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高效稳定的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1212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传热高效稳定的热管,包括防护管体,防护管体内部依次设置有吸热端、传输端、冷却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各个机构的相互配合,可以对多个热源位置进行吸热,从而可以保证吸热效率,同时在通过设置传输端,便于在使用时,可以对吸入的热源的热量进行分流,便于保证传输速度以及传热效率。便于保证传输速度以及传热效率。便于保证传输速度以及传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热高效稳定的热管


[0001]本技术涉及传热设备
,具体来说,涉及传热高效稳定的热管。

技术介绍

[0002]热管是一种高效的传热装置,其传热能力比金属导热性能高一个或两个数量级,被称为热的超导体,而且其结构简单、传热性能稳定,在航空、航天、通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在航空、航天内经常会应用在数据机柜上,对数据机柜内部进行散热,因此需要一种传热高效稳定的热管。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2458054U公开的一种高效传热热管,通过上、下部管体表面蒸发段所吸收的热量分别通过上、下部管体内部的传热介质传递至冷凝段,这种传热方式使上下热源面的散热相对独立,同时增加了传热介质的传输速度,提高了传热效率。
[0004]但是,一种高效传热热管,仍存在一些不足,该专利虽然可以保证下热源面的散热相对独立,同时增加了传热介质的传输速度,提高了传热效率,但是在进行蒸发段进行吸热使,只能对热源端进行两端进行吸热,从而导致吸热效率较低,并且传输段传输效率较低,进而导致传输速度以及传热效率较低。
[0005]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传热高效稳定的热管,具备保证热管的吸热以及传输效果的优点,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8](二)技术方案
[0009]为实现上述保证热管的吸热以及传输效果的优点,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10]传热高效稳定的热管,包括防护管体,防护管体内部依次设置有吸热端、传输端、冷却端。
[0011]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吸热效果,吸热端包括防护管体一侧设置的吸热管,吸热管一端设置有等距离的热量传导管。
[0012]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对热源进行吸热,热量传导管靠近吸热管设置有等距离的输送输送管,传输端设置在吸热管一侧。
[0013]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输送效果,传输端包括吸热管一侧设置的第一传输分配块,第一传输分配块一侧开设有第一输送口,第一输送口靠近第一传输分配块一侧开设有等距离的第一输出口。
[0014]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进行分流传输,第一输出口一侧设置有等距离的传输分流管,传输分流管一侧设置有传输管,冷却端设置在传输管一侧。
[0015]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保证冷却效果,冷却端包括传输管一侧设置的第二传输分
配块,第二传输分配块一侧开设有等距离的第二输送口。
[0016]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对多个管体进行冷却,第二输送口靠近第二传输分配块开设有第二输出口,第二输出口一侧设置有等距离的散热管。
[0017]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对多个管体进行散热,散热管一侧设置有等距离的冷却管,冷却管一侧设置有扩散管。
[0018](三)有益效果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0]1、通过在防护管体内设置吸热端,便于在使用时,可以对多个热源位置进行吸热,从而可以保证吸热效率,同时在通过设置传输端,便于在使用时,可以对吸入的热源的热量进行分流,便于保证传输速度以及传热效率。
[0021]2、通过在传输管一侧设置冷却端,便于在使用时,可以保证热管的散热以及冷却效果,同时在通过设置冷却管,便于进一步保证热管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传热高效稳定的热管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传热高效稳定的热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传热高效稳定的热管吸热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传热高效稳定的热管传输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传热高效稳定的热管冷却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
[0029]1、防护管体;2、吸热端;201、吸热管;202、热量传导管;203、输送输送管;3、传输端;301、第一传输分配块;302、第一输送口;303、第一输出口;304、传输分流管;305、传输管;4、冷却端;401、第二传输分配块;402、第二输送口;403、第二输出口;404、散热管;405、冷却管;406、扩散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0031]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请参阅附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传热高效稳定的热管,包括防护管体1,防护管体1设置为多边形结构,用于对热管进行防护;
[0032]防护管体1内部依次设置有吸热端2,用于对热源进行多方位吸热;
[0033]传输端3,用于高效的进行传热以及传热的稳定性;
[0034]冷却端4,用于对热管进行冷却散热。
[0035]实施例一
[0036]请参阅图1-图5,对于吸热端2来说,吸热端2包括防护管体1一侧设置的吸热管201,设置为多边形结构;
[0037]吸热管201一端设置有等距离的热量传导管202,热量传导管202靠近吸热管201设置有等距离的输送输送管203,传输端3设置在吸热管201一侧。
[0038]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方案,将热管为水平放置,将热管上下表面贴合热源面,热源面多为电子元件发热面;在热管内部冲装热介质(即溶液),通过吸热管201、热量传导管202输送输送管203相互配合将热源面所发出的热量进行吸收,接着将热量传递至液相介质中。
[0039]实施例二
[0040]请参阅图1-图5,对于传输端3来说,传输端3包括吸热管201一侧设置的第一传输分配块301,第一传输分配块301一侧开设有第一输送口302,第一输送口302靠近第一传输分配块301一侧开设有等距离的第一输出口303,第一输出口303一侧设置有等距离的传输分流管304,传输分流管304一侧设置有传输管305,冷却端4设置在传输管305一侧。
[0041]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方案,在使用时,换热介质通过第一输送口302输送到第一传输分配块301,接着通过第一输出口303对热介质进行分流,然后在通过第一输出口303将热介质输送到传输端3,通过传输分流管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传热高效稳定的热管,包括防护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管体(1)内部依次设置有吸热端(2)、传输端(3)、冷却端(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热高效稳定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端(2)包括所述防护管体(1)一侧设置的吸热管(201),所述吸热管(201)一端设置有等距离的热量传导管(2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热高效稳定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传导管(202)靠近吸热管(201)设置有等距离的输送输送管(203),所述传输端(3)设置在吸热管(201)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热高效稳定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端(3)包括所述吸热管(201)一侧设置的第一传输分配块(301),所述第一传输分配块(301)一侧开设有第一输送口(302),所述第一输送口(302)靠近第一传输分配块(301)一侧开设有等距离的第一输出口(30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鄢威蔡俐陈春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兆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