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气蓄热焚烧RTO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4556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尾气蓄热焚烧RTO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尾气通入洗涤塔进行过滤;S2尾气与助燃气体经过烟气混合设备进行混合;S3混合后气体通过主风机吹入预热设备进行预加热至200℃~260℃;S4通过预热设备的尾气进入RTO设备;S5进入RTO设备内的尾气经过蓄热室1进行加热;通过预加热设备对未处理的尾气进行预加热,使得尾气进入RTO设备内能更快得被蓄热室进行加热到工作温度,加快RTO设备的工作效率,同时使用热交换机将分解后的气体热量传导入预加热设备对未处理的尾气进行加热,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采用三级加热的方式能在短时间能对尾气进行升温,避免了预热过程中大量热量流失,更节省能源。更节省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尾气蓄热焚烧RTO处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RTO处理
,具体为一种尾气蓄热焚烧RTO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 RTO 是蓄热式排气处理装置的简称,烤箱废气与天然气混合后进行高效燃烧,除去废气中有害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装置,它对烤箱内产生的甲醛、乙酰苯胺的浓度降低有很大作作用。工作原理是把有机废气直接加热到800 ℃以上的高温,氧化分解。氧化后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陶资蓄热部分,由于陶瓷具有良好的蓄热性,从而使炉腔始终维持在很高的工作温度,节省废气预热、升温的燃料消耗。陶瓷蓄热部分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腔室组成,热解后的相对干净的气体在进入尾气处理系统或直接排放前需对每个腔室进行吹扫保证VOC 的去除率。
[0003]现有的RTO工艺在处理尾气时,会使用风机将尾气加速通入RTO设备内,因此尾气在蓄热室内停留的时间较短,无法在短时间能将尾气加热到工作温度,因此需要再次添加天热气加热尾气,这样会导致资源利用率降低且处理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尾气蓄热焚烧RTO处理工艺,具备处理效率高,能量利用率高等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提高RTO设备处理尾气效率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尾气蓄热焚烧RTO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尾气通入洗涤塔进行过滤;S2尾气与助燃气体经过烟气混合设备进行混合;S3混合后气体通过主风机吹入预热设备进行预加热至200℃~260℃;S4通过预热设备的尾气进入RTO设备;S5进入RTO设备内的尾气经过蓄热室1进行加热;S6尾气进入燃烧室进行充分燃烧,同时开启扫吹风机将蓄热室3内的残留尾气出入燃烧室进行燃烧;S7分解后的尾气经过蓄热室2排出同时对蓄热室2进行预加热;S8重复步骤1~7,重复步骤5前通过旋转RTO设备将蓄热室1切换为蓄热室2,并且将分解后的尾气从蓄热室3排出;S9重复步骤1~8,重复步骤5前通过旋转RTO设备将蓄热室2切换为蓄热室3,并且将分解后的尾气从蓄热室1排出;S10将分解后的气体通入热交换机进行换热,换热产生的余热进入预热设备对尾气进行预热;
S11经过热交换机的气体通入烟囱进行排放。
[0006]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洗涤塔包括玻璃纤维层和活性炭层,尾气首先通过活性炭层进行初步过滤,使用活性炭层对尾气中无法处理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氨气等有毒有害气体进行吸收,再经过玻璃纤维层进行二次过滤,使用玻璃纤维层对尾气中的油雾、酸雾进行过滤,避免尾气中过多无法处理的杂物影响尾气的燃烧效率。
[0007]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的,主风机的尾端设置有阻火器,避免尾气在输送管道内部发生燃烧,预热设备内部分为三级加热室,从前往后分别使用水蒸汽加热、电热丝加热、明火加热,采样逐级加热的方式,使得快速通过预热设备的尾气能在短时间能达到相应的温度,避免了预热过程中大量热量流失,更节省能源。
[0008]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RTO设备的底部设置有旋转阀,且该旋转阀由电机控制进行匀速转动,通过匀速转动的旋转阀带动RTO设备内的蓄热室1、蓄热室2、蓄热室3进行切换,保证了工序的连贯性,且无需多次切换阀门,也更利于对残留尾气的二次燃烧,RTO设备的外壁设置有热旁通管道,且该热旁通管道与热交换机贯通连接,将燃烧室内的多余热量排出,对燃烧室内温度进行调控,同时将燃烧室内多余热量通过热交换机传输到预加热设备内。
[0009]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燃烧室外接有天然气管道,以及助燃风输送风机,使得天然气充分燃烧提高燃烧室内温度,使得尾气在燃烧室能充分燃烧分解,燃烧室的内部设置有点火器以及温度检测计,使得点火器点燃天然气,使用温度检测计检测燃烧室内的温度。
[0010]优选的,所述步骤S5、S6、S7中,蓄热室1与蓄热室2、蓄热室3的空间分布一致,保证蓄热室1、蓄热室2、蓄热室3的功能效果一致,蓄热室1与蓄热室2、蓄热室3的内部设置有多块陶瓷填料床,陶瓷填料床的性能更适合与尾气和分解后气体进行热量交换。
[0011]优选的,所述步骤S10中,热交换机为板式热交换机,板式热交换机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传热效率高、操作灵活性大、应用范围广、热损失小、安装和清洗方便,使用效果好且后期维修简单,热交换机中使用蒸汽和净水为换热介质,效率高且无污染以及可重复利用,热交换机外接有循环水泵,通过循环水泵将热交换机内的蒸汽导入预加热设备进行初步预热,然后冷却下来的蒸汽进入热交换机进行加热。
[0012]优选的,所述步骤S11中,烟囱的内壁设置有气体采样器,对烟囱排放的气体进行采样,便于检测排放气体是否符合标准,烟囱与RTO连通管道处设置有温度检测计以及旁通管道,旁通管道的一端通入降温池,对排放气体进行温度检测,若温度过高则需要调整蓄热室1、蓄热室2、蓄热室3内陶瓷填料床的数量与分布,提高热交换速率或者降低尾气通入速率,使用降温 池对排放气体进行降温。
[0013](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尾气蓄热焚烧RTO处理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尾气蓄热焚烧RTO处理工艺,通过预加热设备对未处理的尾气进行预加热,使得尾气进入RTO设备内能更快得被蓄热室进行加热到工作温度,加快RTO设备的工作效率,同时使用热交换机将分解后的气体热量传导入预加热设备对未处理的尾气进行加热,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采用三级加热的方式能在短时间能对尾气进行升温,避免了预热过程中大量热量流失,更节省能源。
[0014]2、该尾气蓄热焚烧RTO处理工艺,通过设置洗涤池对未处理尾气进行处理,使用活性炭层对尾气中无法处理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氨气等有毒有害气体进行吸收,再经过玻璃纤维层进行二次过滤,使用玻璃纤维层对尾气中的油雾、酸雾进行过滤,避免尾气中过多无法处理的杂物影响尾气的燃烧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尾气蓄热焚烧RTO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尾气通入洗涤塔进行过滤,洗涤塔包括玻璃纤维层和活性炭层,尾气首先通过活性炭层进行初步过滤,使用活性炭层对尾气中无法处理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氨气等有毒有害气体进行吸收,再经过玻璃纤维层进行二次过滤,使用玻璃纤维层对尾气中的油雾、酸雾进行过滤,避免尾气中过多无法处理的杂物影响尾气的燃烧效率;S2尾气与助燃气体经过烟气混合设备进行混合;S3混合后气体通过主风机吹入预热设备进行预加热至200℃~260℃,主风机的尾端设置有阻火器,避免尾气在输送管道内部发生燃烧,预热设备内部分为三级加热室,从前往后分别使用水蒸汽加热、电热丝加热、明火加热,使得快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气蓄热焚烧RTO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尾气通入洗涤塔进行过滤;S2尾气与助燃气体经过烟气混合设备进行混合;S3混合后气体通过主风机吹入预热设备进行预加热至200℃~260℃;S4通过预热设备的尾气进入RTO设备;S5进入RTO设备内的尾气经过蓄热室1进行加热;S6尾气进入燃烧室进行充分燃烧,同时开启扫吹风机将蓄热室3内的残留尾气出入燃烧室进行燃烧;S7分解后的尾气经过蓄热室2排出同时对蓄热室2进行预加热;S8重复步骤1~7,重复步骤5前通过旋转RTO设备将蓄热室1切换为蓄热室2,并且将分解后的尾气从蓄热室3排出;S9重复步骤1~8,重复步骤5前通过旋转RTO设备将蓄热室2切换为蓄热室3,并且将分解后的尾气从蓄热室1排出;S10将分解后的气体通入热交换机进行换热,换热产生的余热进入预热设备对尾气进行预热;S11经过热交换机的气体通入烟囱进行排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气蓄热焚烧RTO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洗涤塔包括玻璃纤维层和活性炭层,尾气首先通过活性炭层进行初步过滤,再经过玻璃纤维层进行二次过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气蓄热焚烧RTO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主风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恩腾路宗蕾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如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