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吊机构及软索平衡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3110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起吊机构及软索平衡吊,起吊机构,包括吊臂及软索,所述吊臂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动滑轮,所述吊臂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所述动滑轮是在所述吊臂内部滑动的气缸,所述吊臂的内部靠近所述气缸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第一定滑轮,所述吊臂的内部背离所述气缸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第二定滑轮,所述吊臂上背离所述气缸的一端底部设置有出口,所述软索的一端与所述吊臂内部靠近所述气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软索依次经过所述动滑轮、第一定滑轮及第二定滑轮后由所述出口向下引出;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动滑轮拉动软索,能够通过软索将重物提升两个气缸行程的高度,即能够成倍提升起吊高度,同时在提升相同高度的情况下本起吊机构长度较短,便于移动。便于移动。便于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起吊机构及软索平衡吊


[0001]本技术属于平衡吊
,具体涉及一种起吊机构及软索平衡吊。

技术介绍

[0002]平衡吊常用于需要频繁吊装、且作业时间短的场合,如:机床上下工件、装配工作吊装零部件、流水线上的定点工作等;对于要求比较精确定位的场合,如铸造中的下芯、合箱等。
[0003]现有技术中,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266097U的中国技术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气动平衡吊的控制装置,包括:一调压阀、与调压阀相连的电磁阀,其中,该电磁阀分别与数个气动节流阀相连,气动节流阀分别与气缸相连,气缸的下面设有用于悬挂重物的吊钩。
[0004]上述现有技术中,通过气缸直接驱动软索对货物进行起吊,受气缸行程的限制,对货物的起吊高度有限,需要较高的提升高度时需要配合行程较长的气缸,这使得平衡吊的过长,不便于进行移动。
[0005]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成倍提升起吊高度的起吊机构及软索平衡吊来解决目前所面临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成倍提升起吊高度的起吊机构及软索平衡吊。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起吊机构,包括吊臂及软索,所述吊臂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动滑轮,所述吊臂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所述动滑轮是在所述吊臂内部滑动的气缸,所述吊臂的内部靠近所述气缸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第一定滑轮,所述吊臂的内部背离所述气缸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第二定滑轮,所述吊臂上背离所述气缸的一端底部设置有出口,所述软索的一端与所述吊臂内部靠近所述气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软索依次经过所述动滑轮、第一定滑轮及第二定滑轮后由所述出口向下引出。
[0008]所述动滑轮的外侧转动设置有轮座,所述轮座上固定设置有滑轴,所述动滑轮转动套装在所述滑轴的外侧,所述轮座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吊臂的内部两侧设置有分别与所述滑轴两端相配合的滑槽。
[0009]所述滑槽的两端上方分别架设有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所述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与所述滑轴相配合。
[0010]所述吊臂内部的所述出口上方对称设置有两个辅助滑轮,所述辅助滑轮的轴向与所述第二定滑轮的轴向相垂直,所述出口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辅助滑轮的滑轮支板。
[0011]所述吊臂为顶部敞口的长方体空腔结构,所述吊臂的顶部可拆卸固定设置有顶盖。
[0012]软索平衡吊,包括起吊机构,所述起吊机构包括吊臂及软索,所述吊臂的内部滑动
设置有动滑轮,所述吊臂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所述动滑轮是在所述吊臂内部滑动的气缸,所述吊臂的内部靠近所述气缸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第一定滑轮,所述吊臂的内部背离所述气缸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第二定滑轮,所述吊臂上背离所述气缸的一端底部设置有出口,所述软索的一端与所述吊臂内部靠近所述气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软索依次经过所述动滑轮、第一定滑轮及第二定滑轮后由所述出口向下引出。
[0013]所述动滑轮的外侧转动设置有轮座,所述轮座上固定设置有滑轴,所述动滑轮转动套装在所述滑轴的外侧,所述轮座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吊臂的内部两侧设置有分别与所述滑轴两端相配合的滑槽。
[0014]所述滑槽的两端上方分别架设有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所述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与所述滑轴相配合。
[0015]所述吊臂内部的所述出口上方对称设置有两个辅助滑轮,所述辅助滑轮的轴向与所述第二定滑轮的轴向相垂直,所述出口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辅助滑轮的滑轮支板。
[0016]所述吊臂为顶部敞口的长方体空腔结构,所述吊臂的顶部可拆卸固定设置有顶盖。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本技术中,软索的下端连接吊钩用于对货物进行起吊,起吊时,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推动动滑轮在吊臂内部移动,拉动软索进入吊臂内部,将挂在吊钩处的货物吊起,通过动滑轮拉动软索,能够通过软索将重物提升两个气缸行程的高度,即能够成倍提升起吊高度,同时在提升相同高度的情况下本起吊机构长度较短,便于移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中起吊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中吊臂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0]图3为本技术中吊臂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1]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不限于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技术透彻且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技术的范围。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材料的组分、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
[0023]本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在该词前的要素涵盖在该词后列举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盖其他要素的可能。“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24]如图1至3所示,起吊机构,包括吊臂1及软索2,吊臂1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动滑轮5,吊臂1的一端设置有驱动动滑轮5是在吊臂1内部滑动的气缸3,吊臂1的内部靠近气缸3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第一定滑轮6,吊臂1的内部背离气缸3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第二定滑轮7,吊臂1上背离气缸3的一端底部设置有出口8,软索2的一端与吊臂1内部靠近气缸3的一端固定连接,软索2依次经过动滑轮5、第一定滑轮6及第二定滑轮7后由出口8向下引出;在本实施例中,软索2的下端连接吊钩用于对货物进行起吊,起吊时,气缸3的活塞杆伸出推动动滑轮5在吊臂1内部移动,拉动软索2进入吊臂1内部,将挂在吊钩处的货物吊起,通过动滑轮5拉动软索2,能够通过软索2将重物提升两个气缸3行程的高度,即能够成倍提升起吊高度,同时在提升相同高度的情况下本起吊机构长度较短,便于移动。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动滑轮5的外侧转动设置有轮座9,轮座9上固定设置有滑轴14,动滑轮5转动套装在滑轴14的外侧,轮座9与气缸3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吊臂1的内部两侧设置有分别与滑轴14两端相配合的滑槽15,滑槽15固定设置在吊臂1的内侧,滑轴14的端部与滑槽15的内侧相匹配并能够在其中滑移,通过滑轴14与滑槽15相匹配能够提升动滑轮5在吊臂1内部移动的稳定性。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滑槽15的两端上方分别架设有第一接近开关12、第二接近开关13,第一接近开关12、第二接近开关13与滑轴14相配合,当滑轴14在滑槽15内部移动到与第一接近开关12或第二接近开关13相对应的位置时,能够触发相应的第一接近开关12或第二接近开关13,通过采集第一接近开关12、第二接近开关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吊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臂及软索,所述吊臂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动滑轮,所述吊臂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所述动滑轮是在所述吊臂内部滑动的气缸,所述吊臂的内部靠近所述气缸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第一定滑轮,所述吊臂的内部背离所述气缸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第二定滑轮,所述吊臂上背离所述气缸的一端底部设置有出口,所述软索的一端与所述吊臂内部靠近所述气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软索依次经过所述动滑轮、第一定滑轮及第二定滑轮后由所述出口向下引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滑轮的外侧转动设置有轮座,所述轮座上固定设置有滑轴,所述动滑轮转动套装在所述滑轴的外侧,所述轮座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吊臂的内部两侧设置有分别与所述滑轴两端相配合的滑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两端上方分别架设有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所述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与所述滑轴相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臂内部的所述出口上方对称设置有两个辅助滑轮,所述辅助滑轮的轴向与所述第二定滑轮的轴向相垂直,所述出口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辅助滑轮的滑轮支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臂为顶部敞口的长方体空腔结构,所述吊臂的顶部可拆卸固定设置有顶盖。6.一种软索平衡吊,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冒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布伦斯克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