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的转向灯自动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4629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的转向灯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导航单元、处理单元、执行单元、电源模块和环境探测单元,环境探测单元包括摄像头和四个多模式毫米波雷达,四个多模式毫米波雷达分别安装在车辆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以及右后侧,摄像头安装在车辆的正前侧,四个多模式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均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处理单元通信连接,每个多模式毫米波雷达均包括天线模块和控制模块,天线模块与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天线模块实现短距、中距和远距三种模式,采用上述结构,利用少数量的雷达即可实现车辆车身无盲区,减少智能驾驶对雷达数量的依赖,从而降低智能驾驶成本。从而降低智能驾驶成本。从而降低智能驾驶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的转向灯自动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的转向灯自动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如果需要换道或转弯,应当开启转向灯,给周围车辆和行人以提醒,并且推及到无人驾驶技术中,在对道路识别进行控制的同时,还需要根据路况对转向灯的自动开启和熄灭进行控制。已有的解决方案大多是考虑车辆转向时的转向灯控制,缺乏对车辆换道过程中的转向灯控制策略。
[0003]为解决以上问题,现有公开专利(CN104999958A)公开了一种转向灯自动控制方法,其包括如果本车当前行驶道路为非单行道,当本车需要换道时,基于当前路况判断是否满足换道条件,当满足换道条件时开启转向灯,换道完毕后关闭转向灯,还公开了一种转向灯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导航单元,用于规划行驶路线;环境探测单元,用于获取行车路况;主控模块,用于基于来自导航单元和环境探测单元的数据判断本车是否需要换道,当需要换道时判断是否满足换道条件,当满足换道条件时发出转向灯开启命令,换道完毕后发出转向灯关闭命令,利用上述系统及方法能够在车辆换道过程中辅助控制转向灯的开启和关闭。
[0004]现有的转向灯自动控制系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利用环境探测单元实时获取车辆的行车路况,但现有的环境探测单元通常采用在车辆中设置4个毫米波角雷达和一个前向雷达,实现车辆的环境感知的功能,车辆整体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的转向灯自动控制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转向灯自动控制系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利用环境探测单元实时获取车辆的行车路况,但现有的环境探测单元通常采用在车辆中设置4个毫米波角雷达和一个前向雷达,实现车辆的环境感知的功能,车辆整体的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的转向灯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导航单元、处理单元、执行单元、电源模块和环境探测单元,所述导航单元用于规划行驶路线,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进行换道决策,所述执行单元用于接收处理单元的信号指令,并激活和关闭转向灯,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导航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和所述执行单元供电;
[0007]所述环境探测单元用于获取行车路况,所述环境探测单元与所述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环境探测单元的信息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单元的信息输入端相连,所述环境探测单元包括摄像头和四个多模式毫米波雷达,四个所述多模式毫米波雷达分别安装在车辆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以及右后侧,所述摄像头安装在车辆的正前侧,四个所述多模式毫米波雷达和所述摄像头均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处理单元通信连接,每个所述多模式毫米波雷达均包括天线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天线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天线模块实现短距、中距和远距三种模式,每个所述多模式毫米波雷达上
的所述天线模块均包括发射天线组和接收天线组,所述发射天线组包括第一发射天线、第二发射天线及第三发射天线,所述接收天线组包括第一接收天线、第二接收天线、第三接收天线和第四接收天线;
[0008]在短距模式下,所述第一发射天线及所述第二发射天线工作,所述第一接收天线、所述第二接收天线、所述第三接收天线和所述第四接收天线均工作;
[0009]在所述中距模式下,所述第一发射天线工作,所述第一接收天线、所述第二接收天线和所述第三接收天线工作;
[0010]在所述远距模式下,所述第三发射天线工作,所述第一接收天线、第二接收天线和第三接收天线工作。
[0011]其中,所述环境探测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AiP毫米波雷达,所述AiP毫米波雷达通过无线上传模块与所述处理单元通信连接。
[0012]其中,所述环境探测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环视摄像头,所述环视摄像头通过无线上传模块与所述处理单元通信连接。
[0013]其中,所述短距模式下的所述天线模块使用宽带宽,测距范围不小于20m;所述中距模式下的所述天线模块使用窄带宽,测距范围不小于80m;所述远距模式下的所述天线模块使用窄带宽,测距范围不小于160m。
[0014]其中,所述行车路况包括路面车道总数、车道类型、车道方向、弯道曲率、路面交通信息、本车位置、车速信息、各车道上车辆的速度及其与本车的距离信息。
[0015]其中,所述无人驾驶汽车的转向灯自动控制系统还包括故障自诊断模块和手动开关控制单元,所述故障自诊断模块用于诊断所述执行单元的故障,并将故障码传递给显示器的同时启动手动开关控制单元,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汽车的转向状态或故障码以便维修,所述手动开关控制单元用于手动拨杆开启或关闭转向灯。
[0016]其中,所述故障自诊断模块包括报警器、故障码存储库和触发电路,当所述执行单元出现故障时,将故障码发送给所述显示器以便维修,同时所述触发电路工作,所述报警器发出蜂鸣声以提醒驾驶员自动转向功能失效,下次转向时可通过所述手动开关控制单元开启或关闭转向灯。
[0017]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的转向灯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导航单元、处理单元、执行单元、电源模块和环境探测单元,所述环境探测单元包括摄像头和四个多模式毫米波雷达,由于所述环境探测单元包括所述摄像头和四个所述多模式毫米波雷达,四个所述多模式毫米波雷达分别安装在车辆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以及右后侧,所述摄像头安装在车辆的正前侧,四个所述多模式毫米波雷达和所述摄像头均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处理单元通信连接,每个所述多模式毫米波雷达均包括天线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天线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天线模块实现短距、中距和远距三种模式,采用上述结构,利用少数量的雷达即可实现车辆车身无盲区,减少智能驾驶对雷达数量的依赖,从而降低智能驾驶成本。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无人驾驶汽车的转向灯自动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多模式毫米波雷达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无人驾驶汽车的转向灯自动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无人驾驶汽车的转向灯自动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
[0023]101

导航单元、102

处理单元、103

执行单元、104

电源模块、105

环境探测单元、106

摄像头、107

多模式毫米波雷达、108

天线模块、109

控制模块、110

发射天线组、1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的转向灯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导航单元、处理单元、执行单元和电源模块,所述导航单元用于规划行驶路线,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进行换道决策,所述执行单元用于接收处理单元的信号指令,并激活和关闭转向灯,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导航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和所述执行单元供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境探测单元,所述环境探测单元用于获取行车路况,所述环境探测单元与所述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环境探测单元的信息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单元的信息输入端相连;所述环境探测单元包括摄像头和四个多模式毫米波雷达,四个所述多模式毫米波雷达分别安装在车辆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以及右后侧,所述摄像头安装在车辆的正前侧,四个所述多模式毫米波雷达和所述摄像头均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处理单元通信连接,每个所述多模式毫米波雷达均包括天线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天线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天线模块实现短距、中距和远距三种模式,每个所述多模式毫米波雷达上的所述天线模块均包括发射天线组和接收天线组,所述发射天线组包括第一发射天线、第二发射天线及第三发射天线,所述接收天线组包括第一接收天线、第二接收天线、第三接收天线和第四接收天线;在短距模式下,所述第一发射天线及所述第二发射天线工作,所述第一接收天线、所述第二接收天线、所述第三接收天线和所述第四接收天线均工作;在所述中距模式下,所述第一发射天线工作,所述第一接收天线、所述第二接收天线和所述第三接收天线工作;在所述远距模式下,所述第三发射天线工作,所述第一接收天线、第二接收天线和第三接收天线工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驾驶汽车的转向灯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集结号机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