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端子、电连接器、线束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线束连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端子、电连接器、线束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端子上的接触弹簧向外部延伸且裸露,在使用或移动端子时,接触弹簧容易被外界环境中的物品剐蹭或碰撞,接触弹簧容易被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端子,该端子能够为接触弹簧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避免接触弹簧因裸露而被碰撞、损坏等,便于降低接触弹簧损坏的风险,同时利用第一弹性臂保证接触弹簧能够稳定地与对配端电接触,便于提高接触弹簧工作的稳定性。
[000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电连接器、线束和车辆。
[0005]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端子,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限定出插配腔,所述外壳的侧壁具有沿所述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二弹性臂用于将所述端子锁定于壳体;主体,所述主体包括接触弹簧,所述接触弹簧用于与插入所述插配腔的对配端电接触,且所述接触弹簧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子(10),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0),所述外壳(100)内限定出插配腔(101),所述外壳(100)的侧壁具有沿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弹性臂(110)和第二弹性臂(120),所述第二弹性臂(120)用于将所述端子(10)锁定于壳体;主体(200),所述主体(200)包括接触弹簧(210),所述接触弹簧(210)用于与插入所述插配腔(101)的对配端电接触,且所述接触弹簧(210)设于所述外壳(100)内,所述第一弹性臂(110)用于在所述接触弹簧(210)与所述对配端电接触时对所述接触弹簧(210)施加朝向所述对配端的作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臂(110)和所述第二弹性臂(120)悬臂设置,所述第一弹性臂(110)朝向所述外壳(100)内延伸,所述第二弹性臂(120)朝向所述外壳(100)外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弹簧(210)悬臂设置且包括第一弹性段(211)和第二弹性段(212),所述第一弹性段(211)和所述第二弹性段(212)弯折相连,所述第一弹性段(211)和所述第二弹性段(212)之间形成有配合槽(213),以使得所述第一弹性臂(110)的自由端止抵于所述配合槽(2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子(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弹簧(210)和所述第一弹性臂(110)分别为两个,每个所述第一弹性臂(110)与一个所述接触弹簧(210)配合,两个所述接触弹簧(210)的所述配合槽(213)背对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臂(110)和所述第二弹性臂(12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