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体内可降解组织贴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5831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体内可降解组织贴片及其制备方法,该组织贴片包括组织粘附层和组织防粘层,其中,所述组织粘附层包括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体内可降解组织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组织粘合材料,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体内可吸收的多层组织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组织粘合材料通常用于将伤口覆盖或密封以防止或减少伤口渗漏、出血或者体液渗出,与传统外科手术常使用缝合线、U形钉等方式将受伤或者手术后的组织结合在一起相比,传统外科手术结合方式难免出现组织的二次损伤、漏液等问题,组织贴片成为了缝合线、U形钉的代替物。优良的组织贴片应该生物可降解,并且具有生物相容性,这意味着组织贴片是无毒的,并且在人体内可以通过水解或者酶解等方式分解,通过呼吸系统或者泌尿系统排出体外,避免二次手术取出对患者构成伤害的风险。除此之外,组织贴片还应该不引起炎症或者免疫反应,或者将可能引起的炎症或者免疫反应控制到最小化,而且组织贴片对受损组织不应具有刺激作用或者抑制组织的愈合过程。
[0003]中国专利CN101378791B公开了一种组织粘合片,以N

乙烯基吡咯烷酮、丙烯酸、丙烯酸

N

羟基琥珀酰亚胺酯为原料合成的三元共聚物作为反应性官能团材料,虽然,该组织粘合片具有较好的组织粘附性,避免了诱发免疫反应的风险,但是,由于其中的三元共聚物采用丙烯酸为原料,该组织粘合片的酸性较强,导致其生物相容性差。虽然丙烯酸在三元共聚物中的摩尔占比仅约25%,但是丙烯酸带来的较强酸性不利于细胞生长繁殖或存活,不利于组织愈合;此外,组织贴片酸性较强还会损伤红细胞膜,存在着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高引起毒性反应对肾脏等其它器官造成影响或者溶血释放磷脂引起血栓形成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组织粘合贴片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体内可降解的组织贴片及其制备方法,该组织贴片不仅具有良好的组织粘附性,而且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生物体内可降解组织贴片包括:
[0006]组织粘附层,所述组织粘附层包括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丙烯酰基甘氨酸

丙烯酰基甘氨酸琥珀酰亚胺活性酯)三元共聚物;
[0007]组织防粘层,所述组织防粘层包括具有成膜性质的高分子聚合物。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原料中,丙烯酰基甘氨酸与丙烯酰基甘氨酸琥珀酰亚胺活性酯的单体投料摩尔比为1:4至4:1,在优选实施方式中,丙烯酰基甘氨酸与丙烯酰基甘氨酸琥珀酰亚胺活性酯的单体投料摩尔比为1:2至2:1。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组织贴片的浸提液的pH值为5.5至6.5。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组织贴片包含至少两层组织防粘层和至少一层组织粘附层,其中,组织粘附层与组织防粘层交替布置,并且,组织粘附层夹置于组织防粘层之间。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组织粘附层中的乙烯基吡咯烷酮在所述三元共聚物中所占的摩尔百分数为50%。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具有成膜性质的高分子聚合物选自下列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聚(丙交酯

乙交酯)、聚己内酯,聚乳酸,聚羟基乙酸,聚乙二醇。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组织贴片的粘合强度为2N至6N。
[0014]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制备生物体内可降解的组织贴片的方法,其包括:
[0015]形成组织防粘层:提供包含具有成膜性质的高分子聚合物的溶液,经浇铸、干燥后形成组织防粘层;
[0016]在经干燥的组织防粘层之上形成组织粘附层:提供包含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丙烯酰基甘氨酸

丙烯酰基甘氨酸琥珀酰亚胺活性酯)三元共聚物的溶液,将该溶液浇铸于组织防粘层之上,干燥后形成组织粘附层,即可得到组织贴片。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丙烯酰基甘氨酸

丙烯酰基甘氨酸琥珀酰亚胺活性酯)三元共聚物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0018]a)合成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丙烯酰基甘氨酸)共聚物:将丙烯酰基甘氨酸和乙烯基吡咯烷酮溶于溶剂中,在引发剂作用下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得到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丙烯酰基甘氨酸)共聚物溶液;
[0019]b)合成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丙烯酰基甘氨酸

丙烯酰基甘氨酸琥珀酰亚胺活性酯)三元共聚物:将预溶于溶剂的N

羟基琥珀酰亚胺溶液加入到步骤a)得到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丙烯酰基甘氨酸)共聚物溶液中,在脱水剂作用下发生缩合反应得到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丙烯酰基甘氨酸

丙烯酰基甘氨酸琥珀酰亚胺活性酯)三元共聚物。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b)中,所述丙烯酰基甘氨酸与N

羟基琥珀酰亚胺的摩尔比为4:1至1:4或者1:2至2:1。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经干燥形成的组织粘附层之上重复形成组织防粘层。
[0022]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组织贴片而言,本专利技术的组织贴片不仅具有良好的组织粘合强度,而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具体而言,由于本专利技术的组织粘附层包括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丙烯酰基甘氨酸

丙烯酰基甘氨酸琥珀酰亚胺活性酯)三元共聚物,其浸提液pH值为5.5至6.5,可避免现有技术中的组织贴片因丙烯酸导致的酸性过强问题,降低组织贴片对组织的刺激性,有利于细胞生长繁殖或存活,可有效促进组织愈合。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组织贴片还具有良好的组织粘附性,满足组织贴片对于粘合强度的要求,其中所含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丙烯酰基甘氨酸

丙烯酰基甘氨酸琥珀酰亚胺活性酯)三元共聚物中,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和聚丙烯酰基甘氨酸中的杂环胺、酰胺、羧基通过范德华力或者氢键作用为组织贴片与组织表面的初始接触提供良好的粘合力,而且,聚丙烯酰基甘氨酸中的羧基为羟基琥珀酰亚胺提供反应位点,由此得到聚丙烯酰基甘氨酸琥珀酰亚胺活性酯,该琥珀酰亚胺活性酯能够与组织表面的氨基、羰基等基团发生氨基反应或醛基反应等化学反应,使组织贴片与组织表面形成稳定的共价键,粘附力更强。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组织贴片的红外吸收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和实质内容构成任何限定。
[0025]本专利技术的组织粘附层包括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丙烯酰基甘氨酸

丙烯酰基甘氨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生物体内可降解组织贴片,其包括:组织粘附层,所述组织粘附层包括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丙烯酰基甘氨酸

丙烯酰基甘氨酸琥珀酰亚胺活性酯)三元共聚物;组织防粘层,所述组织防粘层包括具有成膜性质的高分子聚合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贴片,其中,在所述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原料中,丙烯酰基甘氨酸与丙烯酰基甘氨酸琥珀酰亚胺活性酯的单体投料摩尔比为1:4至4: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织贴片,其中,在所述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原料中,丙烯酰基甘氨酸与丙烯酰基甘氨酸琥珀酰亚胺活性酯的单体投料摩尔比为1:2至2: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贴片,其浸提液的pH值为5.5至6.5。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贴片,包含至少两层组织防粘层和至少一层组织粘附层,其中,组织粘附层与组织防粘层交替布置,并且,组织粘附层夹置于组织防粘层之间。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贴片,其中,在所述组织粘附层中,乙烯基吡咯烷酮在所述三元共聚物中所占的单体投料摩尔百分数为50%。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组织贴片,其中,所述具有成膜性质的高分子聚合物选自下列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聚(丙交酯

乙交酯)、聚己内酯,聚乳酸,聚羟基乙酸,聚乙二醇。8.如权利要求1所述组织贴片,其中,所述组织贴片的粘合强度为2N至6N。9.用于制备生物体内可降解的组织贴片的方法,其包括:形成组织防粘层:提供包含具有成膜性质的高分子聚合物的溶液,经浇铸、干燥后形成组织防粘层;在经干燥的组织防粘层之上形成组织粘附层:提供包含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丙烯酰基甘氨酸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光伟潘信王萌陈凯立
申请(专利权)人:诺一迈尔苏州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