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表面共振能量转移型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表面共振能量转移型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39200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快速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表面共振能量转移型(NSET)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包括9种吸收光谱波长在520‑605 nm的金纳米颗粒(GNPs)标记T2抗体作为受体,发射光谱波长在530、570和610 nm的量子点微球(QDMs)标记T2抗原作为供体。不同供体‑受体进行组合,构建27种NSET型试纸条(NSET‑LFIA)。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探索供体‑受体的重叠积分面积、荧光猝灭效率与检测灵敏度之间的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NSET‑LFIA的灵敏度。NSET‑LFIA检测T2检测限最低为0.041 ng/mL,比传统GNPs‑LFIA的灵敏度提高了10倍。NSET‑LFIA能很好地应用于玉米中的T2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表面共振能量转移型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检测t2毒素方面的应用,属于食品快速检测。


技术介绍

1、t2毒素是a类单端孢霉烯中毒性最强的一种真菌毒素,广泛分布在玉米等谷物中,极易引发神经毒性、免疫毒性、生殖毒性,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开发快速、灵敏的t2检测方法对于保障农产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侧流免疫层析试纸条(lfia)具有操作简单、检测时间短、成本低等优点,在真菌毒素快速检测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尺寸为20-40nm的金纳米粒子(gnps),因其独特的光学特性、简单的生物标记能力和易于制备的优势主要用作lfia的载体。然而,基于gnps的lfia的灵敏度通常在mm至μm范围内,导致灵敏度逐渐不能满足检测需求。为了克服这些缺点,一些基于gnps的新策略,如增加颗粒尺寸、与酶结合和猝灭荧光信号等提高其灵敏度。就猝灭荧光信号而言,gnps因其高消光系数、宽的吸收波长和极强的吸收能力,可作为表面共振能量转移(nset)-lfia中的高效荧光猝灭剂。然而,基于gnps的高灵敏度nset-lfia很难构建。

2、基于gnps的nset-lfia主要涉及两个因素:(1)荧光供体的发射光谱必须与gnps的吸收光谱重叠;(2)荧光供体与gnps的距离在一定范围内(1-40nm)。然而,目前还未见基于gnps的nset-lfia的报道。因此,有必要探讨上述参数与灵敏度之间的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基于gnps的nset-lfia的灵敏度。如上所述,荧光供体和gnps之间的光谱重叠和距离是基于gnps的nset-lfia的关键参数。由于采用了抗原-抗体识别技术,荧光供体与gnps之间的距离几乎保持不变。因此,光谱重叠成为影响基于gnps的nset-lfia灵敏度的主要因素。要实现受体-供体对光谱重叠的最大化,必须设计出具有合适光谱的受体和供体,从而实现高荧光猝灭效率,进而提高基于nset-lfia的灵敏度。由于量子点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宽激发、窄发射、低制备成本、高发光效率以及其发射波长能够通过改变其尺寸大小来调节等优点,是优良的供体材料。基于此,通过合成多种荧光发射光谱的量子点微球(qdms)和紫外吸收光谱的gnps,构建nset-lfia,探索供体-受体的重叠积分面积、荧光猝灭效率与检测灵敏度之间的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nset-lfia检测t2的灵敏度,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表面共振能量转移型探针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谷物中t2的监测,实现灵敏,精确,快速的目标确定。

2、为达到本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如下方法实现:

3、一种表面共振能量转移型(nset)探针,包括9种吸收光谱波长范围在520-605nm的金纳米颗粒(gnps)标记单克隆抗体(mab)作为受体,3种发射光谱波长范围在530-610nm的量子点微球(qdms)标记抗原作为供体,通过不同供体-受体组合得到。

4、进一步的,所述9种gnps的紫外吸收光谱波长分别为520、530、540、550、563、573、585、590、605nm,所述3种qdms的荧光发射光谱波长在530、570和610nm;

5、所述的单克隆抗体为t2毒素单克隆抗体,所述抗原为t2-bsa;

6、进一步的,制备表面共振能量转移型探针的方法包括:

7、(1)gnps-mab受体的制备:对于紫外吸收光谱波长为520nm和530nm的gnps,采用经典的柠檬酸钠还原法合成。对于紫外吸收光谱波长540-605nm的gnps,采用种子生长法制备:将紫外吸收光谱波长为540nm的gnps种子溶液加入超纯水中。随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氯金酸溶液。搅拌下,加入柠檬酸三钠溶液和对苯二酚溶液。在搅拌状态下反应,得到不同粒径的gnps溶液。最后,将mab以静电吸附的方式偶联到所制备的gnps表面,得到gnps-mabs受体。

8、(2)qdms-t2-bsa供体的制备:采用edc/nhs法将qdms表面的羧基活化后,加入t2-bsa快速混匀,孵育,随后加入bsa溶液进行封闭,最后通过离心方法收集qdms-t2-bsa免疫复合物,并使用pb缓冲溶液复溶。

9、具体的,所述步骤(1)中的t2单克隆抗体与gnps的混合比为(8~10)μg:1ml,步骤(2)中qdms和t2-bsa的混合比为1μm:(0.5~1)μg。

1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探针用于制备检测谷物中t2检测试纸条。

11、可选的,所述的谷物为玉米。

12、一种检测t2毒素的方法,包括将所述的探针中qdms-t2-bsa供体作为检测线,制备基于表面能量转移机理的荧光猝灭型试纸条。将探针中gnps-mab受体加入待检测样品中,然后将上述制备的试纸条插入待检测样品中进行检测。

13、进一步的,所述的检测t2毒素的荧光猝灭型试纸条包括衬板,衬板上贴有硝酸纤维素膜,硝酸纤维素膜的一端覆盖吸水垫,硝酸纤维素膜的另一端覆盖样品垫,硝酸纤维素膜的非覆盖面上沿横向设置检测线和控制线,样品垫经封闭液封闭处理。

14、具体的,将0.03μg/ml所述qdms-t2-bsa供体以0.6~1.0μl/cm的划线速率涂覆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得检测线;将0.5mg/ml的羊抗鼠免疫球蛋白以0.6~1.0μl/cm涂覆在硝酸纤维素膜上为控制线,然后于37℃条件下干燥8~10h;

15、具体的,所述样品垫的制备:将玻璃纤维膜放入封闭液中浸湿,于36~37℃条件下干燥12~14h。

16、本专利技术创新点:通过探索供体-受体的重叠积分面积、荧光猝灭效率与检测灵敏度之间的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nset-lfia的灵敏度。结果表明随着供体-受体光谱重叠积分面积的增大,荧光猝灭效率越高,nset-lfia灵敏度越高。

17、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积极效果在于:

18、(1)本专利技术通过qdms标记抗原作为供体,gnps标记抗体作为受体,从供体-受体光谱重叠程度探索提高荧光猝灭效率的内在机制;根据荧光猝灭效率最高的供体-受体组合,构建高灵敏nset-lfia体系,为小分子化合物检测提供新型检测模式。

19、(2)灵敏度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nset-lfia试剂条对t2的最低检测限为0.04ng/ml,比传统gnps-lfia的灵敏度提高了10倍,可作为通用方法快速、灵敏检测食品中真菌毒素的残留;

20、(3)良好的实际应用:本专利技术可以检测玉米中的t2,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可以作为检测各种真菌毒素的通用检测方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表面共振能量转移型探针,其特征在于,分别以吸收光谱波长在520、530、540、550、563、573、585、590、605nm的金纳米颗粒标记单克隆抗体作为受体,以发射光谱波长在530、570或610nm的量子点微球标记抗原作为供体,通过不同供体-受体组合得到;但不包括发射光谱波长在570nm的供体与吸收光谱波长在520nm、530nm的受体组合;不包括发射光谱波长在610nm的供体与吸收光谱波长在520nm、530nm、540nm的受体组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共振能量转移型探针,其特征在于,

3.制备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共振能量转移型探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方法实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面共振能量转移型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T-2毒素单克隆抗体与金纳米溶液的混合比为(8~10)μg:1mL;步骤(2)中量子点微球和T2-BSA的混合比为1μM:(0.5~1)μg。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共振能量转移型探针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其用于制备检测谷物中T-2检测试纸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表面共振能量转移型探针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以量子点微球标记抗原为供体制备T-2检测试纸条检测线,将金纳米颗粒标记单克隆抗体作为受体加入待检测样品中,将试纸条插入待检测样品中进行检测。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表面共振能量转移型探针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谷物为玉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面共振能量转移型探针,其特征在于,分别以吸收光谱波长在520、530、540、550、563、573、585、590、605nm的金纳米颗粒标记单克隆抗体作为受体,以发射光谱波长在530、570或610nm的量子点微球标记抗原作为供体,通过不同供体-受体组合得到;但不包括发射光谱波长在570nm的供体与吸收光谱波长在520nm、530nm的受体组合;不包括发射光谱波长在610nm的供体与吸收光谱波长在520nm、530nm、540nm的受体组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共振能量转移型探针,其特征在于,

3.制备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共振能量转移型探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方法实现:

4.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西亚补彤丁明月毛烨炫黄现青宋莲军崔倩倩罗昌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