)或镍 /钯/金(Ni/Pd/Au)。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结构,进一步包括至少一金属层,设于该电性 连接垫表面,该金属层为镍(Ni)、金(Au)、镍/金(Ni/Au,先形成镍层再 形成金层)、锌(Zn)及镍/钯/金(Ni/Pd/Au)。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一种电路板制法,包括提供一电路板本体, 该电路板本体的至少一表面具有多电性连接垫;在该电路板本体表面形成有一绝缘保护层,且形成有多开孔以对应露出该些电性连接垫, 该开孔大于该电性连接垫且未接触该电性连接垫的周缘,而为非绝缘保护层定义电性连接垫(Non Solder Mask Defined Pad, NSMD);该绝缘保护层的表面、该开孔的表面与该电性连接垫的表面形成有一第二导 电层,该第二导电层的表面形成有第二阻层,该第二阻层形成有第三 开口以露出该电性连接垫,且该第三开口小于该电性连接垫;在该开 口与该电性连接垫的表面电镀形成有焊锡材料,该焊锡材料为锡(Sn)、 银(Ag)、铜(Cu)、铅(Pb)、铋(Bi)、锌(Zn)、铟(In)等所组成的群组的 其中之一;以及移除该第二阻层及其所覆盖的第二导电层。依上述制法,进一步包括该焊锡材料经回焊(Reflow)以形成一导电 组件,以包覆于该电性连接垫表面,且小于该绝缘保护层的开孔,且 该导电组件上表面经整平(Coining)以形成一平整面。又依上述制法,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线路,形成于该电路板本体的 表面;该线路与电性连接垫的制法包括该电路板本体的至少一表面 形成有第一导电层,该第一导电层的表面形成有第一阻层,该第一阻 层形成有至少一第一开口与至少一第二开口以露出该第一导电层;该 第一开口电镀形成该线路,该第二开口电镀形成该电性连接垫;以及 移除该第一阻层及其所覆盖的第一导电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制法,进一步包括于该第二阻层的第三开口中 的第二导电层表面电镀形成焊锡材料之前,先电镀形成一金属凸块, 且该焊锡材料经回焊(Reflow)形成一导电组件,并包覆该金属凸块及电 性连接垫,且该导电组件小于该绝缘保护层的开孔,又该导电组件上 表面经整平(Coining)以形成一平整面;该金属凸块为铜(QO、镍/金 (Ni/Au)、铬(Cr)或镍/钯/金(Ni/Pd/Au)。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制法,进一步包括于该电性连接垫表面形成第 二导电层之前,先以化学沉积方式形成一金属层,该金属层为镍(Ni)、 金(Au)、镍/金(Ni/Au)、锌(Zn)或镍/钯/金(Ni/Pd/Au)。本专利技术的电路板及其制法,由于该电性连接垫为非绝缘保护层定 义连接垫(NSMD),绝缘保护层开孔大于该电性连接垫且未接触该电性 连接垫的周缘,且该焊锡材料小于该电性连接垫,当该焊锡材料经回 焊工艺以形成导电组件时,该导电组件位于该绝缘保护层的开孔中以避免产生现有的翼缘,从而縮小该导电组件之间的间距以达细间距的 使用需求;且该导电组件完全包覆在该电性连接垫表面,使该导电组 件与电性连接垫之间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得以增加该电性连接垫与该 导电组件之间的结合力,并且可提升该电路板本体与一半导体芯片结 合时的可靠度。附图说明图1A至图1E为显示现有的电路板制作电性连接结构的制法示意图2A至图21为本专利技术具电性连接结构的电路板的第一实施例制 法示意图3A至图3F为本专利技术具电性连接结构的电路板的第二实施例制 法示意图;以及图4A至图4F为本专利技术具电性连接结构的电路板的第三实施例制 法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 20 电路板本体11、 232电性连接垫12、 24绝缘保护层 120、 240开孔13 网版130 开孔14、 25焊锡材料140 侧翼14'、 25'导电组件140'翼缘21a第一导电层21b第二导电层22a第一阻层221a第一开口222a第二开口22b第二阻层 223b第三开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路板,包括: 电路板本体,在至少一表面具有多电性连接垫; 绝缘保护层,设于该电路板本体表面,且具有相对应该电性连接垫的开孔,该开孔大于该电性连接垫且未接触该电性连接垫的周缘;以及 焊锡材料,设于该电性连接垫的表面,且小于该电性连接垫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诗滨
申请(专利权)人:欣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