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机的减振组件、激光雷达以及载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6527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38
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机的减振组件、激光雷达以及载具系统。其中,减振组件包括:支撑件,沿轴向方向延伸设置;弹性件,套设在支撑件的外侧,弹性件朝向支撑件的径向内侧表面至少部分与支撑件的外侧表面在径向方向上间隔设置,以在弹性件和支撑件之间形成环绕支撑件的气隙槽,其中,气隙槽在轴向方向上的第一端具有环形开口;以及加强筋部件,设置在支撑件的外侧表面或弹性件的径向内侧表面上,并位于邻近气隙槽的环形开口处,加强筋部件包括沿着支撑件的外侧表面或弹性件的径向内侧表面的周向设置的多个加强筋。置的多个加强筋。置的多个加强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机的减振组件、激光雷达以及载具系统


[0001]本公开涉及激光雷达
,尤其涉及用于电机的减振组件、激光雷达以及载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激光雷达,是以发射激光束探测目标的位置、速度等特征量的雷达系统。其工作原理是向目标发射探测激光束,然后将接收到的从目标反射回来的目标回波与发射信号进行比较,作适当处理后,就可获得目标的有关信息,如目标距离、方位、高度、速度、姿态、甚至形状等参数,从而对飞机、车辆等目标进行探测、跟踪和识别。激光雷达由激光发射机、光学接收机、转台和信息处理系统等组成,激光发射机将电脉冲变成光脉冲发射出去,光接收机再把从目标反射回来的光脉冲还原成电脉冲。
[0003]目前,激光雷达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车辆中,以用于检测车辆周围的环境。激光雷达一般设置有电机,用于驱动激光雷达转动,以便于激光雷达采集周围的环境图像。激光雷达电机在运行中会产生持续的振动,且振动能量会通过雷达传递到车体上,进而最终传递到车辆内的人耳中,此类噪声及振动的综合体验(NVH
‑‑‑
Noise、Vibraiton、Harshness)会很大影响驾乘人员的驾驶体验感。因此,急需设计一种激光雷达电机的减振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高车辆的驾驶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机的减振组件,该减振组件包括:支撑件,沿轴向方向延伸设置;弹性件,套设在支撑件的外侧,弹性件朝向支撑件的径向内侧表面至少部分与支撑件的外侧表面在径向方向上间隔设置,以在弹性件和支撑件之间形成环绕支撑件的气隙槽,其中,气隙槽在轴向方向上的第一端具有环形开口;以及加强筋部件,设置在支撑件的外侧表面或弹性件的径向内侧表面上,并位于邻近气隙槽的环形开口处,加强筋部件包括沿着支撑件的外侧表面或弹性件的径向内侧表面的周向设置的多个加强筋。
[0005]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激光雷达,该激光雷达包括:电机,电机设置有朝向电机的径向方向伸出的多个连接件;以及多个上述的减振组件,其中电机的多个连接件分别连接到对应的减振组件的弹性件上。
[0006]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载具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上述的激光雷达。
[0007]本公开实施例的减振组件在气隙槽的开口端设置加强筋部件,加强筋的设置能够减小气隙槽的环形开口的径向宽度,从而使得弹性件在环形开口处的振动范围变小,因此能够进一步达到减振的效果。同时,在振动力较大时,加强筋也能通过形变达到一定的减振效果,这是因为振动会先使减振组件变形且径向压缩气隙槽,在气隙槽变窄的过程中加强筋与支撑件或弹性件接触再次实现了减振效果。通过选择不同的加强筋数量,加强筋的厚
度、材料以及加强筋在该气隙槽中设置的位置能够达到不同的减振效果,同时,加强筋能够提升减振结构的刚度,减小了电机部件的振幅。
附图说明
[0008]在附图中,除非另外规定,否则贯穿多个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元素。这些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应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根据本申请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而不应将其视为是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
[0009]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减振组件的剖视图;
[0010]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减振组件的仰视图;
[0011]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减振组件的加强筋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安装在载体上的激光雷达的截面结构的示意图;
[0013]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安装在载体上的激光雷达的俯视图;以及
[0014]图6示出了使用本公开实施例的减振组件的激光雷达的隔振率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0016]下面将参照图1至图3详细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电机200的减振组件100。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减振组件100的剖视图,上述减振组件100可以用于激光雷达的电机200,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减振组件100还可以用于其他装置的电机200,其应用场景不限于激光雷达。如图1所示,上述减振组件100包括:支撑件110、弹性件120和加强筋部件130。
[0017]如图1所示,图中A方向表示轴向方向,R方向表示径向方向,另外周向方向(未在图1中示出)表示环绕轴向的方向,其中,轴线方向A、径向方向R以及周向方向共同组成一个完备的三维坐标系。图1中的减振组件100的剖面平行于方向A和方向R。支撑件110沿轴向方向延伸设置,支撑件110可以是圆柱体、长方体等形状的部件并且其轴线和图1中的轴线方向A平行。支撑件110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铁、铜、铝以及多种金属的合金。弹性件120套设在支撑件110的外侧,其包括朝向支撑件110的径向内侧表面121以及背离支撑件110的径向外侧表面122,径向内侧表面121和径向外侧表面122共同限定弹性件120的厚度,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20的厚度可以在0.5

1mm之间。弹性件120由弹性材料制成,上述弹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硅橡胶、EPDM(三元乙丙橡胶),上述弹性材料在确保弹性件120具有一定弹性可以发生形变的同时又保证其具有一定的刚度。弹性件120朝向支撑件110的径向内侧表面121至少部分与支撑件110的外侧表面在径向方向上间隔设置,以在弹性件120和支撑件110之间形成环绕支撑件110的气隙槽123。如图1所示,在弹性件120的轴向方向上的上部,弹性件120的径向内侧表面121和支撑件110的外侧表面贴合,这两者可以使用胶粘合在一起,以确保它们不会相对滑动;在弹性件120的轴向方向上的下部,弹性件120的径向内侧表面121和支撑件110的外侧表面分离以共同形成气隙槽123。因此,气隙槽123的开口朝向下设置。在图1
所示的实施例中,弹性件120具有沿周向旋转对称的形状,因此,可以理解,气隙槽123在轴向方向上的第一端(即图1所示的下端)将具有环形开口124。
[0018]加强筋部件130设置在支撑件110的外侧表面或弹性件120的径向内侧表面121上,并位于邻近气隙槽123的环形开口124处,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加强筋部件130设置在弹性件120的径向内侧表面121上。加强筋部件130包括沿着支撑件110的外侧表面或弹性件120的径向内侧表面121的周向设置的多个加强筋131,加强筋131的存在使得上述环形开口124变窄。上述加强筋部件130邻近气隙槽123的环形开口124可以理解为:加强筋部件130到环形开口124之间的距离小于气隙槽123轴向上整体长度的1/3,或者更小,例如小于气隙槽123轴向长度的1/5、1/7等。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减振组件100的仰视图,如图2所示,该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机的减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组件包括:支撑件,沿轴向方向延伸设置;弹性件,套设在所述支撑件的外侧,所述弹性件朝向所述支撑件的径向内侧表面至少部分与所述支撑件的外侧表面在径向方向上间隔设置,以在所述弹性件和所述支撑件之间形成环绕所述支撑件的气隙槽,其中,所述气隙槽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第一端具有环形开口;以及加强筋部件,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外侧表面或所述弹性件的径向内侧表面上,并位于邻近所述气隙槽的环形开口处,所述加强筋部件包括沿着所述支撑件的外侧表面或所述弹性件的径向内侧表面的周向设置的多个加强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部件设置在所述弹性件的径向内侧表面上,其中,所述多个加强筋朝向所述支撑件突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部件与所述弹性件一体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部件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外侧表面上,其中,所述多个加强筋朝向所述弹性件突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部件包括:底环,套设在所述支撑件的外侧;以及所述多个加强筋,沿着所述底环的周向布置在所述底环上。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背离所述支撑件的径向外侧表面中形成有沿着所述弹性件的周向延伸的环形卡槽。7.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形成所述气隙槽的径向内侧表面的至少部分沿所述轴向方向倾斜设置,以使得所述气隙槽的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第一端的径向尺寸小于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第二端的径向尺寸。8.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钢路丽睿
申请(专利权)人:图达通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