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灰白翅孢壳F27、菌剂及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1706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菌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灰白翅孢壳F27、菌剂及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灰白翅孢壳(Emericellopsispallida)F27,保藏编号为:CGMCCNo.40123,并用灰白翅孢壳F27制备了菌剂。应用结果表明,该株灰白翅孢壳F27可以提高玉米秸秆30.55%的降解率,培养液中还原糖浓度达25.3mg/L。灰白翅孢壳壳F27可显著提高土壤中大团聚体占比,显著抑制多种镰刀真菌的生长。施用灰白翅孢壳F27菌剂能够促进玉米和小麦的生长,提高玉米的抗逆性,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氮、土壤可溶性氮、土壤含氧量和秸秆降解率。秆降解率。秆降解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灰白翅孢壳F27、菌剂及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菌剂
,具体涉及一株灰白翅孢壳F27、菌剂及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中国境内灰白翅孢壳首次于2012年在中国新疆分离得到(苏俊,马相如,等,中国新记录种灰白翅孢壳Emericellopsis pallida,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815),并进一步验证了其在蔗糖和氯化铵添加以稻草浸液为原料生产胞外多糖能力(苏俊、冯新忠等,响应面法优化灰白翅孢壳发酵产胞外多糖的研究,食品工业科技,20080825)。目前关于灰白翅孢壳的研究极少,而灰白翅孢壳应用于农业领域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株灰白翅孢壳(Emericellopsis pallida)F2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灰白翅孢壳F27及灰白翅孢壳F27制备的菌剂,能够提高小麦或玉米的生长,提高土壤环境中秸秆降解率、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增加土壤中有机碳和可溶性碳氮含量、提高土壤微生物量、抵抗病原菌来促进土壤肥力提升。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灰白翅孢壳(Emericellopsis pallida)F27,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123。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灰白翅孢壳的菌剂,所述菌剂中灰白翅孢壳F27的活性菌丝数量为≥106cfu/g。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灰白翅孢壳F27第一发酵培养得到第一发酵混合物,所述第一发酵混合物进行第二发酵培养得到菌剂;所述第一发酵培养和第二发酵培养均在黑暗条件下进行;所述第一发酵培养的时间为7~10d,所述第二发酵培养的时间为3~6d。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发酵培养应用的培养基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麦麸65~75份、豆饼粉20~30份、蔗糖2~4份、聚γ谷氨酸0.1~0.2份和水90~110份。
[0009]优选的,所述聚γ谷氨酸的分子量为60~80万。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发酵培养应用的培养基为PD液体培养基,所述第一发酵培养的温度为25~30℃,第一发酵培养的转速为120~180rpm。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发酵培养的温度为25~30℃,所述第一发酵混合物与第二发酵培养基的体积比为(15~25):100。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灰白翅孢壳F27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菌剂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菌剂在如下(1)~(7)中一种或多种中的应用;
[0013](1)提高土壤环境中秸秆降解率;
[0014](2)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
[0015](3)增加土壤可溶性碳氮含量;
[0016](4)提高土壤微生物量;
[0017](5)抑制镰刀菌生长;
[0018](6)促进植物生长;
[0019](7)提高植株抗逆性。
[0020]优选的,所述植物包括小麦或玉米。
[0021]优选的,所述灰白翅孢壳F27通过分泌赤霉素和/或玉米素核苷来促进植物生长;所述灰白翅孢壳F27通过分泌脱落酸来促进植物的抗逆性。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灰白翅孢壳(Emericellopsis pallida)F27,保藏编号为:CGMCCNo.40123。本专利技术的灰白翅孢壳具有生态环境安全性,该株灰白翅孢壳来源于长期进行秸秆还田的农田土壤,可以实现绿色生态农业,以确保食品的优质性与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的灰白翅孢壳具有长效性,能够在土壤中自行生长繁殖,与土著微生物群落达到生态稳定平衡,无需重复添加。本专利技术的灰白翅孢壳具有可操作性,该株灰白翅孢壳的扩大培养过程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能够制备成微生物菌剂,在农业领域推广应用。灰白翅孢壳F27主要是通过内切

β

1,4

葡聚糖酶、β

蔗糖苷酶来降解秸秆的,其酶活性分别为130mg还原糖/h/g菌丝和370mg还原糖/h/g菌丝。应用结果表明,该株灰白翅孢壳F27在7天内对玉米秸秆降解率为30.55%,培养液中还原糖浓度达25.3mg/L。土壤培养实验结果表明,灰白翅孢壳可显著提高土壤中大团聚体的组成比例。平板对峙实验结果表明,灰白翅孢壳可显著抑制多种镰刀真菌的生长。接种的灰白翅孢壳玉米生物量增加了13%,玉米叶绿素指标SPDA值增加了14%。接种灰白翅孢壳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提高了15%,微生物氮含量提高了75%,土壤可溶性氮提高了23%,秸秆降解率提高了10%。
[0023]生物保藏说明
[0024]灰白翅孢壳(Emericellopsis pallida)F27,于2022年3月31日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No.40123,保藏单位地址:北京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6]图1为实施例1中PDA平板上的灰白翅孢壳F27菌落形态;
[0027]图2为实施例2灰白翅孢壳F27和镰刀菌的平板对峙实验,图2中间为明显的拮抗线,图2中Y1代指藤仓镰刀菌;Y7代指层出镰刀菌;F33代指尖孢镰刀菌;
[0028]图3为实施例3中灰白翅孢壳F27在土壤培养的菌落形态;
[0029]图4为实施例4和对比例3的小麦苗期生长对比图,图4中对比例的3株小麦为对比例3,实施例的3株小麦为实施例4;
[0030]图5为灰白翅孢壳(Emericellopsis pallida)F27系统发育树。
具体实施方式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灰白翅孢壳(Emericellopsis pallida)F27,保藏编号为
CGMCCNo.40123。本专利技术所述灰白翅孢壳F27的ITS1序列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0032]SEQ ID NO.1序列:CTAGTCTCGTTGGTGACCAGCGGAGGGATCATTACTGAGTTTACAAACTCCCAAACCCCTGTGAACATACCTATGTTGCTTCGGCGGGCCGTCCCGCGGCGCGCCCACGTGGCGTGACCCGGACCCAGGCGCCCGCCGGGGACCCAAACTCTTGTCTTCCAGTGTCTCCTCTGAGTGGCATAAGCAAAAATAGAAAAAAACTTTCAGCAACGGATCTCTTGGTTCTGGCATCGATGAAGAACGCAGCGAAATGCGATAAGTAATGTGAATTGCAGAATTCAGTGAATCATCGAATCTTTGAACGCACATTGCGCCCGCCAGTATTCTGGC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灰白翅孢壳(Emericellopsispallida)F27,其特征在于,保藏编号为CGMCCNo.40123。2.一种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白翅孢壳的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中灰白翅孢壳F27的活性菌丝数量为≥106cfu/g。3.权利要求2所述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灰白翅孢壳F27第一发酵培养得到第一发酵混合物,所述第一发酵混合物进行第二发酵培养得到菌剂;所述第一发酵培养和第二发酵培养均在黑暗条件下进行;所述第一发酵培养的时间为7~10d,所述第二发酵培养的时间为3~6d。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酵培养应用的培养基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麦麸65~75份、豆饼粉20~30份、蔗糖2~4份、聚γ谷氨酸0.1~0.2份和水90~110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酵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聚γ谷氨酸的分子量为60~80万。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玉红李芳司亚坤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