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止有机废气堵塞的RTO蓄热氧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4909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0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防止有机废气堵塞的RTO蓄热氧化装置,涉及蓄热氧化装置技术领域,包括RTO蓄热氧化装置主体,所述RTO蓄热氧化装置主体包括有旋流式喷淋塔和干式过滤器,所述干式过滤器的外侧设置有CO炉,所述CO炉的一侧设置有增压分散式过滤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第四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五电磁阀和增压分散式过滤机构内部结构之间的配合,关闭第四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五电磁阀,开启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废气分散进入一级活性炭吸附塔和二级活性炭吸附塔中,由于一级活性炭吸附塔底部位置,废气压力大,废气进入一级活性炭吸附塔中的量多于二级活性炭吸附塔,关闭第一电磁阀,利用风机进行鼓风,增加废气传导的压力。气传导的压力。气传导的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防止有机废气堵塞的RTO蓄热氧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蓄热氧化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可防止有机废气堵塞的RTO蓄热氧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RTO蓄热氧化装置是一种高效有机废气治理设备。与传统的催化燃烧、直燃式热氧化炉相比,具有热效率高、运行成本低、能处理大风量低浓度废气等特点,浓度稍高时,还可进行二次余热回收,大大降低生产运营成本。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4]1、现有RTO蓄热氧化装置在使用时,在进行活性炭吸附时,由于大量有机废气涌向同一吸附塔,管道转折处易出现有机废气堵塞的问题,另外,废气传导的压力不足,易会加剧废气堵塞;
[0005]2、现有RTO蓄热氧化装置在使用时,传导管道的内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附着部分杂质污物,会加大管道堵塞的可能性,增加设备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防止有机废气堵塞的RTO蓄热氧化装置,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对有机废气进行分散处理并加大废气传导压力的能力,解决大量有机废气涌向同一吸附塔,管道转折处易出现有机废气堵塞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传导管道的内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附着部分杂质污物问题,以达到对管道内壁进行有效清理的效果。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可防止有机废气堵塞的RTO蓄热氧化装置,包括RTO蓄热氧化装置主体,所述RTO蓄热氧化装置主体包括有旋流式喷淋塔和干式过滤器,所述干式过滤器的外侧设置有CO炉,所述CO炉的一侧设置有增压分散式过滤机构,所述增压分散式过滤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反向脱污机构。
[0009]所述增压分散式过滤机构包括有一级活性炭吸附塔和二级活性炭吸附塔,所述二级活性炭吸附塔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风机。
[0010]所述反向脱污机构包括有开孔折板,所述开孔折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的下侧设置有换能器。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干式过滤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传导管道,所述传导管道的一端延伸至CO炉的内部,所述CO炉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排放管,所述传导管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五电磁阀。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一级活性炭吸附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一级竖管,所述一级竖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所述二级活性炭吸附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二级竖管,所述二级竖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阀。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一级竖管、二级竖管的底部均延伸至传导管道的内部且与传导管道的内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一级活性炭吸附塔、二级活性炭吸附塔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连通管,所述第一风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排放管。
[001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通管的顶部延伸至第二排放管的内部,所述第一风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一端延伸至CO炉的内部。
[0015]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反向脱污机构包括有下方型套壳,所述下方型套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超声波发生器,所述换能器的底部与超声波发生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下方型套壳的一侧固定安装有L型导声管,所述L型导声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三电磁阀,所述L型导声管的一端延伸至传导管道的内部。
[0016]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下方型套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鼓风套壳,所述开孔折板的顶部与鼓风套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鼓风套壳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风管,所述鼓风套壳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鼓风套壳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风管,所述风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四电磁阀,所述风管的一端延伸至传导管道的内部。
[001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8]1、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防止有机废气堵塞的RTO蓄热氧化装置,采用第四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五电磁阀和增压分散式过滤机构内部结构之间的配合,关闭第四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五电磁阀,开启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废气分散进入一级活性炭吸附塔和二级活性炭吸附塔中,由于一级活性炭吸附塔底部位置,废气压力大,废气进入一级活性炭吸附塔中的量多于二级活性炭吸附塔,一段时间后,关闭第一电磁阀,利用风机进行鼓风,增加废气传导的压力。
[0019]2、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防止有机废气堵塞的RTO蓄热氧化装置,采用反向脱污机构内部结构之间的配合,关闭第二电磁阀和第一电磁阀,开启第四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五电磁阀,超声波发生器输出电功率,配合换能器将电功率转化为机械功率,超声波通过L型导声管进入传导管道,对传导管道内壁上附着的污渍进行高频振动,利用风机进行鼓风产生气流,气流流经半导体制冷片降温后,沿风管进入传导管道,杂质在高频振动以及风力作用下,从排污管排出,有效地对传导管道进行清洁。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增压分散式过滤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反向脱污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反向脱污机构的示意图。
[0024]图中:1、RTO蓄热氧化装置主体;2、旋流式喷淋塔;3、干式过滤器; 31、传导管道;4、CO炉;41、第一排放管;5、增压分散式过滤机构;51、一级活性炭吸附塔;52、二级活性炭吸附塔;53、一级竖管;531、第一电磁阀;54、二级竖管;541、第二电磁阀;55、连通管;56、第二排放管;57、第一风机;571、导气管;6、反向脱污机构;61、下方型套壳;611、超声波发生器;612、换能器;613、L型导声管;614、第三电磁阀;62、鼓风套壳; 621、进风管;622、开孔折板;623、第二风机;624、半导体制冷片;63、风管;631、第四电磁阀;64、排污管;641、第五电磁
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防止有机废气堵塞的RTO蓄热氧化装置,包括RTO蓄热氧化装置主体1,RTO蓄热氧化装置主体1包括有旋流式喷淋塔2和干式过滤器3,干式过滤器3的外侧设置有CO炉4,CO炉4 的一侧设置有增压分散式过滤机构5,增压分散式过滤机构5的一侧设置有反向脱污机构6,增压分散式过滤机构5包括有一级活性炭吸附塔51和二级活性炭吸附塔52,二级活性炭吸附塔52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风机57,反向脱污机构6包括有开孔折板622,开孔折板62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风机623,第二风机623的下侧设置有换能器612,干式过滤器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传导管道31,传导管道31的一端延伸至CO炉4的内部,CO炉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排放管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防止有机废气堵塞的RTO蓄热氧化装置,包RTO蓄热氧化装置主体(1),所述RTO蓄热氧化装置主体(1)包括有旋流式喷淋塔(2)和干式过滤器(3),所述干式过滤器(3)的外侧设置有CO炉(4),其特征在于:所述CO炉(4)的一侧设置有增压分散式过滤机构(5),所述增压分散式过滤机构(5)的一侧设置有反向脱污机构(6);所述增压分散式过滤机构(5)包括有一级活性炭吸附塔(51)和二级活性炭吸附塔(52),所述二级活性炭吸附塔(52)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风机(57);所述反向脱污机构(6)包括有开孔折板(622),所述开孔折板(62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风机(623),所述第二风机(623)的下侧设置有换能器(6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止有机废气堵塞的RTO蓄热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式过滤器(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传导管道(31),所述传导管道(31)的一端延伸至CO炉(4)的内部,所述CO炉(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排放管(41),所述传导管道(3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排污管(64),所述排污管(6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五电磁阀(64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止有机废气堵塞的RTO蓄热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活性炭吸附塔(5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一级竖管(53),所述一级竖管(5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阀(531),所述二级活性炭吸附塔(5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二级竖管(54),所述二级竖管(5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阀(54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防止有机废气堵塞的RTO蓄热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竖管(53)、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恩腾路宗蕾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如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